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回中山:穆天子与西王母相会之地

回中山:穆天子与西王母相会之地

回中山:穆天子与西王母相会之地封面新闻

蒋蓝 文/图

瑶池 (唐)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春末夏初,一场及时雨遍染甘肃泾川县的黄土与平坝。道路两侧的国槐与柳树,熬过了干冷的冬春,等候多时的枝叶苍劲吐翠,雨水加重绿意,飞鸟不断掠动树冠,深浓的绿茵就像水里一块漫漶的靛蓝,缓缓将空气染绿。

泾川县人文底蕴深厚,古迹众多,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回中山的西王母宫。我在成都见过很多出土的汉画像砖,西王母仪态万方的造像总是引人揣想。

1923年10月,美国探宝者兰登·华尔纳到达西王母宫石窟,他对西王母不屑一顾,但对被誉为“象洞”的石窟进行盗掘,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现今所藏7件“象洞”的精美石雕即由其盗取。西王母是掌管上天灾难、瘟疫和五种刑罚以及生命毁灭的凶神,仍然无法阻止这一劫难。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西王母宫的西王母塑像

回环往复

乡愁情怀与爱情隐喻

我来到太极形状的瑶池,雨下得更密,雨滴从水面高高弹起,宛如地涌莲花,于一瞬之间,完成了怒放到幻灭的演绎。前面就是金字塔状的回中山,简称回山,王母宫也叫回屋。资料上说,“回”乃西王母别称,回山的含义,就是西王母之山。回山为历代拜谒西王母的圣地。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五月端阳、七月十八,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拜谒西王母。

但这一解释没有解决何为“回”。

回山形貌独特,历史悠久,历代吟咏回山的诗中又常把回山称之为“悬圃”“悬都”。回的甲骨文写法有4种,其中一种为漩涡状,是水流回旋之象,后来字形变化成两个套在一起的口。《荀子》云:水深而回。西王母宫山下是从泾川的之南崇信县自北逶迤而来的汭水,汭水到此与泾水相汇,形成深且大的漩涡状洄水区,泾川县就坐落在这回旋的水流冲起的沃土之上。我估计,这是命名为“回”的原因之一。汉唐时期,从京城长安出使西域各国的使臣,沿丝绸之路来到泾川,西出陇山萧关就算出了中原的西北门,完成使命回到这里,登上南塬,长安已然在望。所以此地叫“回中”,是“回到中土”之意。老百姓称南塬为“回中塬”,谐音“回中原”。

还有一个来源,自然就涉及感情滔滔、回环往复之“回”。那的确是一场绝望的等候。

进入王母宫山门,劈头就看到巨幅展示西王母远古部族虎图腾形象的摩崖浮雕: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不少外地游客在雨中叩首拜谒。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西王母宫的西王母塑像

善啸,我只能想象那权力的发声术具有洗骨伐髓之力,但老虎的獠牙如何镶嵌在一个女性的门牙之上?一个人装上三寸之长的獠牙还能长啸吗?其实,犹如身后的豹尾、戴胜式样的头冠一样,虎牙不过是西王母胸前的挂饰品而已。

在半神半人时代,渴望将动物的神力附体,一直是古人的传统手法。到18世纪中叶清代嘉绒屯兵出征宁波,出川抗击英国侵略者,作战时均身披豹子皮,被称作“猫猫兵”或“虎头兵”。西王母选取了戴胜鸟的威仪,猛虎之搏杀之雄,豹子的反剪之利,辅之威震山野的发声术,不怒自威,成为她统领一方土地的绝技。

周行天下

周穆王的巡视与战争

当然了,西王母自然还有她置身回屋的身段、徘徊与翘首期盼。

远游并非诗人的专利,早期的帝王才有资格仗剑轻身远游。在我看来,周穆王属于典型的追风少年,他也是率性而游的先驱。打猎、吟诗、教化蛮荒,于山水之巅雄视王土,双手卡腰,豪情万丈。《左传》记载:“昔穆王欲肆其心, 周行天下, 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列子》 中说:“不恤国事, 不乐臣妾, 肆意远游。”比如, 他两次征讨犬戎, 似乎就不太必要。《国语》记载,犬戎地处边远西部, 是周王朝的“荒服”,要定时向周王室朝贡。但有一年犬戎未及时朝贡,周穆王大怒,亲率大军西征,进兵阳纡,“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导致的恶果是“自始荒服者不至”,那些边远国家都不愿再朝贡了。周穆王再次怒不可遏,再次西征,“广获其五王”,自是大获全胜。平定犬戎后,周穆王继续西巡,直抵昆仑之丘。他在外游历倒是过瘾,东南部的徐国的徐偃王趁朝中空虚,勾结其他部族作乱。周穆王率大军迅速东返,灭徐国后,又踏上了南巡的征途……

记得是2016年,我在成都采访叶舒宪先生时,他认为:周穆王的巡游,其实更有寻找天下美玉的动机,他的行踪就是一条绵延斑斓的寻找美玉、美人之路。当时,造父因擅长御马,深得周穆王宠信。可以说, 周穆王能“周行天下”寻美,得力于这个好把式。 由此可见,巡视大江南北“王土”的源头,要找到周穆王这里。

登上回山,同行的几位作家一直在讨论,周穆王与西王母相会是否就在此?

地理学家顾实在名著《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中认为,《穆天子传》 当为周书,理由是:“《穆天子传》 何人所作?则周史也;何时所作?则穆王十三年及十四年,西征往还之际也。” 他列举“八不类”,力辩此书不可能为战国作品。刘师培等学者也认为,此是身随周穆王征巡四海的周史官所作的先秦古籍,当代学者肯定“是记载周穆王西征、 东巡的实录性散文”,但顾实先生不同意把周穆王与西王母的相会断为爱情,他认为是国家礼仪性的访问。但顾实先生得出的“西王母在欧洲大平原华沙附近”的惊人结论,我以为并未完全“顾实”。

瑶池相会

言槐诉己三年之约

历史学家蒙文通一直认为,“《山海经》里最早之昆仑,只能于岷山求之。”此岷山其实是“小昆仑”。昆仑有“混沌”大山之意,本为一词双声叠韵的清浊对转。到夏商周的上古时代,岷山已被古蜀人开发,“昆仑”这一名称就逐步往西北移动,在夏的《禹贡》里,岷山就不再被称为“昆仑”,而是向西北迁移……这也暗示了来自河西走廊崆峒山的道源,翻越岷山进入蜀地而孕生为仙道文化的历史路径。贯休诗歌“峨嵋拥秀接崆峒”,恰是对这一文化秘境的回望。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西王母宫壁画:西王母与穆天子相会

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率大队人马出发时, 曾“大朝于宗周之庙”,计算西行的路程,“自宗周瀍水以西,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这里的宗周, 指洛阳。抵达昆仑之丘, 周穆王来到了西王母之邦。他送上白圭与玄璧,作为见面礼,随后又拿出大批丝帛,“西王母再拜受之”。作为回礼,西王母允许周穆王在自己的领地狩猎。于是, “六师之人翔畋于旷原”,最后满载而归。在《穆天子传》中,周穆王见西王母的情节少而精,“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上。”瑶池之宴上,两人有情歌相和。

西王母歌: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所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周穆王答:

予归东土,和洽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为纪念这一缱绻时刻,周穆王在瑶池边亲手栽了一棵槐树,树下立碑,上刻“西王母之山”五个大字。他是想化身为槐树,陪伴西王母度过离别后的慢速时光。在我看来,这恰是华夏“言槐诉己”情感寄托的滥觞之地。古人的记载是深谙地缘风化的,因为就在泾川县周围,树龄在3200年之上的国槐至今还有几株,足以证明槐树自古深植泾川。周穆王东返之后,游兴不减,继续南巡,誓言灰飞烟灭,未赴与西王母的三年之约。

除《穆天子传》之外,《列子》也记载了这段浪漫而哀惋的人神之恋,细节大同小异。“几”是西王母的出场道具,凭几而立的西王母,在几只神鸟的护卫下亭亭玉立,暗示了一种由神的造像回到女性雍容仪态的过程,也是由柄权者回归母性的过程。

这一唱一和的深情咏叹,分明就是一场爱的盛宴。泾川就是华夏大地上爱情的重要发祥地。因为这一事件之后,记载爱恋的史料明显增多了,“重人伦”逐渐开始成为史家的一种大地情怀:在蜀地有望帝杜宇魂飞西山的爱恋、有开明王与武都妃的爱情,巴地有盐水女神和廪君的爱情,在荆楚有湘君和湘夫人的爱情,在吴越有吴王夫差、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母性文化、人神爱恋与西来道源,成为了陇上向东南蔓延而下的三大文化源头。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文献中的穆天子与西王母

自我哀叹

迎风抛起万丝绦

遥想大诗人李商隐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来此地生活两年多,老丈人王茂元出任泾原节度使六年后,奉命转任河阳(今河南孟县)军节度使。说李商隐是泾川女婿,是因为李商隐迎娶了王茂元之女王晏媄,婚礼就是泾州城里举办的。他在此写过《安定城楼》《无题》等佳作,《瑶池》一首尤其脍炙人口:“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这说明唐朝时节,作为与西王母合二为一的瑶池地望,一直就在泾川。诗歌未必就是仅仅讽刺帝王迷恋的仙道,在我看来,此诗更是对那段凄迷爱恋的咏叹。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清代《共存善果》展示的108座寺院图

诗歌意境怅然,宛如晚霞余晖笼罩回山之巅:通灵的槐树已经长高,打开了亭亭华盖,眼看与周穆王约定相会的日期已到,可心上人就是没有露面,西王母不由得打开绮窗向旷野眺望,山下却传来阵阵搅动大地的哀歌。细细一听,这哀歌却是穆天子所作的《黄竹歌》。玉谿生诗的开篇写西王母的疑窦重重,而不写《黄竹歌》声动地哀的原由,给读者留出驰骋想象的空间,尽得含蓄之妙。“动地哀”是“三哀”共寓、一字领篇。第一哀是遍地哀鸿之“哀”,第二“哀”是帝王们迷恋于仙道不死,有没有第三“哀”呢?我以为有,那正是对于爱的爽约造成的自我哀叹。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西王母与东王公。南阳师院汉画馆

将情诗写得无出其右的玉谿生,他的“玉”,是否来自命定的暗示?!公元851年,李商隐游历巴蜀,在西川节度使手下任职,异地思念更浓,提笔写下了柔肠百结的《夜雨寄北》,却不知道自己的妻子王晏媄,已在几个月前的夏天病逝了。

登上曲折的台阶,雨渐渐停歇,陇上大地犹如一块出水的翡翠,隐衬远方一线黄土天际,绿得比春雨江南更为惊心动魄。我看到一对情侣在回山之巅的西王母宫大殿里悄悄许愿。其实,天下最美的爱情,都不是以大团圆而收场的,郁结之情凝冻为玉。叶舒宪先生认为,昆仑山及其女神西王母已是玉石的人格化,代表了玉教神话信仰和华夏文明。古本《竹书纪年》指出: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玦……可见西王母之邦与玉石早有关系。我以为,收敛了一切恩怨情仇的东方玉石,以拒绝透明的造像,昭示了爱恋的纹理,一如回宫山的烟云。从周穆王赠给西王母的白圭与玄璧开始,直到《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玉石含泪,情玉相通、人玉一体的华夏情爱谜面,进一步让我们目睹了人玉离合的谜底。

下山时,陇上之雨再次淅淅沥沥。回中山就像一个人扬头甩发、迎风抛起的万千丝绦,不可方物。

上一篇: 周穆王姬满:西周第五位君主,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下一篇: 一部宋版古籍的流传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