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史记》记载的禅让,与《竹书纪年》记载的舜帝囚禁尧帝,武力夺权,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面。
哪个更真实?横看成岭侧成峰,综合起来,才可能是真实。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的写《史记》的态度很认真,不过,在有些地方,司马迁的记载也很可疑。比如许多英雄人物私下的言论,甚至是心里话,司马迁是怎么知道得?
说一千,道一万,“想当然耳我!”
比如说,对于汉武帝、卫青、霍去病三人,明明是本朝人士,偏偏司马迁写起来极为含混,尤其是对于卫青、霍去病的功绩,几乎都是一笔带过,或者用他人奏章表述。而对于像李广这样的人物,司马迁则毫不吝惜笔墨,大写特写李广如何屡败屡战,身先士卒。
实际上,因为司马迁的个人原因,司马迁在描写到刘家皇帝以及外戚时,多少都带着鄙视与仇恨。当写到一些失败的英雄时,比如项羽、李广,司马迁就好感大发,有时候甚至要跳出来大发感慨。
当然,司马迁在多数时候还是非常客观的。这个客观中,包括“为尊者讳!”就是只要是地位崇高的人,即便犯了邪错误,我们也要尽量包容,尽量往好的地方讲。
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也记载了尧舜之间一段往事:
於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於二女。舜饬下二女於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於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於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於文祖。
这段故事是说,尧帝因为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想将帝位传给他。于是他四处考察贤德之人,终于发现了舜帝。为了考察舜帝,尧帝特意将两个女儿下嫁,然后让舜帝执政一方。结果,舜帝果然很有才华,治理能力超群。经过数年考核,最终尧帝认定舜帝就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于是公开将帝位相让。
《竹书纪年》中,一共有四处地方讲到了尧帝与舜帝的关系: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按照这本书记载,尧帝并非主观上禅让帝位,而是因为舜帝逼迫,掌握了大权,于是被迫退位。
舜帝对于尧帝非常警惕,将其囚禁在平阳,并且将尧帝之子丹朱也囚禁,还让两父子终身不得相见。
两段记载中其实除了主观意愿上有所不同,其实没有本质的冲突。至少在《竹书纪年》中并没有否定尧帝将女儿并且是俩女儿嫁给舜帝的事情。
我们综合来看,真相极有可能是,尧帝年老,舜帝崛起。为了安抚这个年轻的部落首领——我们知道,当时的社会还处于部落联盟时期。最强部落并不是固定的,因此,部落联盟盟主也就是天子,也不是固定的——尧帝先后将两个女儿嫁给舜帝,可见,尧帝为了得到舜帝拥护作出了多大努力。
可是,尧帝没有想到,舜帝并没有安于现状,反倒趁势崛起,最终逼迫尧帝退位,自行接掌天子大权。就连大舅子丹朱也被他镇压。
事实上,这类桥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比如曹丕之于汉献帝。比如隋文帝杨坚对付北周小皇帝,比如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收拾后周小皇帝……
难怪曹丕之接受汉献帝禅让时慨叹:舜禹禅事,我今知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