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李子綦:怎样查找古籍资料?

李子綦:怎样查找古籍资料?

李子綦:怎样查找古籍资料?这对古典文献学的同学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对别的学科背景的朋友来说,可能还是有点隔阂,所以稍微说说。

子綦按:以后会不定期分享些古籍标点整理的经验。今天先来一条怎么查找古代书籍吧。这对古典文献学的同学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对别的学科背景的朋友来说,可能还是有点隔阂,所以稍微说说。

古籍网_古籍_古籍书目大全

永乐大典》书影

此前给浙江某县做过一个文献书目,整理其历史上存在过的书籍以及现在存世情况,所以就用作例子了。该县古人著述文献从未经系统整理,所以摸清家底比较重要。我做的第一步是查看地方志,先将当地几种地方志中的艺文志抄出来,并作比较分析,注明异同情况。然后是查看方志中的人物传和引用文献,又补充了一些艺文志中没有著录的作品。这里需要注意确保著录的文献是本县的。

古籍_古籍网_古籍书目大全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影

书目大体已具后,就需要查找这些书目的存世情况了。主要可以翻阅各种目录工具书进行查找,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等。特别是上一级的一些地方目录或者展览目录,也得稍加注意。如我的目录中有几种图书,曾在民国时期来杭州参加过展览,当时著录的馆藏地是县民众教育馆。后面就可以按图索骥查勘民众馆图书的归属。还有就是要关注丛书目录,有些书未见单行,但曾收入了丛书中,可以关注《丛书集成初编总目索引》,还可以注意《续编》《三编》,多方查证。在查找过程中会有新发现,继续补充目录。

除了查找已经出版的目录书,当然也要直接查图书馆了。我比较常查的是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因为浙江文献藏在这些馆比较多。另外需要关注作者宦游地的图书馆。比如我的书目中有一位在昆明任过知县,果然在云南图书馆有他的著述线索。另外上海图书馆有一个“古籍循证平台”,会记录别家馆藏,可以善加利用。当然挺多信息是来自《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在高校的亲有更多途径,比如有一个多家大学图书馆的联合古籍检索平台。近年古籍普查中,有一些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已经整理成书籍出版,可以关注。也可以直接在网上查找古籍普查的古文献数据。

知道哪些图书馆藏有某书后,怎样获得图书的内容呢?先别忙直接跑去图书馆。有些图书馆的图书已经扫描上网,比如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云南图书馆、天津图书馆等,都有部分图书可以在线查阅。还有些已经收入各种大型影印丛书,如《清代诗文集汇编》《四库存目丛刊》《四库禁毁书丛刊》《续修四库全书》《浙江图书馆藏未刊稿本丛刊》等。这些书有些可以在网上找到资源。

另外,有小伙伴问到宝卷和地方志怎么查找。我对宝卷不了解,实在无法回答。方志的话,《中国地方志集成》《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等丛书影印了不少方志,找这些丛书就相对简单了,网上或者图书馆都可能获得。另外可关注相应省份是否有做过大型丛书,有些丛书也收方志,比如江苏。一些专科志书,也可能在地方性丛书中收入。如《浙江文丛》收入了《两浙盐法志》《两浙海塘通志》《咸淳临安志》等。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很多样,可以查找相关出版社的自媒体账号,也可以直接查孔夫子旧书网。如果从来没出版过的,就要查具体馆藏了,具体办法已经见第一篇,不赘述。

有些馆查到馆藏可以付费获取电子文件,如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以打电话写邮件联系。另外有书友指出,可以在书格查找电子书。这也是我常用的网站。书格的电子资源以高清著称,非常赏心悦目,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查找下载来学习下。特别指出,书格上汇集了众多馆藏地的《永乐大典》资源。有些已经亡逸的书,可以到《永乐大典》之类的类书中翻翻。

古籍网_古籍书目大全_古籍

书格的宋刻本专题

除了常规文献,还想补充一个重要的族谱查询平台,即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另外,敦煌文献可以搜索国际敦煌项目(IDP)获得相关信息。

至于查找金石拓片等,中国国家图书馆也有一个相应的数据库,不过拓片清晰度很一般。其他金石资料的查询,除了各种成书的古代金石志查找方法如前外,查找各地现存的金石资料难度比较大,盖因资料分散。但如果有目的地查找旧书,以及在豆瓣等查找相关条目,也可获得一定线索。我只是对杭州的金石情况相对了解,外地材料请懂得更多的朋友指教。现存金石资料的收集方面,山西做得比较好,整理出版了《三晋石刻大全》。浙江的相关整理出版工作还得等待将来。

举几部稍微翻阅过的金石著录图书吧,其他各地可以参考这些书名查找:《武义宋元墓志辑录》《丽水宋元墓志辑录》《延安石窟碑刻题记汇编》《湖南朝阳岩石刻考释》《富阳石刻遗存》《海宁历代碑记》《齐云山石刻》《杭州摩崖一百品》《湖山镌永》《杭州孔庙》等。至于别的类别的查询,以后慢慢说来。另外,在补充一下,浙江古籍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唐诗之路上的唐代摩崖》一书,对于浙江境内的唐代摩崖稍作梳理,也可参看。

上一篇: 仇家京 | 古籍版本著录辨正述例
下一篇: 古籍保护这十年: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