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历史典籍•旅游文化与马鞍山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7届年会”闭幕词

“历史典籍•旅游文化与马鞍山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7届年会”闭幕词

“历史典籍•旅游文化与马鞍山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7届年会”闭幕词为期三天的“历史典籍·旅游文化与马鞍山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7届年会”在马鞍山市文化与旅游委员会的积极支持下,在与会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各位会员、各位代表:

大家下午好!

为期三天的“历史典籍·旅游文化与马鞍山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7届年会”在马鞍山市文化与旅游委员会的积极支持下,在与会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今天就要闭幕了。

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91篇,这些论文有对传世文献的讨论,也有对出土文献的研究;有对马鞍山地方文献与文化的探究,也有对普通文献与思想学术的探讨。总之,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质量也是比较高的。全体与会代表经过了认真而充实的讨论,大家的态度端正而严谨,气氛热烈而友好,体现了历史文献研究会的一贯优良会风。大会组织了四场高水平的主题发言,不仅具有学科代表性,而且具有学术前沿性,获得了会员和代表们的高度评价。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年会有许多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图书馆等的中青年学者参会,他们把更加积极、规范、活跃的治学态度与精神带到了会议之中,为我们的研究会增添了活力。青年学者是我们历史文献研究会的未来,我们希望在当下比较浮躁的学风下,青年学者们能够戒骄戒躁、谦虚务实,本分做人、踏实治学,积极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我们历史文献会优秀论文奖的创设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

我们历史文献研究会还有一批老会员,像出席这次会议的仓修良、朱杰人、吕友仁、刘重来、温玉川、黄怀信等先生,还有历届参会的孙顺霖等先生,他们积极参会,追求学术,热情关心学会的发展,他们是文献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文献会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曾表彰了几名荣誉会员,以后在四十周年、五十周年时,学会可能还要举行类似的评选活动,意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每次年会,共同讨论历史文献学的各种问题,为文献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本次会议期间,承蒙马鞍山地方政府的鼎力相助,我们还举行了学术考察活动,参观了项羽乌江自刎遗址上的霸王祠、唐代著名作家刘禹锡在和州刺史任上的“陋室”,以及留有大诗人李白遗踪的采石矶文化园。使我们不仅饱览了马鞍山的青山秀水,也深深体会到马鞍山历史文化的厚重与丰富,可谓受益良多。

无论是学术研讨、学术考察还是会员们在马鞍山期间的饮食起居,都离不开马鞍山文化旅游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与悉心安排,特别是沙鸥先生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付出了大量心血,在这里我们向他以及马鞍山文旅委的同志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另外,学会秘书处的几位老师也付出了辛勤劳动,也一并向他们表达我的感谢之情!

在会议结束之际,借李白的一句诗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临别意难尽,各希存令名”,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分别之后唯有各自努力,各自珍重!

最后,我宣布“历史典籍·旅游文化与马鞍山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7届年会”闭幕!

预祝各位会员归途平安顺利!谢谢大家!

二〇一六年十月十八日

于马鞍山南湖宾馆太白厅

上一篇: 夏含夷:《竹书纪年》和夏代编年:我对历史方法的反思
下一篇: 【历史典籍荐读】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