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衣的微态度(ID: qingyi20186)
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周周朗读音频
读《三国演义》发现:人生在世,无非是做人、做事和识人。
纵观古今,无论是择友,还是婚嫁,或者是选择合作伙伴,选拔人才。
考察一个人的人品是第一位。
古人云:品行端,人则立。
不仅要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在交往中,也要接近品格高尚的人。
那么,从芸芸众生中,看清一个人的本质,比以上两件事都难。
《三国演义》中的高手都做好了这三件事:做事,做人和识人。
01
做事,懂本分
什么是本分?
本分一词的正解是:能坚守内心的价值观,不突破自己的底线。
孔子的回答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说白了,就是做好本身分内的事。
曹操用权利引诱,用美女魅惑,用真情打动,都无法使关羽有丝毫动摇。
他一心完成使命,遵守承诺。
抓住机会,过五关斩六将,安全护送刘备的家人回家。
正因为关羽坚守分内的职责,赢得了后人的敬仰。
如元代张寿卿在《红梨花》中的赞美:本分天然白雪香。
张养浩也说:本分世间为第一。
真正本分的人,在自己的职责内兢兢业业,做到最优。
相反,有太多的痴心妄想,忘却本分的人,会毁了自己。
一位国王刚登基不久,受到外族的侵略,他重金搜罗人才。
有三个年轻人:
第一个有高超的骑术;
第二个善于射箭;
第三个具有超人的谋略。
他们超长的才能,很快帮助国王平定了外寇。
国王高兴地问他们要什么奖赏。
第一个人要做大将军,第二个人要做宰相,第三个人只要了一个牧场和一群羊。
数年后,前两个要了高官厚禄的人,都因不称职被灭门。
第三个人守着自己的牧场,过着其乐融融的日子。
本分,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好职责,而不是到超出能力之外的领域逞能。
医生,努力为人解除病痛;
交警,维持好交通秩序;
老师,做个教书育人的表率。
不应付,不敷衍,守住本分,坚守职责,做到最好,这就是本分。
做好分内事,不值得赞美,但是能把分内事做到极致,绝对值得令人尊重。
本分,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
02
做人,讲良心
《三国志》中记载过刘备的一句话: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也正是凭借人性的善,能与曹操和袁绍抗衡,最终取得三分天下的成就。
刘备没有曹操的智慧,没有袁绍的雄厚资本。
他只是一个出身最弱小,靠着卖草鞋糊口的普通人。
他能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全凭个人魅力,聚拢了一批人才的帮助。
桃园三结义,用义气结交下关羽、张飞的生死相随。
三顾茅庐,用真情打动了诸葛孔明鞠躬尽瘁的效命。
赵云离开公孙瓒后,一直在寻找明主。
刘备多次与他相见,每次都行执手礼,恋恋不舍。
最终赢得赵云的终身追随,舍命救阿斗的传奇。
本性中的善,是聚拢人心的试金石,是开拓人生局面的武器。
相反,人性的恶,让人心寒渐渐离散,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所有的善,归根到底两个字“良心”。
卢梭曾说: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
看过一则新闻:
菏泽单县张继锁,母亲患有脊髓空洞症,可能造成植物人,治疗费大概十余万。
他靠打工赚钱,父亲是一个农民,家里根本拿不出这笔巨款。
一天,他捡到一个钱包,里面装着现金、票据,价值70多万元。
他通过里面的证件,找到了失主,分文不动地归还了财物。
失主奉送现金,他拒绝了。
失主打听到他家的情况,赠送给他一笔巨款,他又拒绝了。
很快,张继锁的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骂他傻。
他却说:
人其实都长了三只眼睛,这第三只眼睛就是良心。
不管在黑暗里还是在光明里,这只眼睛都能看得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
因此热心人纷纷捐款,他母亲的治疗费,得到了解决。
《孟子》中那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良心,是向内看的第三只眼,人可以骗人,但是骗不过良心。
做人讲良心,可依靠,可信任,聚拢的是人脉,积累的是福分。
03
处事,能识人
“世界不过是个舞台,人们都戴着面具在扮演自己的角色。”
钱钟书在《围城》的这句话,道出了人性的虚假。
单纯从表面,我们很难区分一个人的善恶,因为人人都带着面具,善于伪装。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十七回中言: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曹操可说是用诈、识人的第一人。
刘备加入董承的除曹同盟,为了不让曹操疑心,他整天在菜园中,干些浇水,除草的小事。
被他瞒过的关羽和张飞,看不惯他胸无大志的样子,屡屡生气。
曹操听后,以青梅煮酒,招待刘备,二人促膝交谈。
曹操把天下英雄述说了一个遍:
袁术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刘表虚名无实,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曹操直指对方的核心,简直识人如神。
他唯一认可的英雄只有刘备,后来能与他三分天下的,也只有刘备。
曾国藩也曾说过:“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为人处世,不能只顾低头做事,也要看看周围是些什么人。
往往栽跟头的事,不是因为做错了事,而是托付错了人。
《人物志》曾言:“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
那些让人懊悔不已的事,都是因为悔不当初的没有看清人性。
识人,比做人、做事更重要。
《冰鉴》中有句话:脱谷为糠,其髓斯存。
一个人无论多么会伪装,其内在的本质不会改变。
只有慧眼识珠的人,能去伪存真,看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区分身边的人,有迹可循,但需要一双慧眼,一颗智慧的心。
要像曹操一样识人如神,必须从人的细微处观察。
大致可从以下7个方面:
1. 看清一个人,看看他都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 从习惯爱好上,判断一个人。沉迷于感官刺激的人,是经不起诱惑,无法控制欲望的人。
3. 越喜欢欺凌弱小的人,往往是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
4. 看他对金钱的态度,一个消费水平超出收入能力的人,一定是一个没有节制,不顾后果的人。
5. 从他欣赏崇拜的人身上,看清一个人的价值观。
6. 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上,看他的品味和性格。
7. 从一件意外事件中,观察一个人的本性。
任何时候,人性永远是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
04
喜欢杰克·伦敦的一句名言:
“凡是使生命扩大而又使心灵健全的一切,便是善良的;
凡是使生命缩减而又加以危害和压榨的一切,便是坏的。”
远离本性恶劣的人,避免为这样人的所害。
接近本性善良的人,让人心中踏实,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能区分身边人的优劣,是一种人生智慧。
有人说:“人生最可贵的品格是本分自然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做事儿,兢兢业业地工作,诚诚实实地交友,心底坦荡地为人。”
懂本分,是把事情做好的本事。
讲良心,是诚信做人的根本。
慧眼识人,才能远离小人,结交贵人,才是人生的加分项。
所谓人生的坦途,都是能力踏出来的道路。
所有的本事,都是品格做最有力的支撑。
与朋友们共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