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在胡宗南的进攻下,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毛岸英随着中央工作委员会东渡黄河,先后在山西省的兴城、临县参加土地改革工作。他每到一地,都给父亲写信汇报思想和工作,以便得到父亲的教导。他在临县郝家坡土改时,给父亲写信说:
“我在郝家坡2个多月的土改工作中,学得了如下东西:1、最重要的一点,认清了自己所站的无产阶级立场。2、群众路线就是阶级路线加上民主作风。3、不把农村中的阶级斗争掀起到最高程度,是不能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的。4、没有群众的监督,没有民主,干部便必然变坏,必然会在人民头上为所欲为,哪怕这干部在未当干部时成份是好的,人也是很好的。”
撤离延安后,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那些日子里,他一直惦记着儿子。收到毛岸英的信,他很高兴,于9月12日给儿子毛岸英写了一封信,鼓励他进步:
“岸英儿:别后,晋西北一信,平山一信,均已收到。看你的信,你在进步中,甚为喜慰。永寿这孩子有很大进步,他的信写得很好。复他一信,请你译成外国语,连同原文,托便带去。我们在此很好,我的身体比在延安要好得多,主要是脑子休息了。你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朝人写的笔记小说(明以前笔记不必多看),可托周扬同志设法,或能找到一些。我们这里打了胜仗,打得敌人很怕我们。问你好! 毛泽东 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二日”
毛泽东是一代大学问家,自幼年时期起,他就手不释卷,勤学好问。青年时期,他有机会接触新知识,更是如饥似渴的读书、学习。所以,他对子女的读什么样内容的书十分关注。毛泽东在信中强调,“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朝人写的笔记小说”,这充分体现了他博览群书的观点。
另一方面,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这个时代的笔记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文学史上,明清笔记小说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有任何指教或合作请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