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三国演义》,最有名的,毫无疑问就是桃园三结义了,但作为一本历史演义小说,这个情节其实来自于作者罗贯中的杜撰。
因为《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流传甚广的缘故,经常会出现把小说情节当成正史的情况。
例如,在《三国志》里,怒鞭督邮的,其实是刘备,而不是张飞。
刘关张在正史里,也从未参加过十八路诸侯会盟,三英战吕布,自然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因为《三国演义》的情节设计的缘故,不少本来属于刘备的事迹,都被拆分了到了他的手下身上,除了之前说到的怒鞭督邮,还有像火烧博望坡,其实也出自于刘备之手,而非诸葛亮。
罗贯中本意可能打算塑造一个封建时代的仁君形象,所以将刘备的“好犬马,美衣服”的游侠性格给剥离了出来,就如鲁迅先生所说“长厚而似伪”。
历史上的刘备,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就像他的老祖宗刘邦一样,哪怕到了四十多岁,还未有一番基业,但到了快六十岁的时候,就在汉中正面击败了自己的老对手曹操。
都说大器晚成,可真正能坚持到晚年,初心不改的人,又有几个?
刘关张在历史上的关系,虽然不算异姓兄弟,但关系的确极好,也的确因关羽之死,怒而兴兵征伐孙吴报仇。
《三国志》的刘备,读来其实人格魅力更胜于《三国演义》。
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对照来看,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你可能看到一个和你印象中,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
当然,《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文学价值毋庸置疑的,何况本来就是历史演义小说,又不是正史,不需要事事还原。
说个比较有趣的轶事吧。
《三国演义》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一度被清军视为兵书来学习。(罗贯中以前当过张士诚的军师,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拿小说当兵书,听起来挺荒唐的,偏偏人家还就是赢得了天下。
就拿斗将这个情节来说,其实历史上两军交战,两边的将领作为指挥,可能面都碰不上,更别说对阵了,要真这样来,十个兵仙韩信放在一起,也不是霸王项羽的对手啊。
但古代的演义小说,之所以要描绘斗将这个情节,主要还是为了说书的时候,有精彩的情节可以讲述,让听众买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