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炎夏注定不寻常,就在中国老百姓被“雪糕刺客”整得钱包很受伤时,邻国日本的真刺客登场了。"把头埋低,关灯喽。”7月8日奈良男子山上徹也,用自制霰弹枪,打死了前首相安倍晋三。这一刺杀事件震惊了世界。
三王墓的故事(三王墓原文及翻译赏析)
安倍晋三遇刺现场画面
01
自日本明治维新以来,针对首相或前首相的刺杀事件就屡见不鲜,共计8位首相或前首相遇刺,其中7位身亡。即便外国人在日本也难以幸免,1895年,前往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晚清重臣李鸿章,就曾遭日本浪人当街枪击。
《中日马关条约》谈判签约代表:伊藤博文,李鸿章
中日两国同属东亚地区,文化上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至少在刺客这件事情上颇为相似。中国古代也是一个盛产刺客的时代。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如司马迁,特地在《史记》留出篇幅,为刺客立传,这便是《刺客列传》。
《史记·刺客列传》
《辞海》对刺客的解释是“怀挟兵器进行暗杀的人”。中国台湾的《中文大辞典》则是“乘人不备以刺人者”。总之,刺客当属使用武器,采取突袭方式,以暗杀为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比如山上徹也,就是因为母亲痴迷宗教团体,为其耗尽家财,而安倍晋三恰与该团体关系密切。
戈春源在《刺客史》中说:“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专制政权与恐怖政治扭结在一起的古代中国,是产生刺客的肥沃土壤”。他还认为刺客的产生与古代宗法制、英雄史观以及儒墨传统文化有关,甚至与地域民风也有联系,“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幽州和并州)”。
西汉十三州一部地图
这类刺客在中国古代比比皆是,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快意恩仇的杀伐。在深受宗法思想影响的古代中国,父兄被杀是奇耻大辱,那是一定要以身相殉,报仇雪恨的,自然行刺之事就多如牛毛了。
唐朝武则天年间,徐元庆因父亲被县尉冤杀,手刃仇人并自首。当时担任左拾遗的陈子昂主张先杀再表彰其孝行。而柳宗元则写了《驳复仇议》反对,理由是礼制与法制应高度统一。最终徐元庆被处死,他就属于血亲复仇的刺客。
《唐律疏议》是最早、最完整、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
血亲复仇的刺客虽多,但享有盛名者不多。能流传千古的还是仗武执义的刺客。他们反对侵略蹂躏,一心主持公义,舍身为国,救人急难。《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聂政、豫让、专诸就属于这类。
豫让刺赵襄子瓷枕,磁州窑博物馆藏
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当属荆轲。作为刺客界的祖师爷,他并非只知屠戮的冷血杀手,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
《史记·刺客列传》共写了荆轲、豫让、曹沫、专诸、聂政五位刺客,其中对荆轲的描述最为详尽。荆轲喜爱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受燕太子丹所托刺杀秦王嬴政,虽然失败身死,但无人不敬佩他在易水河畔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份洒脱。
山东武氏祠出土汉代荆轲刺秦王画像石拓片,故宫博物院藏
荆轲是一个令后世尊敬的刺客,“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唐代诗人鲍溶在《壮士行》中把荆轲比作像太白山一样崇高。金陵八大家之首龚贤更是认为“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
陕西绥德出土汉代“荆轲刺秦王”画像石,故宫博物院藏
《史记?刺客列传》中除曹沫之外,其他四位刺客都没有逃脱“以死赴义”的悲剧命运。他们坚守信念,以生命为刀笔,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灿烂篇章。太史公为刺客写了一曲悲歌,也在为其正名。今日读来仍会为他们的重情重义所动容。
陕西韩城司马迁墓
02
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刺客,多非滥杀无辜的杀人机器,更多的是极具侠义精神的人,因此刺客与侠客往往极易混淆。我们常说盗亦有道,刺客也不例外,他们也有自己的准则。
这其中首推鉏麑。他是春秋时期晋国奸臣屠岸贾的门客,晋灵公不爽大臣赵盾经常劝谏自己,于是派鉏麑前去行刺。鉏麑不忍动手,宁愿撞树自杀。像这种明辨是非的刺客,可称之为侠客了!
《左传》中对鉏麑触槐的记述
中国历史上的女刺客也不少。比如东汉末年,酒泉女子赵娥为父报仇,手刃仇敌后自首而获宽大处理。又如近代与秋瑾齐名的湖北女子黄铭训,彭家珍刺杀清朝宗社党首脑良弼所用的炸弹,就是由她运输到北京的。
东汉赵娥为父报仇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赞扬侠客“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可见侠客多是一诺千金、舍己为人。一些具有任侠之气的刺客可以归入侠客,但侠客却不完全是刺客。
03
历史上刺客多,刺客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于是就有了刺客文学。《史记》中关于刺客的记载可以说是刺客文学的滥觞。清朝吴见思认为刺客是“天壤间第一种激烈人。”刺客是文学里带有独特魅力的人物形象,既有士的特征,又有侠的色彩。
可能是古代统治者担心记述刺客的历史会令人民效仿。因此自司马迁的《刺客列传》后关于刺客的正史记载逐渐消失,顾颉刚先生曾说“知东汉而后遂无闻矣。”所以对于刺客故事的了解,我们就需借助刺客文学了。
《项羽本纪》中关于鸿门宴的记述可谓精彩至极,其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项庄就是受命刺杀刘邦的刺客。《刺客列传》中更是以生动的语言和逼真的细节,刻画了五位刺客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
西汉墓壁画《鸿门宴图》,洛阳古墓博物馆藏
刺客不都是孔武有力的莽汉,也有文化人,荆轲就爱读书,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唐朝诗人贾岛不畏强权,写下豪情满怀的《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清末民初,一批英勇牺牲的革命党人也留下了豪迈诗句。鉴湖女侠秋瑾在《宝刀歌》中写道“不观荆轲作秦客,图穷匕首见盈尺。殿前一击虽不中,已夺专制魔王魄。”豪侠之情跃然纸上。
杭州西泠桥畔秋瑾新墓汉白玉石雕烈士像
民国时期为父报仇的著名女刺客施剑翘在手刃仇人孙传芳后赋诗到“父仇未敢片时忘,更痛萱堂两鬓霜。”电影《邪不压正》中的关巧红,与《一代宗师》中的宫若梅原型皆为施剑翘。
施剑翘女士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当选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
刺客文学中多为后世文人颂扬所作。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作《咏荆轲》。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写有《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仙李白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侠客行》,其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可谓脍炙人口。最完整的歌颂荆轲的诗作当属元代张崇的《古行路难》。
《古行路难》全文
刺客文学中小说数量颇多,如东晋《搜神记》中的《三王墓》就刻画了一位见义勇为的江湖刺客形象。唐代《传奇》中的聂隐娘与《甘泽谣》中的红线女都属唐代女性刺客文学。描绘了女刺客为平弥祸端,调节唐末藩镇关系所作的努力,可谓女侠小说之雏形。
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刺客聂隐娘》剧照
刺客,在各国历史中都属于小众群体,其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大到国家民族矛盾,小到个人恩怨。同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头百姓,都有可能成为暗杀对象。
四大名著中关于刺杀的情节比比皆是。如《水浒传》第八回中公差薛霸、董超欲刺杀林冲。再比如《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中张飞被部将刺杀。
《水浒传》中林冲在野猪林遇刺
清代《聊斋志异》中有商三官为父报仇刺杀财主的故事。1906年小说《刺客谈》出版,这是第一部反映刺客生活的长篇小说,在刺客文学史上有一定的价值。
04
从古至今,刺杀都被法律所禁止。但在文学作品中,刺客通常被赋予了更高的精神追求,他们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理想,或自己的价值观而展开暗杀行动,虽然常以悲剧收场,但那种由传统中国社会孕育出来的侠义精神和侠义行为,总令人热血沸腾。
刺客制造的刺杀事件,虽然影响了历史的发展,但毕竟只是浪潮中的一掬细沙,从不曾成为主流。而在文明不断进步、法制不断健全的今天,任何带有恐怖性质的刺杀活动,都不应该被我们所称赞。刺客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也终将在历史中堙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