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将—史万岁,隋朝四大名将之一,唐朝追封古六十四名将之一,宋朝追封古七十二名将之一。《隋书》评其:万岁实怀智勇,有李广之风焉!
对于隋唐名将,大家耳熟能详,无论是小孟尝秦叔宝、混世魔王程咬金、飞将单雄信、皂袍大将尉迟恭等等,大家都能侃侃而谈,说出一二。作为隋朝四大名将之一,史万岁大家罕知其名。我们一起来了解曾威震天下的百战之将史万岁。
隋书
史万岁简介(史万岁为什么能叫万岁)
史万岁的一生,宋人徐钧的诗《史万岁》足以概括:其征南轻仆孔明碑,想见生平暴可知。一死虽因奸计陷,亦由廷辩忿招疑。史万岁之人,骁勇善战,一生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其鲜明的性格特点也注定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不同于隋唐时期的其他名将,史万岁即勇猛,又英俊潇洒;不仅“善骑射,骁捷若飞”,而且“好读兵书,兼经占候”。可谓拉得硬弓,骑得烈马,提枪上马,骁捷若飞,通晓兵法,精通占卜。称得上文武全才。《隋书·史万岁传》里几次战例,充分证明了史万岁不仅智,而且勇。
邙山之战,初显才能。十五岁时,正赶上北周和北齐战于洛阳城北之北芒山。史万岁当时随父从军,周、齐双方旗鼓相望,你来我往,战到酣处,难解难分。史万岁判断出周师处于不利,史万岁命令左右迅速换装离去。不久,周军果然被打败。他的父亲因此对他感到很诧异。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
邺城之战,大显身手。在与尉迟迥叛军作战中,史万岁战必先登,登必告捷。在邺城生死决战时,官军迟迟打不开局面,到后来,竟渐显败象。史万岁大吼了一声,回顾左右说:“事急矣,吾当破之。”他一马当先,驰马奋击,一口气连杀数十人。众将士大为感奋,声势复振,一齐发力,最终反败为胜,平灭了尉迟迥。战后,史万岁以功拜上大将军。
邺城
突厥之战,单骑斩将。隋开皇三年(583年)四月,秦州总管窦荣定北击突厥。双方多次交手,彼此伤亡惨重。派人向阿波可汗下战书:“士卒何罪过,令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阿波可汗慨然许诺:双方各遣一骑挑战,一战定胜负。万岁神色自若,策马迎战。史万岁手起刀落,驰斩突厥骑将首级而还。突厥人大惊,不敢复战,信守诺言,引军退去。窦荣定将史万岁退敌之功上奏,史万岁拜上仪同,领车骑将军。
史万岁智勇双全,可见一斑。但史万岁的人生充满波澜,曲折离奇。
受谋反牵连,被发配敦煌。邺城之战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史万岁从此要走上人生巅峰了,而事实上,他却猛然间跌落到了人生低谷——他的好朋友尔朱勋以谋反伏诛,史万岁受到牵连,被革去官职,被发配到敦煌为戍卒。
史万岁虽然被发配敦煌,但是依仗自身的智勇,很快名震敦煌。敦煌戌主非常自负,多次辱骂史万岁。史万岁于是说自己也精于骑射。戍主令其骑马射箭,见其颇有功底,笑着说:“小人也一定能这样”。史万岁请要弓马,又单骑驰马入突厥境内,夺取六畜而归。戍主这才开始对史万岁友善。常与他同行,深入突厥境内数百里,名振北夷。
敦煌古城
受贿纵贼,致生边患,削官为民。羌族首领爨翫复发叛乱。蜀王杨秀趁机弹劾史万岁,说他受贿纵贼,致生边患,无大臣气节。史万岁一开始还在杨坚面前百般狡辩。杨坚气得拍案而起,痛斥道:“朕以卿为好人,何乃官高禄重,翻为国贼也?”史万岁惧而服罪,顿首请命。
左仆射高颎、左卫大将军元旻等人爱惜史万岁是世间罕有的将材,纷纷为他求情,说:“史万岁雄略过人,每行兵用师之处,未尝不身先士卒,尤善抚御,将士乐为致力,虽古名将未能过也。”杨坚怒气稍解,下令将史万岁削官为民。
隋朝疆域图
史万岁逢战必胜、为人耿直,不懂得韬光养晦,最终酿成了大祸。勇猛有余,却不懂政治、不通帝王心术,其性格注定了将会得罪权贵,触怒皇帝天威,注定了其悲惨结局。
功高遭嫉,遭人计陷。开皇二十年(600年)四月,突厥步迦可汗,率兵犯境。杨坚命杨素出兵灵州;史万岁出兵朔州,合击步迦可汗。
隋朝北击突厥
史万岁率军在大斤山,与步迦可汗军遭遇。步迦可汗询问手下侦察骑兵:“隋将为谁?”侦察骑兵答:“史万岁也。”步迦可汗又问:“得非敦煌戍卒乎?”侦察骑兵答:“是也。”步迦可汗顿感全身寒毛倒竖、血液凝固,不敢迎战,手忙脚乱地引军回撤。史万岁驰追百里,斩数千级,逐北百里而还。杨素寸功未立,先于史万岁之前向杨坚奏报:“突厥本降,初不为寇,来于塞上畜牧耳。”史万岁的战功因此被掩,全体将士都得不到任何褒奖。
史万岁不服,数次上表陈述,却一直得不到回应。史万岁并不灰心,继续抗表申辩。杨素生怕史万岁会揭穿自己的谎话,一不做、二不休,杨素诬陷史万岁为东宫党羽,说他在废太子杨勇的东宫结党谋变。
杨素
听信谗言,冤杀名将。杨坚本就忌惮史万岁勇猛,听说他结党谋反,生怕他成了气候,彼时难制,赶紧下诏接见。史万岁并不知情,还在为战功被掩之事耿耿于怀,上殿后极言将士有功,为朝廷所抑,词气愤厉,其忤逆之态,形之于色。杨坚不再犹豫,令武士将史万岁暴杀于朝堂。
史万岁死后,杨坚追悔莫及,但为了彰显自己杀人的正义性,还是下诏列出许多罪名:私受爨玩金宝、违敕、玩寇、虚报军功、心怀反覆之方、弄国家之法。杨坚诏书最后对史万岁的评定:“如万岁,怀诈要功,便是国贼,朝宪难亏,不可再舍。”史万岁身死之日,天下士庶闻者,识与不识,莫不冤惜。
隋文帝杨坚
不是万岁,敢叫万岁的隋朝名将,就这样画上了人生的句号,史万岁是隋文帝杨坚所杀的七位开国功臣之一,隋朝灭亡绝不仅仅是隋炀帝“一人之功”,隋文帝历史评价褒奖过高,虐杀功臣,注定了隋朝只是短暂辉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