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石守信简介(石守信和石敬瑭)

石守信简介(石守信和石敬瑭)

石守信简介(石守信和石敬瑭)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羡慕段誉,除了铁定的大理国皇位以外,还拥有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等绝妙武功,拥有乔峰和虚竹这样“桃园三结义式”的兄弟情义。除此之外,他与王语嫣、木婉清和钟灵的男女之情也令人心动不已。#打卡挑战局#?一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羡慕段誉,除了铁定的大理国皇位以外,还拥有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等绝妙武功,拥有乔峰和虚竹这样“桃园三结义式”的兄弟情义。除此之外,他与王语嫣、木婉清和钟灵的男女之情也令人心动不已。#打卡挑战局#?

一句话,段誉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前世很可能挽留过银河系。问题来了,他究竟是金庸的完全虚构?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

众所周知,金庸的武侠小说和古龙的武侠小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强烈的历史感。他的小说,虽然以武侠形式诠释人生和刻画人物,但并非完全无的放矢,很多小说人物都有真实的历史原型。

石守信简介(石守信和石敬瑭)

石守信简介(石守信和石敬瑭)

作为金庸武侠小说的精华,《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被合称为“射雕三部曲”。其中,各自的代表人物都有着真实的历史原型,郭靖的事迹取自“郭侃”,杨过的事迹取自“刘过”,张无忌的事迹取自“韩林儿”。

而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同样延续了自己的一贯手法,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刻画小说人物。例如,“乔峰”就来源于大辽国的辽王和晋王耶律仁先,而“段正明”和“段正淳”也确有其人,分别是大理国的第十四位皇帝和第十五位皇帝。

段正明又被称为保定帝,于1081年(宋神宗元丰四年)在大理登基称帝,先后使用过保定、建安和天佑三个年号。继位以后,由于遭到高升泰父子的施压而被迫退位,自己转到崇圣寺出家为僧。

段正淳是段正明的弟弟,也是大理国的第十五位皇帝。1096年,篡权的高升泰迫于政治势力和宗教势力的影响,遗命自己的儿子高泰明还政于段氏,由于段正明已经出家修行,故而由其弟弟继位称帝,恢复了大理的国号。

而《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历史原型,就是段正明的侄子和段正淳的儿子,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段正严。他的真实经历虽然不如小说中那么神奇,但同样担得起“精彩”二字,尽管缺少了一种江湖儿女的豪情,但却增添了一代治国明君的韬略。

回顾中国历史,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建立秦朝,国家开始进入了大一统的局面。但是,中原大地并非始终都处于统一,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割据政权。因此,在正统传承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外,同时还会伴随着许多的小政权,而大理就属于其中之一。

902年,也就是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的贵族郑买嗣在西南地区自立,打出了“大长和”的国号。之后,这个弱小的政权开始了走马灯似一般的易主,先后打出过“大天兴”和“大义宁”的国号。

到了937年,也就是后晋的天福二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以“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为口号,联合滇东的三十七部地方势力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理”。段氏采取了宽松的经济政策、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逐渐使得政权稳定了下来。

陈桥兵变

960年,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联合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联合发动了陈桥兵变,从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手中夺下皇位。之后,东北部以河北霸州和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部以陕西横山和青海湟水为界,西南部以岷山和大渡河为界,东南部抵至大海,统一的北宋政权建立了。

大理国虽然在北宋之前就已经建立,但它的国力非常匮乏,完全不能与赵宋进行抗衡。因此,拥有自知之明的段氏非常识相,一面积极向赵氏称臣,一面迅速开展双边贸易。

在频繁的经贸往来中,大理除了将天麻、三七、当归和石斛等名贵药材运往北宋,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马匹。与此同时,北宋的茶叶、丝绸和粮食也源源不断地运往了大理。

由于大理段氏的政权曾经中断过,故而段正淳登基后依然没有真正掌握实权,军政大权都由高氏继续把持。因此,出现了“姓段的有国无权,姓高的有权无国”这样的局面,终其一生都没能改变。

1108年,段正淳在失望之余宣布退位,效仿自己的兄长段正明也出家为僧,将皇位禅让于自己的儿子段正严。而他,也就是《天龙八部》中的段誉。

受此影响,国内的人心变得浮动,政局也变得非常复杂。段正严深知高氏擅权并且在幕后捣乱,但又不得不虚与委蛇,他集中力量首先救灾和减税后,这才逐渐稳住了阵脚。

为了夺回权力,段正严开始逐步向高氏发难。一次,高智昌(高升泰之孙)在醉酒后失言,竟公开表示段氏徒有其名,虽然以“忤逆罪”被高高举起,但又以“发配外地”轻轻放下。

几个月后,养尊处优惯了的高智昌竟然在发配地因为瘴疾而病死了,段正严在内心简直笑开了花。不过,为了安抚高氏的势力,他还是下旨表彰并且亲自参加法事和超度,逐渐才掌握了国家的权力。

外交方面,段正严延续了祖先的策略,继续向北宋交好并且继续请求“称臣受封”,终于在宋徽宗年间得到了应允。跪接东京方面的圣旨后,他受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习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随着辽国的不断强大,经常会南下袭扰北宋政权,两国也经常发生战争。在此期间,大理国安静地躲在西南地区休养生息,没有像野蛮的西夏一样经常趁火打劫。

唯一的遗憾,段正严在晚年时期有些昏聩,面对高氏后人继续专权和自己诸子相互争储,他显得有些无能为力。1147年,也就是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竟然因为一次彗星天象而主动退位,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段正兴,自己则效仿大伯和父亲也出家为僧。

长期以来,大理国全民都崇尚佛教,基本上秉持着与世无争的态度,当然也就注定不会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它的地位更像是一个“永久中立国”,在离开和善的北宋政权庇佑后注定难以存活。

忽必烈

大理国虽然被消灭了,但段氏家族却没有被斩尽杀绝,忽必烈决定留下他们继续治理西南地区。之后,末代皇帝段智兴被元朝任命为大理总管,虽然换了个名号,但依然在事实上统治着大理,而且整整传承了十一代。

不过,谋求国家大一统的朱元璋自然不会答应,还命人将段氏后人都押回南京城问罪。最终,明朝感念他们在云南根深蒂固的传承,感念他们始终认同华夏政权为宗主,依然赏赐了段氏子孙两个世袭镇抚的职务。

立君大理兹境呼有思平印玺。

上一篇: 上古之战三部曲(上古之战秘史 有啥用)
下一篇: 邲之战读音(邲之战后哪位开始称霸)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