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现代,很多文化名人也爱填词。比如易中天填过《满江红》、莫言填过《水调歌头》,这些词不能说没有水平,但至少客观上并没能被大家广泛记住。但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这首现代版《满江红》,应该能打破不少诗词迷对现代人填词的看法。
《满江红》这个经典词牌,本来是以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也是柳永首先让其进入宋代文人们的视野。但真正让它走红的,却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经典。自此词后,《满江红》这个词牌便似乎自带豪放派词风。
事实上,这个词牌是属于两宋高难度词牌,它有多个变体,对平仄的要求也较高。而一位现代才女,却挑战了这个高难度词牌,写了一首《满江红·狂风沙》,大家且看:
满江红词牌(满江红词牌格律及格式)
对这首词,大家是否看着有点儿眼熟?没错,它就是曾经大火的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的主题曲。这部剧自开播以来,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而这首词也令人眼前一亮。词的作者是当代才女王凯娟,是为该剧男主宋慈专门写的,所以贴合度很高。
词的上阕,一开篇就充满着历史的厚重感。千古悠悠,有多少错案冤案,让人只能空嗟叹。为了形容这种无奈,词人引入蝇虫、孤帆等意象,写出了宋慈平冤的艰难。而残月与烈风之间的争斗,正是正与恶的较量。在这上阙中,词人一笔勾勒,每一处写景都喻有所指,苍凉的意境中有愁、有苦,但更多的是决心。
词的下阕,“滂沱雨,无底涧”6个字也是妙笔,既承接了上一句的烈风吹散残月,又引出下一句在激流中登上彼岸,转接地十分巧妙。接下来奋力和消得,写的是宋慈一次次拨开云雾,让朗朗青天再现。通过这几句描写,我们能看出宋慈的不易。
最后的落笔,一样十分耐人寻味。残月虽被烈风吹散,但斜阳终将升起,它将照着阡陌大地。宋慈有必胜的决心,有挑战恶人的勇气,也有拨乱的能力,这是他受到大家喜爱的原因。
纵观这首词,从遣词上来看,它用得是很准确的。而其最高明之处,在于意境的渲染。以“孤帆叠影锁白链”一句为例,只是7个字,就将我们带入到一片苍茫的水面,那一片孤帆,孤帆上孤独的身影,都将主人公的处境渲染地十分到位,这是正面的意象。
而反面的意象,蝇虫、烈风、滂沱雨,无底涧、云、雾,也选得十分恰当。能将这么多意象,融进一首词里,却并不显得生硬,这是需要极高的文字功底的。这一点,是很多现代名家都达不到的。词人正是通过主人公与反面意象的对比,才让这首词如此大气磅礴。
虽然与岳飞、柳永等人的作品相比,它肯定是不够完美的,比如在格律方面它仍有提升的空间。但作为一个现代人,能写出这样的《满江红》确实是不容易的,值得我们点赞。
其实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古典文学元素被融入到现代的影视剧及歌曲中。其中有成功的,除了这首《满江红》之外,当年毛宁唱的《涛声依旧》。它是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改编,将28字的古诗改写成现代诗,也很受大家的喜爱。
很多人都说,古典文学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成了老古董了。但这些成功的例子,都告诉我们它们从来不曾离我们远去。王凯娟的这首《满江红》,就为《大宋提刑官》这部剧添彩了不少。大家想一下,如果用一首现代歌曲来代替它,是不是少了些味道?大家喜欢这首《满江红》吗?欢迎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