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两个小故事,一个是王阳明格竹,按照儒家的圣贤之道、朱熹的理学格物致知,即观察竹子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与其中蕴含的道理。王阳明对着他家庭院中的竹子格了七天七夜,头昏眼花却什么也没有悟到;一个是牛顿在瘟疫期间到乡间小住,被树上落下的苹果砸到了脑袋,开始深入思考为什么苹果没有向上飞,由此肇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后人常用类似的对比,作为回答“李约瑟之问”的一个重要观点,我国的研究者注重经验主义,不注重实验,总是实用主义地对待事物,而不探究事物运动背后的原理。李约瑟是英国的生化学家和科学史专家,所谓李约瑟之问是指李约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公元1—15世纪之间在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都领先世界的中国没有像欧洲一样发展起近代科学和工业。
讨论这个问题的科学家、哲学家和学者不在少数,包括大名鼎鼎的罗素、梁漱溟、冯友兰等;由此也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争论,无外乎中国的地理环境不同、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独尊儒术的影响、官本位的价值取向等等。
牛顿与苹果(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笔者认为,李约瑟作为一个科学史专家术业有专攻,提出这个问题无可厚非。引起学界和群众的关注与争论,则大可不必。我国科学史学者吴国盛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偶然的,是一个命运的存在。
笔者认为,此问之所以引起众人如此的关注,主要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积贫积弱,被坚船利炮威逼,从康雍乾盛世时占世界第一(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和天朝大国的政治地位这样的宝座上跌落下来造成的。落后就要挨打,国人和关心中国的友人就会寻找落后的原因。一般来说,大家基本认同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李约瑟之问中提及的中国没有发展起近代科学和工业。由此,李约瑟之问才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笔者认为,时至今日,此问可以休矣!李约瑟之问作为科学史研究的命题在当时无可厚非,但是引起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不能提供科学发展的土壤之忧虑则大可不必。如果不能,16世纪前为什么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都遥遥领先?李约瑟专门指出,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其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都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李约瑟既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有一个历史的倒问:为什么西方国家在16世纪前没有达到像中国那样的科技水平,没有四大发明?是欧洲国家的体制、思维方式、主流价值观造成的?后来产生近代科学时这些原因消失了?
对于后来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四大发明哪一个不是通过实验获得的成就?蔡伦为了造纸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而且蔡伦身为宦官,官僚体制也没见阻碍他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明同样如此,轩辕、孙思邈、毕昇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以完成,并不是仅仅靠经验的积累。
如果欧洲阻碍科学发展的因素会消失,我国阻碍科学发展的因素同样会消失。目前虽然我国在基础理论上没有做到赶超欧美,但在技术方面,就专利申请数量来看,我国连续9年稳步上升,2021年排名世界上第十二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也有实力为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经济支撑。
对李约瑟之争的回答,本来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大事,可是部分人由此否认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积极意义,就走到了问题的反面。反思是为了前进,不是为了怨天尤人,丢掉老祖宗。
我想起了高中时看到的一个漫画,一对家长夫妇买了一箱苹果,砸向他们的儿子,口里说着,“一定要让他成为牛顿!”我们是不是要责怪王阳明的爷爷“竹轩公”王伦,为什么不在庭院里多种一些苹果树?非要种什么竹子。
历史是公平的,王阳明格竹虽然当时没有格出什么道理来,可是由此引发的疑问,启发他一直在思考理学的适用性,在龙场悟道后提炼出“阳明心学”,后来被尊为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圣人,阳明心学也漂洋过海,深为日本人称道,所谓“一生俯首拜阳明”,心学理论启蒙和激励了多少有志之士,至今仍在发光发热。
文明的价值,不能拿竹子、苹果来衡量。我想,是不是可以把“李约瑟之问”,转换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国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和参考,如不同意使用,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