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一个人到底要多久,或许,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也或许,这更是一辈子都办不到的事情。有人说“难得糊涂”才最难能可贵,尤其在至交好友之间的相处中,有时候,我们可能已经对好朋友的很多做法很是不满了,可还是出于友情以及我们内心对于这段感情的坚守不愿意去戳穿或是中伤对方,往往,直到最后遍体鳞伤无法挽回之时,无声中的离开依旧是我们对于曾经这段感情最后的守护。
水浒中,武松最终伴着青灯古佛开始了新的人生,而这一决定也注定让他远离了曾经那段峥嵘岁月,要知道,当年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才是这位英雄最痛快且难忘的岁月,而那一切都注定一去不复返了。
有人痛恨着宋代朝堂不该如此对待这些真性情的汉子们,殊不知,宋江从利令智昏地带领好汉们招安开始,也就注定了之后的悲惨的结局。而宋江伤害最深的还真的要数当与他交情最深的武松,而在得知宋江被最终毒死的结局,单看武松的反应我们也就更能明白宋江这个人物真实的人品。
宋江的人物评价(宋江的人物评价50字)
如果说武松是在对战方腊归来选择出家时才看透了宋江的人品,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从梁山从鼎盛走向灭亡的全过程来看,武松其实一直都因内心无比看重与宋江的情谊而无奈坚守着,其实,从宋江开始主张招安之时,或许武松就已经看透了眼前这个人以及兄弟们未来的结局,而选择坚守也是武松全了兄弟情谊的方式而已,而在大战方腊之后的离开更是武松在心中对于这一段情谊的最终放逐。
所以,从武松的很多对于宋江做出决策的反应中,我们完全可以从侧面深度洞悉出宋江的人品。
表面一心只为大义,实则一心归顺朝廷
当年,这两位落难兄弟都是逃亡于柴进府中偶然变成了惺惺相惜的好友,而当时的宋江身负命案,算得上是不反也得反的被动局面,而对于武松来讲,从内心往外对于当时的朝廷都是一种极度的反感。
如今看来,宋江当时对未来的打算早已在心中有了一定的雏形,那就是获得充分的可以与朝廷交易的筹码之后重新回到朝堂才是他最想要的。所以,在柴进府中就开始筹划未来事的他当然不可能轻易放弃武松如此得力的帮手,而且,武松的忠肝义胆不正好可以为宋江所用吗。
所以,两人告别时,宋江还曾赠予他十两银子,让武松对这一段患难交情终身不忘,如若说宋江此举完全出于利益权衡多少有些冤枉他,不过,这其中一定有着七八分利用武松为自己未来做打算的成分在。
说服群雄招安时的急功近利与机关算尽
当初,在得到朝廷招安示意后,宋江的心估计早已经飞向了朝堂,而他内心所想也一定是重新回到朝堂之上博得自己该有的地位与名声。如若说宋江全然不为兄弟们考虑也不完全正确,只不过,面对利益诱惑时,他还是没能将自己内心的天平保持公平与绝对的客观与平衡。
面对宋江大力推行招安这一决策,武松内心是不满的,可他依旧出于曾经宋江救苦救难于自己以及在梁山对自己庇护有恩的情谊给了宋江招安的面子,而且,宋江在同样支持自己的李逵与武松之间,不惜选择对自己愚忠到底的李逵开刀而妄图堵住梁山兄弟们的悠悠之口,这一点完全能看出,武松拿情义当无价之宝,而宋江视情义则是他机关算尽背后的利益交换工具而已。
所以,武松或许想要通过自己的最终支持期盼宋江能带领兄弟们搏一个更好的未来,当然,此时的武松也更加地看透了眼前这位宋江的真实想法,他也只不过真心想要再在这段情义中做些努力,除此之外,他当时还没有勇气直接撕下宋江的伪面孔而已。
方腊大战后的不惜抢功的最后野心暴露
想想看,就算是武松再是对宋江心存不满,他也还是来到了方腊战场,甚至,连武士最重要的胳膊都失去了,而此时的武松或许早已不需要朝廷所谓的认可,他一心想要的只是兄弟之间的坦诚相待,至于外界对自己如何评价早就不重要了。而断臂之后的武松为宋江算得上是立下了招安后的汗马功劳,可当武松心灰意冷想要伴着青灯古佛度日时,换来的居然是宋江轻描淡写的四个字“任你从心”。
要知道,当时的鲁智深经过方腊之战后,宋江居然不断劝说其跟随自己回到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同样是自己的患难兄弟,武松甚至比鲁智深和宋江的情谊还要深,可宋江对二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可想而知,当时的断臂武松已然在宋江眼中成为了弃子一般的存在,当年的情义在他心中早已荡然无存。所以,对于宋江最好的评价或许应该是“最佳的政治权谋野心家”。
所以,在得知宋江被毒死的消息后,武松轻描淡写的六个字“一切都结束了”,并非是出于憎恨,他最终也没有表露出怨恨宋江的意思,即便早已看透了宋江的为人也没有那样做。其实,武松到最后也只是为自己当年情谊的坚守表示了无遗憾罢了,不过,从武松对于宋江每一阶段的决策反应,我们都能看得出宋江不为人知的真实人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