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8年被平反之前,陈光这个名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长期以来,他被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来看待。1988年,调查组对当年的陈光案进行认真细致地复查,最终认定该案是一起冤案,陈光在解放初期所犯的错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他是被林彪诬陷、打击,以至于被长期监禁,最终忍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反差,以自焚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广名将传在线阅读(广名将传pdf)
陈光画传
聂帅晚年评价陈光:陈光同志过去是有些毛病,但有战功。他多次负伤,尤其是在长征途中,表现突出。
1987年,经组织上批准,总政编撰的《解放军将领传》一书,将陈光将军收录其中,并且是按大将的标准规格来撰写他。这说明,陈光在1954年6月7日蒙冤而逝,没有参加授衔,他被关押四年,自然也没资格参与评衔。但是,以陈光将军的战功和贡献,评他为开国大将是恰当的。
陈光与十大元帅中的两位密不可分,一位是林彪,另一位就是罗荣桓。陈光从1927年参加湘南暴动参加革命开始,到1950年被拘禁,长达23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林彪的下属。期间林彪在平型关大捷后负伤后,由陈光代替其115师师长职务长达五年。
陈士榘、陈光、彭畏三、罗荣桓
世人皆知林彪是“红军之鹰”、抗日名将及四野的灵魂,却不知林彪率部抗日仅仅只有半年多的时间就因负伤而离开抗日前线。1938年春,林彪在山西隰县被阎锡山的士兵误伤后,就脱离了部队,离开了抗日前线,先后回延安、去苏联治伤。而闻名遐迩的八路军115师,是陈光在率领的。作为代师长,陈光一直代到了1943年。115师的绝大部分战绩,都是陈光和罗荣桓直接负责指挥的。
八路军115师副师长罗荣桓
而红军时期,陈光是著名的猛将,能打能拼,他和王良、周昆,是林彪手下的三杆枪。根据地有句顺口溜,叫:“林彪手下三杆枪,王良、周昆和陈光。”
陈光参加了苏区五次反围剿,十次负伤。在水南值夏战斗中,冒死救下林彪,并因此负伤。一向不善言辞、不轻易动感情的林彪,握住陈光的手连声感谢,事后还亲自到后方医院去探望陈光,并为他请功。
红军时期的林彪
长征途中,陈光是著名的红一军团二师师长,作为先锋部队,陈光率二师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猛冲杀,为全军撕开一条前进的道路,屡立战功。血战湘江,强渡乌江,二占遵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等重大战役,陈光无一缺席。
陈光曾两次代理林彪职务,一次是长征到陕北后,陈光代理红一军团军团长,第二次就是代理八路军115师师长。1944年,延安客观评价陈光在长征中的功绩:在长征途中,陈光对中央红军北上,渡出险境,贡献极巨。
陈光
陈光与罗帅朝夕相处了很多年,林彪离开115师后,陈光任代师长,罗帅任政委,二人密切配合,率部痛击日军,先后取得多次对日战斗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38年底,陈光与罗帅率115师师部和686团挺进山东,创建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期间打过很多次漂亮仗。在1939年8月的梁山战斗中,陈光指挥师部特务营,毙敌300余人,俘虏日军13人,缴获两门意大利炮、一门92式步兵炮,还有掷弹筒3具、重机枪5挺、轻机枪12挺、三八步枪240支以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这支日本部队的指挥官——天皇的外甥长田敏江,也被迫剖腹自杀。
广阳伏击战中,陈光在观察敌情
说实话,陈光作为一员铁血猛将,率部打仗那是没得说,也是他最擅长的,八年的对日作战,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然而,陈光性格固执,脾气刚烈,作风稍有些霸道。由此导致他与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军区政委黎玉的关系紧张,陈光的工作作风,慢慢成为影响根据地军政不稳定的因素。
当时的情况,已经不像红军长征途中那样,除了打仗还是打仗,经营根据地需要一些战略全局头脑。显然,陈光并不适合治理根据地,他不是全面型人才,缺乏开阔的眼界和敏锐的视角。当时在山东,我党有两支武装——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由于分工不清,指挥混乱,所以陈光与山东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们经常发生矛盾,一度关系紧张。
时任115师343旅685团3营营长的梁兴初,扛着一支三八大盖
1943年,延安调陈光、朱瑞回去学习,中央决定山东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115师与山东纵队合并,任命罗荣桓为山东党政军一把手,主持全面工作。
解放战争开始后,陈光与林彪的关系因“电台事件”而交恶,陈光逐渐失去了林彪的信任。林彪在公开场合两次点陈光的名,批评他“抗命不遵,霸占电台”,陈光不服,拍桌而起,继而愤然离场。
建国之初的陈光
说实话,电台事件后,很难说谁对谁错,其中有误会,但陈光不服从林彪的命令是事实。战争年代,军令高于一切,即便是有意见,也得保留,但命令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是军队打胜仗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电台事件之后,陈光并没有被削权,想来他与林彪相处多年,彼此也算是知根知底,林彪也不至于因为此事与陈光彻底闹翻。很多人说林彪心胸狭窄,眦睚必报,其实这是不公正的。林彪能成为最年轻的开国元帅,能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是有他的特长的。如果一点肚量都没有,他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战绩呢!又如何使手下众多的骄兵悍将心悦诚服呢!
陈光与妻子史瑞楚
客观来说,陈光与林彪的交恶,责任在陈光身上。电台事件之后,林彪越权调动他在山东时的老部队,违反林彪的命令,私自攻打长春,虽然经过四天激战拿下长春,但这是未经林彪批准的战斗,而且他越级私自调动部队,这种事情放在哪个领导身上,都是不能容忍的。况且当时为了与国民党谈判,林彪已经报军委同意,下令不准攻打长春,以免给国民党留下口舌。但陈光好像是故意为之,也好像是打仗成瘾,偏偏要违抗林彪的命令,这可是军中大忌。
陈光一家三口
一年之后,林彪再次给了陈光一个机会,让他出任六纵司令员。之前,陈光在东北的职务并不高,都是副职,比如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副参谋长等,指挥的也都是地方部队。而这次不同,六纵是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师团干部都是红一军团、115师的老部下。从这个安排上来看,林彪对陈光并没有放弃,还是想重用他,发挥他能打仗的特长。
平型关大捷前,林彪骑马侦察地形
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二人彻底破裂!那就是林彪电令六纵从松花江北线撤防,防止敌人进攻哈尔滨,但陈光认为杜聿明不可能北上进攻哈尔滨,回电称还是按原计划行动,不宜改变。林彪预测到这次陈光会再次抗命,就越过纵队司令部,直接命令六纵各师回撤,这招等于是架空了陈光,导致六纵司令部孤军留在了松花江南岸,手下的三个师都撤走了,而陈光却不知情。这让陈光大为不满,为此大病一场,随后赌气离开六纵。
广阳伏击战中的八路军重机枪阵地
至此,陈光这位林彪麾下的猛将,失去了率部独当一面的机会,在接下来的两年中,陈光要么担任副职,要么负责后方工作,再没有统帅主力浴血沙场的机会了。1948年,陈光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警备司令,负责维护后方治安和组建二线部队。1949年2月,陈光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
建国后,陈光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平心而论,组织上并没有忘了陈光,依然让他出任如此重要的职务。无奈陈光与顶头上司叶帅的关系又紧张起来,叶帅时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华南分局第一书记,而叶帅的顶头上司又是时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司令员、中南局第一书记的林彪。
红军参谋长叶剑英
陈光在广州警备区司令员的任上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他私自招募家乡的子弟兵来广州开训练班,这违反了组织程序,这件事连叶帅都不知情;二是广州毗邻香港,情况复杂,陈光却率性而为,做任何决定从不向叶帅请示汇报。叶帅屡次找陈光谈话,他都不服,叶帅最终只能用组织原则来规劝陈光:“陈光,你是党的高级干部,又是老同志,总得讲点组织原则吧?”而陈光是暴脾气,他怒气冲冲,对叶帅拍了桌子:“无原则的批评,我就是不能接受。”二人不欢而散。
左起:博古、叶剑英、周恩来
陈光的不讲组织原则、不接受批评的态度让叶帅很生气,只好向中南局、中南军区汇报,中南军区决定撤销陈光的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广州警备区司令员职务。1950年7月22日,广东军区接到中南军区的处理决定,本着陈光是军中骁将,又性格刚烈,所以“处理决定”尽量做到不扩散,由广东军区安排,采取先撤换警卫、再就地软禁的办法。
左起:陈光、林彪、周昆、聂荣臻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陈光被秘密转押到武汉,关押在中南军区司令部的一幢二层小楼里,这一关就是四年。四年间,陈光没有走出小楼一步。期间也有不少旧部如苏静、刘兴元、梁必业等,前来探望他,接受组织委托,劝他承认错误,争取宽大处理,但都被陈光一一拒绝。陈光认为是林彪出于历史上的过节,刻意打击报复他,因而拒绝组织处理,也不承认错误。事情就这样无限期地拖了下来。
红军时期林彪手中三杆枪——陈光、王良和周昆
1951年2月,中南局做出“开除陈光党籍的决议”。
1954年6月7日,拘押陈光的,位于武汉的中南军区司令部大院内的这幢小楼突发火灾,陈光不幸遇难。他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陈光与妻子史瑞楚的墓地
一年后,共和国实施大授衔,陈光昔日的诸多同事、部下都分别被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军衔。八路军的旅长中,陈赓、徐海东都是大将,团长中大部分都是上将,军中著名的“三杨”——杨得志、杨成武及杨勇,当年都曾是陈光的部下,而今都是开国上将。陈光不死,大将是板上钉钉的。
客观地说,陈光在红军、八路军时期,居功至伟,贡献巨大,在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与林彪发生矛盾,他暗淡了许多,没有发挥出自己能征善战的特色。但当时我军人才济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陈光在三年解放战争中没有太大的亮点,也跟这点有关。
陈光建国之初在广州
但也不可否认的是,陈光的性格特点也起了很大的反作用,他与林彪闹翻,很难说都是林彪一个人的错,在四年的关押期间,他有很多次机会解脱出来,但他刚烈、悲愤的性格,使他走不出“被林彪刻意陷害”这个怪圈,因而拒绝所有人的规劝,拒绝认错,从而错失重获自由的良机。
在长期关押中,陈光心灰意冷,身心疲惫,看不到任何希望,组织上也不对他下结论,在极度郁闷烦躁中,他选择自焚而死,这符合他的性格特点。陈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也由此可见一斑。
东野三巨头——林、罗、刘,陈光并不在其中
只是,一代名将,从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好不容易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却落得如此结局,让人实在是唏嘘感伤不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