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冷却科技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操作设备。
江南制造总局是谁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在哪)
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特别是节能环保产业,更应该用创新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直以来,南安企业也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新趋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已成为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一直专注于生产板式、管式、空冷式热交换器及其他高效、节能换热设备的福建省江南冷却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响应,其立项研发的多个项目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且产生了较大经济效益。公司在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的同时,不久前还入选了省工信厅“十四五”第一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培育对象名单。
走进位于霞美滨江机械园区的江南冷却科技厂区门口,一堆3米多高的绿色待组装半成品格外吸睛。“这是即将发往土耳其某项目工地的部件——冷却塔,待设备其他部件全部生产完工,组装通电测试完毕就会发往客户处。”江南冷却科技技术总工程师邹少华介绍道。
尽管疫情肆虐,出口市场受限,但今年江南冷却科技还是克服种种困难,与设备主机厂配套合作,将产品发往伊朗、土耳其、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车间内,机械设备阵阵轰鸣,一块块钢板经过数十道工序直至成型出厂,而车间目前加班加点赶工的就包括下个月即将发往土耳其的设备。
“这款深度冷却换热设备,可实现全年‘无雾’状态运行。运用新型冷却给换热组件,增加设备的换热性能,节省收水器的安装和使用费用。创新型结构设计,可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切换不同的运行模式,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行,达到最大程度的节能、节水、消雾的目的,增加使用寿命。”站在设备前,聊起看家本领,邹少华侃侃而谈。
邹少华所言不虚,此前市面上推出的消雾节水型冷却塔,最广泛的用法是通过在内部放置PVC消雾模块,用冷空气对换热后的饱和空气进行二次换热冷凝,让两股空气混合变为低温的非饱和空气后排出塔外。但存在消雾模块面积有限,遇到环境温度低时,基本上没有消雾效果,且环境温度更低时,塔内容易出现结冰现象,使得其消雾及节水功能失效。
为了更好地解决行业现状问题,2020年邹少华带领研发中心核心骨干,经过多方走访考察,快速形成一份产品立项报告。
“通过系统分析、对比方案、研发设计、改进调试,直至技术成熟并申请获得知识产权授权、推广,前后用了12个月,花费近百万元。”时间跟精力的投入,在江南冷却科技董事长蒋介民看来,一切都是值得,随着2021年设备的应用,为客户带来了超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全年节水率40%左右,节电率20%—30%。
逆流式消雾节水冷却塔、新型智能化横流式消雾冷却塔、高效节能换热设备(板式温空冷)……近年来,江南冷却科技践行绿色发展的产品不胜枚举,公司还设立福建省工业传热节能设备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传热元件提升及环保节能消雾节水冷却塔设备研发中心,并制定了《全焊接板式预热器》(Q/QBH001-2018)企业产品标准,使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客户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对压力容器、空冷器、预热器等设备的柔性化定制生产要求也在提高。
“像大型的钢铁厂、国家电网、石油化工等领域,对产品设备性能的标准不一,而一个项目的生产线往往需要用到很多设备,我们已从单纯提供产品向‘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着重向前端研发设计、后端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延伸拓展。”蒋介民介绍,公司还延长了售后服务体系,加强出厂产品的指导安装、维护保养、保险等相关售后及随班服务,通过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增值服务。
“我们的整套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回收的能量夏季可作为冷水机组制取冷冻水的一次驱动能源,实现制冷。冬季作为采暖一次热源,其余季节可加热生活热水。”蒋介民举例告诉记者,围绕高效、节能、环保做文章,满足客户对产品更高的需求,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综合服务水平。
而这一切还得从2016年说起。这一年,蒋介民转变了经营模式,通过工艺流程和管理流程改造,建立产品多样化和定制化生产模式,运用了交互式电子手册(IETM)等技术,实行并完善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输、演示安装、运行调试、客户培训等系列全流程的集成对接与服务。
推出后不到两年时间,江南冷却科技就为西安陕鼓动力、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莱芜钢铁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提供服务型制造,实现服务型制造收入超亿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顺应发展形势,蒋介民在模式、管理、服务上不停地探索追求。“制造业的不足,归根结底是人才的不足,接下来会继续强化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在蒋介民看来,人才跟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双翼,两者不可偏废。
对于企业下一步规划,蒋介民了然于胸。接下来,江南冷却科技还将推进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业务创新设计、智能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身服务型柔性化定制的特色品牌,助推企业越走越稳健。
■本报记者李杨瑜文/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