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新妹不迷路
中国近代化为什么选择南浔?
为什么南浔如此有幸?
它对于南浔新时代发展
有哪些意义和价值?
今天的南浔
如何做发展的弄潮儿……
沈勇强 摄
7月5日,在浙江南浔举行的首届“南浔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南浔与近代中国”主题展开了讨论。
南浔,地处太湖之南,与苏州交界,是湖州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近代以来,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代表的南浔富商群体创办上海民族工业史上第一家机器缫丝厂,发起成立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投资兴建十六铺码头、上海国际饭店等地标……
沈勇强 摄
作为这些富商群体的家乡,南浔古镇也成为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典型代表。在这里,旧式钱庄和新式银行并存,木舟和小火轮并行,货银交易的丝行、米行和证券交易的虚拟经济并用、私塾和新学堂、女校并立,还有中西合璧的小莲庄、张石铭故居,包括电话、电报、自来水、消防队、行业协会等都是近代南浔率先与世界接轨的生动写照。近代南浔也因此在这次近代化转型中大显身手,辉煌多时,影响至今。
沈勇强 摄
“为中国赢得首次世博会金奖的‘荣记湖丝’虽由广东籍商人包装,却产在南浔,当初美轮美奂、东亚第一的百乐门舞厅是南浔人所创,不少叱咤风云的名人、贸易中外的巨商、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原来都有南浔的渊源。”中央文史馆馆员、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南浔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葛剑雄说,以十里洋场作为舞台,南浔富商紧跟时代,放眼全球,与中国近代的成长、嬗变、转型紧密相连,创造了“富可敌国”的商业传奇,在中国近代民族工商发展史上留下生动注脚。
沈勇强 摄
“湖州地区蚕丝经济的发展是南浔丝商兴起的经济基础,鸦片战争后上海对外开放则是他们崛起的契机。”浙商研究院特聘教授、浙商研究专家陶水木说,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代表的浔商崛起主要还是在鸦片战争后,根据他的研究,上海开埠的最初四年,经湖州丝业中心南浔运上海出口的辑里湖丝在上海生丝出口中平均占比55%。
“近代南浔的转型不仅催生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伴而生的也催生了先进的思想,新式教育、新的文化、改良和革命都在南浔大行其道。”浙江农林大学客座教授、浙江省社科联党组原书记陈永昊说,在那个时代,南浔是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典型代表、中国民族工商业先驱的兴盛之地,其显示出的包容性、开放性、务实性、创新型等特点,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非同凡响,而且已经逐步转化为南浔的文化基因。
沈勇强 摄
一旦遇上合适的气候就会发芽、就会灿烂,就会迸发极强的创造力。改革开放以后南浔曾出现了湖州的第一个电视机、手表、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等,便是一种证明。
鉴古知今,那么,新时代举办“南浔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我们能够从中挖掘近代南浔的优良传统?如何实现这些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在南浔昔日辉煌的基础上再创造当下和未来的辉煌?对于南浔而言,一个千年古镇、一个地区能长盛不衰,靠的是不断的创新,靠的是一次次的进击。
2024年6月29日,南浔古镇景区提前3个月迎来了第1000万名游客,刷新了古镇免费对外开放以来的旅游新纪律。作为江南古镇中文化积淀最深、保存最完好的古镇,南浔从门票经济的限制中跳脱出来,以南浔古镇为龙头,联动沿河练市、双林、菱湖、荻港、善琏五个古镇,打造了颇具特摄的江南运河古镇集群,进一步汇聚文化动力、迭代文旅业态、打造标志性成果,同步辐射区内千金、石淙、旧馆三个特色镇街。
沈勇强 摄
2024年底,沪苏湖高铁即将通车,南浔如何续写与国际大都市上海结下百年“姻缘”。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新成立的上合区,成为沪浔百年渊源的时代产物。在这里,新引入的新江南青创部落、镇海中学南浔校区等一批强基础、提能级的重大功能性项目,与上海搭建起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2023年7月,在南浔全面接轨上海暨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又促成24个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超211亿元,让双方协同更深。与此同时,两地的行政服务体系也在逐渐通融,为企业、人才更轻盈地跨省合作,减轻地域壁垒。通过联动多部门信息互通,南浔成功打造投用了2个在沪科创政务服务“飞地”,可无缝对接企业跨城迁移等数十项业务,截至目前,已推动近200件事项跨省通办。
一言以蔽之,这列筹谋许久方“引”来的高铁,正在激活沪浔两地从地理相连、时空相通,迈向产业人文紧密交流,紧密合作。
沈勇强 摄
国道时代,南浔乡镇企业兴起,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实现南浔工业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留下了“五大专业市场”的时代印记。高速时代,南浔“三电一板”产业崛起,成就“没有钢铁的电梯之乡”的城市美誉。步入高铁时代,我们可以期待,“轨道上的南浔”将会全方位接轨上海、融入上海、服务上海中集聚发展新动能,推动南浔成为联结、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一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