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左转·昭公四年》记载,鲁昭公四年,约公元前538年,楚灵王准备在申地举行诸侯大会,大夫椒(jiao)举,也就是伍子胥的爷爷,对楚灵王进言说:“臣听说,诸侯们不归服别的,只归服于礼法。现在大王您刚刚获得诸侯的信服,所以一定要在礼法上谨慎行事。楚国霸业能否取得成功,就在这次会盟上。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毫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搜,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大王想用哪一种会盟的礼制方式呢?”楚灵王说:“我用齐桓公召陵之师的会盟礼制。”
这里的楚灵王就是楚王好细腰的那位君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孙子,楚庄王之后,楚国开始衰落。椒举,又名伍举,伍子胥的爷爷,也是成语“一鸣惊人”中给楚庄王出谜语的人。椒举作为策士,见识颇深,所以深为几代楚王器重。那么这里椒举列举的钧台之享、景毫之命、孟津之誓、岐阳之搜、酆宫之朝、涂山之会、召陵之师、践土之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钧台之享
召陵之盟(召陵之盟原文及翻译)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朝初期,有扈(hu)氏部落不服夏启废除了禅让制,夏启便以“恭行天之罚”的名义讨伐有扈氏,有扈氏被灭掉后,夏启在都城阳翟(di)召集各部落首领进行会盟,这次盟会就称为“钧台之享”。
“这里的“钧台”是指祭祀的神台,在现如今的河南禹州。
“钧台之享”是夏朝初期一次重要的部落首领会盟,也是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这次会盟使王位从原来的禅让制过渡到了世袭制,从夏启开始,开启了历史上“家天下”的国家统治模式。
景毫之命
夏朝末年,夏桀(jie)荒淫无道,商汤在伊尹、仲虺(hui)的辅助下,顺应民心,势力逐渐壮大。夏桀得知后,便派使臣召商汤入朝,商汤没有多想就来到了夏王都,夏桀着即叫人把商汤投入夏台大狱。
伊尹和仲虺便搜罗了许多珍宝和美女献给夏桀,请求释放商汤,夏桀本是荒淫好色之徒,得到美女后,便放了商汤。
公元前1666年,商汤在景毫,即现在的河南商丘,举行誓师大会,历数夏桀暴虐罪行,昭告天下,正式起兵伐夏,最终灭夏。
灭夏之后,商汤又回到了景毫,这时候商汤已经威震四方,各地诸侯纷纷来贺,大约来了三千诸侯,都表示臣服于汤,于是商汤顺应民心,告祭于天,建立了商朝,成为了商朝天子。
《周易》中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所以,把商汤在景毫的这次诸侯会盟称为“景毫之命”。
孟津之誓
周武王九年,公元前1048年,商纣王宠幸妲己,荒暴残虐,周武王姬发为了检验周军队灭商的把握,在黄河南岸的孟津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阅兵仪式,当然这也是一次重要的诸侯会盟。
据说这次诸侯来了八百人之多,在盟会上,武王发表了历史上著名的“孟津之誓”,奠定了“诸侯所由周命”的形势基础,人心开始归周,壮大了日后灭商的力量。
不过孟津之誓当日,武王和姜太公吕尚认为灭商时机还不成熟,在军队渡过黄河后又返回了。
过了二年,在武王十一年的时候,武王和姜子牙决定发兵伐商,他们通告曾经参加孟津之誓会盟的诸侯,大家会和一起向朝歌进发,在到达朝歌郊外的牧野时遇到商兵,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牧野之战”,商兵溃败,纣王见大势已去,自焚身死,商朝彻底灭亡。
岐阳之搜
据《国语·晋语》记载:“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说的就是周成王在岐阳举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诸侯们参加的狩猎活动,虽是狩猎,但更重要的是诸侯会盟,因此被称为“岐阳之搜”。
周成王,名姬诵,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姜太公吕尚的外孙,他的妈妈邑姜怀他的时候,“立而不跂(qi),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li),胎教之谓也。”邑姜怀孕时,仍然站有站姿,坐有坐姿,一个人独处也不放任自己,生气了也不胡乱骂人,所以这样的胎教生下来的周成王也是形容端庄,才得过人。
又据《竹书记年》中:“周成王六年,大搜于岐阳。”
周成王六年,在岐山之南的岐阳举办了一次盛大的诸侯会盟,诸侯们先是万马奔腾地进行狩猎,之后,进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诸侯们举酒畅饮,畅谈未来。这次会盟,作为纽带更加牢固了诸侯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周天子的威望。
酆宫之朝
“酆宫之朝”是发生在周康王时代的又一次诸侯会盟。
周康王,周成王姬诵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孙子。既周武王的“孟津之誓”、周成王的“岐阳之搜”之后,周康王又来了一次“酆宫之朝”。
“酆宫”是周康王爸爸周成王庙的所在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鄠(hu)邑区,在这个地方进行祭祀和会盟更具有历史意义,更加奠定了周康王在周朝领导中的核心地位。
据杜预所注的《左传》中曾记载:“酆在始平鄠县东,有灵台,康王于是朝诸侯。”说的就是这次诸侯盟会。
涂山之会
历史上的“涂山之会”有两个,一个是禹在建立夏朝时的部落首领的会盟;一个是周穆王时在涂山的诸侯会盟。这里犹指周穆王的“涂山之会”。
涂山,位于现在的安徽省蚌埠市内。
周穆王姬满,周康王的孙子,爸爸周昭王去世后,即位后喜欢周游天下,是历史上有名的天子旅游家。
据西晋时期发现的汲冢竹书《穆天子传》中记载,“天子梦羿射于涂山”,周穆王游历到涂山的时候,梦见后羿在涂山射猎,也许梦中的景象使得穆王有所警示,于是在周穆王三十九年,在涂山举行了一次诸侯会盟,这次会盟史书上记载不多,在《陕西省纪·大事记·西周》中记载,“周穆王三十九年,穆王大会诸侯于涂山。”说的就是这次的“涂山之会”。
召陵之师
齐桓公的“召陵之师”开始于他的一位姬妾蔡姬。
齐桓公二十九年,齐桓公和蔡姬泛舟戏水,蔡姬胆子大,摇舟戏水,齐桓公害怕,阻止蔡姬,蔡姬看到齐桓公胆小的样子,越发来了兴致,摇晃的更厉害了。等到一上岸,齐桓公气得立马把蔡姬送回了娘家蔡国。
蔡国国君蔡穆侯见妹妹被退了回来,也很生气,随即把蔡姬嫁给了他人。
齐桓公知道后感觉窝气,于是兴兵伐蔡。蔡国是楚的盟国,楚也生气了,开始攻打郑国。因每次齐桓公会盟,郑国都参加,郑和齐建立了良好的外交秩序,于是齐桓公约集各国国君伐楚救郑。
第二年春天,齐桓公率领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大举进攻楚国,这次大约有一千数百乘兵车的兵力,算是当时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到达了召陵,即现在的河南省漯河境内,和楚国对峙,相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互相结盟,然后各自退兵,史称“召陵之盟”,齐桓公当时率领的八国联军被历史上称为“召陵之师”。
践土之盟
骊姬之乱后,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了十九年,逃亡到宋国时,宋襄公认为重耳贤明,以国礼待之,重耳很感激。
晋文公四年,楚国攻打宋国,求救于晋,由于楚在重耳逃亡时也对他不错,所以晋文公就没有直接攻打楚国,而是攻打楚国的盟国曹国和卫国,以此牵制楚的力量,使宋国解脱。
楚国真的从宋撤了兵。楚将子玉不服气,非要攻打晋国,于是在城濮(pu)和晋交战,晋文公碍于当初楚成王对自己的厚待恩情,虽然“退避三舍”,但最后还是一举歼灭了楚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之后,晋文公到达衡雍,在践土为周襄王建了一座行宫。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说的就是这事。
接着,晋文公重耳以周天子之名,召集天下诸侯,在践土举行了会盟,一跃而成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霸主,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践土之盟”。
总结:
综上所述,就是春秋时期的“六王二公”所举行的八大诸侯会盟礼制,这八大会盟分别是夏启王的钧台之享、商汤王的景毫之命、周武王的孟津之誓、周成王的岐阳之搜、周康王的酆宫之朝、周穆王的涂山之会、齐桓公的召陵之师、晋文公的践土之盟,在椒举对楚灵王列举了这些会盟的礼制之后,楚灵王最后选择了齐桓公“召陵之师”的会盟礼制,可见齐桓公“召陵之盟”的恢弘排场,是后世帝王所崇拜的会盟盛景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