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原文

原文

原文原文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

原文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注释

(1)王荆公介甫:王安石,字介甫,封荆国公。

(2)退处金陵:退居金陵。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3)幅巾:头上用一块绢遮裹。

(4)杖屦:拄着手杖行走。

(5)盛谈:高谈阔论。

(6)词辩纷然:议论纷纷的样子。

(7)下:旁。

(8)莫之顾:即“莫顾之”,没有人注意他。

(9)徐:慢,此指随意。

(10)唯唯:含糊的答应声。

(11)俯:低着头。

(12)其:代盛谈文史者

翻译

(1)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

有一个客人慢慢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地应答。人家再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的低着头离开。1

(2)王荆公(安石)退休后住在金陵(即今南京)。一日,他独自去游山,身披头巾,着草鞋,在一座寺庙前休息。这时来了几个客人,围坐在寺前高谈文史,词辩纷然,目空一切。

王荆公坐在他们下首,没有人看他一眼。忽然,其中一个客人轻蔑地问王公:“你也读过书吗?”王公唯唯不作答。

那人又追问王公的姓名,王荆公无奈,便拱手答道:“在下姓王,名安石。”那些客人一听,才知道他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惶恐不已,羞惭而去。

启示

世间能人极多,在公共场所狂傲无礼是不智的,需要谦虚的态度,不能太张扬。

王安石虽有学富五车的文史知识,但他仍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张扬的态度,又不失大家风范的品质,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上一篇: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下一篇: 关于做好2022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