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是央视现象级的一档节目,2001年开播,2004年突然爆红,随后几年人气越发高涨,吸引了大批学者登台。
这些大师成名后,都走上了“出书、演讲、上节目”的套路,一个个变得炙手可热、粉丝成群,比某些明星的知名度还高。
百家讲坛项羽全集视频(百家讲坛项羽本纪)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的发展也迥然有别,有人彻底跌落神坛,有人至今未婚,还有人已经去世。
今天就来讲讲比较突出的几位。
阎崇年应该是《百家讲坛》最大的功臣,被称为新格局的开创者。
《百家讲坛》于2001年开播,最初邀请了不少知名学者,可因为太学术,并未引起注意。直到2004年节目改组,邀请了阎崇年开讲《清十二帝疑案》,清晰易懂的语言,加上论据清晰的表述,顿时吸引了大批观众,《百家讲坛》由此起死回生。
阎崇年是山东蓬莱人,中学时随父定居北京,从小酷爱历史。从北师大历史系毕业后,他最初是研究先秦史,后来因为北京的清代资料比较多,故而转学清史。
20多年前,他写过一本《袁崇焕传》,虽然只卖出了两百本,可是在业内知名度极高。后来《百家讲坛》策划清史这章,顿时想到了阎崇年。
他也没让人失望,第一集就创下了超高收视,之后还主讲了《明亡清兴六十年》等,同样颇受好评。
成名之后,有人嘲讽他是“学术明星”,阎崇年倒是很豁达:“我藏在书斋五十年,出来晒两年太阳,不行吗?”,同时还表示“老百姓追捧学术明星,至少比追麻将强。”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只可惜因为他对满清政府过度美化有失偏颇,遭到了不少非议,08年在无锡开签售会时,还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引起了不少讨论。
如今阎崇年已经88岁了,身体硬朗,好奇心旺盛,前几年还转型开始研究森林文化。希望老爷子安好。
易中天应该是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他被称为“学术网红”,成名至今一直毁誉参半。
易中天出生于长沙,从小在武汉长大,毕业于武大中文系。
2004年,他在凤凰卫视参加节目,一堆专家引经据典讲武汉人的素质,说得云山雾罩。轮到他时,他说武汉人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热干面,通过这个吃面的劲儿,讲了武汉人的务实和坚韧,通俗易懂接地气,由此被《百家讲坛》看中。
次年,他开讲了“汉代风云人物”,顿时一鸣惊人。随后又推出了红遍全网的《品三国》,一度风靡大江南北。
然而因为语言太通俗,却遭到了不少批评,比如将诸葛亮说成“帅哥”,有人觉得很不正经。易中天也不客气,直接回怼了过去,回复如下,特别有意思。
《百家讲坛》让易中天一夜成名,也彻底改变了他的经济情况,07年光靠买书就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据说一年的收入超过2000万。
这让他尝到了甜头,之后又推出了《易中天中华史》,从远古到近现代,计划要写36卷。
有人觉得他沽名钓誉,名利双收罪该万死,易中天倒是很坦荡,“学者就该甘于清贫吗?这是没有道理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学者靠卖书赚钱,似乎也并不可耻。况且他再忙,也从没耽误过学校的一节课,用的都是课余时间。
如今,易中天早已退休,正躲在江南某小镇潜心写作,要完成后续的《易中天中华史》。虽然他刻意低调,但至今人气依然很高。
于丹被称为”女版易中天“,曾经一度红得发紫,可惜聪明过头,一步步把自己给作没了。
于丹是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之后留校任教,因为特别会讲故事,还被央视看中,当过不少节目的撰稿人。
2001年央视开播《百家讲坛》,于丹也是策划人之一,相当于幕后元老。到了2006年国庆节,节目组策划了一个七天讲《论语》的活动,换了几个嘉宾都不满意,索性让于丹亲自下场。
她也没让大家失望,在节目里侃侃而谈,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让人如沐春风、如痴如醉。
短短七天,于丹瞬间爆红,从大学教授一跃成为”明星学者“,引发了大批追捧。
同年11月,于丹赶紧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一天就卖出了15万本。
2007年春节期间,于丹又讲了十天《庄子》,爆红后赶紧出书,一度赚得盆满钵满,当年还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二名,仅次于郭敬明。
于丹走红之后,开始到处演讲捞金,两个小时6万块,成了国内身价最高的演讲人,而且还供不应求,行程能排到几个月之外。
她顿时飘了,先是耍大牌,被爆出《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然后在北大参加昆曲,又被北大学子轰下台,颜面扫地。
加上她的书都是”心灵鸡汤“,并没有太多干货,最终遭到了不少人的抵制,之后于丹就渐渐消失了。
纪连海是最另类的一个,相貌最古怪,也是首个以高中老师身份登台的学者。
当时,节目组找阎崇年推荐人才,恰好他的儿子阎天(北京文科状元)是纪连海的学生,对老师非常推崇,阎崇年于是推荐了纪连海,他就这样稀里糊涂登上了《百家讲坛》。
因为语言幽默、视角独到,纪连海很快收获了大批粉丝,尤其是讲解和珅这段,获得了0.69%的超高收视,是《百家讲坛》开播五年来的最高收视。
成名之后,纪连海没有迷失自己,虽然参加了不少节目,但都致力于文化传播。
2021年,纪连海还开通了短视频,通过2分钟来回答一个历史问题。
屏幕上的他满头白发,让粉丝们非常担心,纪连海却表示身体很好,唯一苦恼的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讲清楚一个问题。
蒙曼曾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当年的《武则天》系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蒙曼是北大历史系的博士,毕业回到中央民族大学任教,因为博学多才、出口成章,把历史讲得比评书还好听,在圈内名气很大。
2007年,《百家讲坛》的编导魏学慕名来听蒙曼的课,当时讲的正是《武则天》,仅仅听了20分钟,魏学就认定了蒙曼。
几个月后,32岁的蒙曼正式登陆《百家讲坛》,一战成名,相继推出了《武则天》、《太平公主》和《长恨歌》等,迅速收获了大量观众。
然而蒙曼的名气越大,她的父母就越操心。
因为蒙曼一直沉醉于学术研究,始终没有婚配,甚至连男朋友都没有。
2018年,父母终于忍不住了,公开为女儿征婚:“不求对方多高多帅多有钱,只要真心待蒙曼就行”。
消息一播出就引起了轰动,当时有不少男性跃跃欲试,可是一看蒙曼的节目,顿时没有了勇气。
如今,47岁的蒙曼依然孤身一人,没有结婚。希望她做学术的同时,也能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众所周知,马未都是有名的古董收藏家,其实他第一个身份是报社编辑。
1981年,马未都在《青年文学》当编辑,某天突然有个叫王朔的人塞给他一本稿子,他翻开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开始。领导都觉得太刻骨,不敢公开,可马未都却认为是天才之作,力争把它发表了。
结果这本《橡皮人》让王朔一炮而红,之后他又先后挖掘了莫言、余华和刘震云等威震文坛的作家。
可能是挖人挖得不过瘾,80年代末,马未都突然迷上了古董收藏,于是一头扎进古董市场,96年还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在业内威名赫赫。
2008年,《百家讲坛》推出古董系列,马未都无疑成了最合适的人选。在他的讲述下,还一度引发了收藏热。
马未都的历史知识渊博,对人对物都有独特的见解,加上语言平实睿智,很快成了各大节目的香饽饽。
随后参加了《铿锵三人行》和《圆桌派》,又自制了脱口秀节目《嘟嘟》,今年还推出了《观复嘟嘟2022》,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王立群应该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他32岁参加考试,以高中学历直接考取了研究生,之后留校任教,当了几十年大学老师。
2005年底,《百家讲坛》到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王立群凭借对项羽的独到见解脱颖而出,那年他已经60岁。
然而好饭不怕晚,随着《王立群读史记》的热播,王立群顿时红遍圈里圈外,2007年甚至被称为“史记年”。
成名之后,王立群跨界参与过不少节目,例如在《青歌赛》和《中国诗词大会》中当文化嘉宾,还担任了电视剧《楚汉传奇》的历史顾问,都颇受好评。
王立群为人低调,而且淡泊名利,虽然有很多捞钱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至今依然和老伴住在开封的单元房里,平常都是自己买菜做饭,从不麻烦别人。
此外,77岁的他身体也不太好,心脏里已经放了6个支架,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学术做得更好,真是让人敬佩。
曾仕强是有名的国学大师和管理专家,曾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2007年,曾仕强参加了《我读经典》系列,当时讲的是《易经与人生》,播出后反响非常强烈。
执行主编王咏琴就想把《易经》搬上讲台,无奈领导怕有人误解这是算命,一直不同意,后来王咏琴三次打报告请求,才最终获得批准。
结果不言而喻,曾仕强的《易经》系列果然引起了轰动。
他通过一种哲学视角将《易经》解析得淋漓尽致,并由此引出不少人生至理名言,让人受益匪浅。
只可惜曾仕强年事已高,后来积劳成疾,最终于2018年因病去世,享年83岁。
除了这些之外,《百家讲坛》还捧红了不少学者,例如钱文忠、刘心武和鲍鹏山等,知名度都很高。
通过这个节目,他们大多改变了命运,除了少数几人咎由自取,基本都赚取了不少名声和稿费。
其实学术明星也好,娱乐明星也罢,关键还是要人品过关,否则吃相太难看,迟早跌落神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