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喜阅读出好孩子》
冀家村中心学校 曹新霞
对喜喜而言,我是陌生的,只是她千千万万读者中的一员;而对我来说,喜喜却是熟悉的,屡屡在网上看到她的笑容,读着她用心写出的文字,仿佛她就在眼前。初次结识童喜喜老师是在2016年在海门参观考察的时候,一袭白衣,干练有素的话语在我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后更有幸在我们邢台县教育局组织的“喜阅说写课程”一睹童喜喜老师的风采,并能面对面地向她提出自己内心的困惑,她提倡的“说写课程”在我的教学中受益匪浅。更为幸运的是今年我们学校的校长荐书是童喜喜的《喜阅读出好孩子》,书中话语恳切,句句都切实贴近孩子的生活;字字如针见血,道出当下诸多阅读的困惑。
一、书的大致梗概
本书是著名80后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关于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的最新力作。书稿中,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和丰富的阅读体验,分别站在老师和家长的角度,谈到了在孩子阅读的引导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站在孩子的角度谈阅读,说出了他们的困惑,并以作家的视角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童喜喜老师是一个具有罕见的责任感、使命感的儿童文学作家,同时也是一个狂热于阅读研究、痴迷于阅读推广的行动者。在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方面,童老师在书中都有着自己独到而有效的办法。
二、引起共鸣之处
1、好书坏书大问题
想阅读,首要任务是选书,选书也有大学问。什么书是好书?这恐怕是困扰多数家长的一大难题,有人说:孩子喜欢的书是好书;也有人说:内容深刻的书是好书;还有人说:纯净唯美的书才是好书……评判的标准如此紊乱,这无疑是横在学生阅读路上的拦路虎,这也是老师面临的一大困惑,《喜阅读出好孩子》童喜喜老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一流作品,是用新瓶装新酒,也就是也就是用流行的形式写下对全世界的全新思考与发现,是作者的终极追求;二流作品,是新瓶装旧酒,也就是用流行的形式重述经典精神,这种追求比较容易实现。
书并没有本质上的好坏之分,区别好坏的标准在于读者的阅读积累和经验:①首先,好书里也会有不好的内容。我们都一致认为《论语》作为阅读书目应该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其中“父母在,不远游”已经跟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但值得肯定的是,《论语》中绝大部分内容是美好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②其次,好书里也会有不好(陈旧)的形式。经常会听到家长的抱怨:四大名著都买来好长时间了,也没见过孩子读过,买它干什么,纯属于浪费钱!大家应该明白之所以称作名著,就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高峰,表达方式上有着古文和白话文的区别,我们成人读他们尚且像爬山一样费力,况且是阅历尚浅的孩子,这只是诸多好书中形式陈旧的个案之一。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学会引导,不要一概而论,孩子只有在不断的阅读中积累经验,才能善于鉴别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不适合的。即便偶尔读了一些家长认为不好的书也不要大惊失色,试想:孩子偶尔吃了一顿变质的食物,并不会有性命之忧,更重要的是应该长期给孩子提供富有营养的好食物!
2、书是粮食不是药
我们都知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在阅读如火如荼的今时今日,阅读如吃饭,一日不读精神恍惚。因此,阅读需要的是细水长流,需要的是水滴石穿的坚持,成为习惯,方能受益终身。我们要把阅读常态化,常吃常新,如果我们长期坚持,精神岂有萎靡之时!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作为家长,我们不会因为孩子吃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就想看到他是否长高了或长胖了。因此,我们不能把阅读激进化,短时间里,少量或大量的阅读也不会让我们看到孩子的变化。可我,面对孩子们的阅读,总是急切地想让他们从中学到点什么,总是迫不及待的想让他们感受到故事中的美好、力量。读着喜喜的话,豁然明白,自始至终我都把书当成了药,想通过对症下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书是粮食不是药——阅读不能激进化。
书是粮食不是药——阅读需要全面化。挑食的孩子容易营养不良,阅读片面的孩子,精神世界易偏激。我们都知道人吃五谷杂粮身体壮,更要知晓心润文史哲理神清爽!
书是粮食不是药——阅读还要及时消化。我们知识的储备库——大脑,在时时输入储备的同时,更需要定时的输出消化。
三、只有行动才有收获
1、环境熏陶诱人读
喜喜老师说:“我重视教室藏书,远远胜过学校藏书。学校藏书的作用很难被真正发挥,所谓学校图书馆,不过是图书仓库而已。教室则不同,教室和家庭一样,是孩子的生活场所。家庭藏书,让家庭成为孩子的精神家园;教室藏书,让教室成为孩子的精神田园。教室里能够有丰富藏书,就能让孩子耳濡目染书的气息,生活在阅读的气息里。”
的确,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引领的的,要通过具体行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①组织图书角。现在我们班班都有图书角,除了学校定期更换的图书外;还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②学校建立图书广角。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更换广角的图书,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都会阅读到不同类型的图书,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扩大。③学校阅览室定期开放。我们很好的利用午读时间,每天的午读都安排不同的班级到阅览室阅读,孩子们被书的海洋包围,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之中。
2、巧搭桥梁-----让孩子的阅读更深入。
我们学校班班都设有文化展览长廊、学校总体设有展览橱窗,学生们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文章,或进行写绘,师生共同评比,评选出优秀作品展出在展台进行展览。
定期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每个班级可以根据自己班的阅读计划,学校根据每月一事的安排开展“优秀读物推荐会”、“师生同读一本书”、“童话故事创作与表演活动”、“读书小报评比与展览”、“读书演讲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获得更多的收获。特别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开始乐于读书,勤于读书,把读书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真正达到“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3、注重阅读的积累。
单单的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视野,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够的。我们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也适时地教给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使他们的阅读能更为有效。①有选择地进行摘记。我们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了一本阅读摘记册,将平时看到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记录到自己的摘抄本上,以加强语言的积累,丰富写作的素材。②撰写好书推荐单。在阅读了一本好书以后,让学生通过好书推荐单的形式将这本好书推荐给自己的同学。在撰写好书推荐单的同时,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对阅读的材料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在动笔的过程中,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增强了归纳、概括的能力。③写好几篇读后感。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及欣赏、分析、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达到有效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消化,而沟通这一桥梁的最好途径就是“说”。叶圣陶一代大教育家,对自己孩子从不教作文,只是让他们把每天的所读所感说给他听;薛瑞萍老师也是每天让孩子们读儿歌故事,让孩子们讲给其他同学听,再鼓励他们写出来自己的所感。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孩子们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复述、转述、谈见闻感受等一系列的说的练习后才进行了书面创作。
“以阅读赢得考试,以素质确保考试,走一条完整幸福的美好阅读之路”,非常认同童喜喜的这个观点。勿需置疑,我们要做的就是跟随本书的阅读践行一条愉悦、温和、昂扬、美好的阅读之路,让阅读成为最基础、最根本、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教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