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关于春节来源的历史——春节老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自古以来,春节就是华人文化圈一年当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过春节的国家除了中国,还有朝鲜、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春节延续如此之久,份量如此之重,影响如此之深远,与西方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等以宗教大事迹为节庆日的传统形成鲜明对照。

关于过年(“春节”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才定的新名称)节庆的起源,并没有确实可据的史籍记载《尚书》、《礼记》中似有言及,但语焉不详。《尚书大传》有:“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二朝’,亦曰:“三始’。”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两处意思均指春节是一年的开端。

一般认为,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与过年节庆相关。最晚到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是为“过年”的雏形。古代的春节有“元日”、“新年”、“正旦”、“元旦”、“岁首”、“三元”、“元朔”等名称。现今通行的春节起源说都是以民间传说为蓝本,而这些传说并不见于古籍文献,似乎无据可查。

一、“过年”和'除夕'文字来源考证

“年”字的起源极早,在出土的甲骨文的《卜辞》中 ,已有一些 “卜年 ”的词句。甲骨文年字从禾从人,年字的本义指五谷成熟,《尚书·多士》:“尔厥有斡,有年于兹洛。'孔颖达传:“有丰年于此洛邑。”《毅梁传·桓公三年》:“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

一切谷物都获得成熟需要一个时间周期,中国古代历法很早就把这样一个时间周期定为三百六十天。“年”从谷类成熟之义引申为代表特定时间周期的单位并成为它的主要字义,约在周朝。《诗经·翻风》“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尔雅·释天》详细解释了“年”意义变迁的过程:“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郭璞注:“岁,取发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邢贵疏:“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

“过年”一词意为度过“年”,出现应在“年”字用于时间单位之后,意义古今变迁不大。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年”字从谷物收获而来,古人最初庆祝新年也是出于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祈愿,而后渐成习俗。春节的庆祝活动由来已久,商、周之时的节庆都是以祭祀祖先、欢庆丰收为主,作为大节庆的春节应在此例。

除夕”的变迁过程较“年”更为复杂。“夕”字甲骨文原与“月”字极相似,其义也正来自“月”。《说文》:“夕,莫(暮)也。从月半见。”“夕字有多个含义,本义为傍晚、夜晚,《周礼·天官》“夕击析而比之。”郑玄注:“夕,莫也。”《诗经·唐风》:“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后引申出傍晚朝见君王;傍晚活动;及代指日落的西方等含义,均由本义引申而来。其中一义“别称每年的最后一季,每季的最后一月,每月的最后一旬”,如《管子·立政》:“季冬之夕,即季冬之暮。”此处“夕”的意义便与“除夕’一词相同,乃指一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舒月也是十二月的别称,十二月称为舒月是取其冬去春来,气候渐渐舒缓之意,《尔雅·释天》:“十二月为涂。”涂、舒字通用。“除”字本义是官殿前的台阶,除夕之除是“涂”字的假借,与其本义无关,即如今“除夕”一词本为“舒夕”意为十二月的最后一个夜晚,与今义吻合。

“除夕”本义极简单,指一年的最后一天,是较为固定的历法出现之后随之产生的一个指称。“除”字原本并无“去掉、清除”之意,最早见有此义的是六朝时的《广雅·释话》:“除,去也”;东晋时的伪古文尚书《泰誓》:“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依此推断,把“除夕”解释成除掉怪兽“夕”的故事,应在“除”字有了“去掉”的意思之后,亦即在汉魏三国以后。同理,关于怪兽“夕”的传说也应是在此之后才有,否则便没有“除掉”“夕”兽的意义。由此看来很可能是因为民间不了解文字的假借流变,误以后来“除”的“去掉、清除”之义来解释早已有之的“除夕”,并结合年兽传说,将其演绎成春节起源的一个故事版本。

二、春节与落下闳创立《太初历》

春节起源于历法与王法的结合,形成于政治与科学的统一。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农历纪年,每年第一个月叫元月(或正月)。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不同朝代,不同历法,元月日期不相同。夏朝行夏历,以孟春元月为正月,商朝行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商王钦定以十二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朔”。周朝仍按《夏历》钦定元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颛顼历》,以十月为正月。汉初的历法基本上是沿用秦以来的颛顼历。可见那时,元月是岁首,春节是迎春,迎新年与迎春天,两者时间不一定相同。

真正把“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统一起来并沿用至今的人,是西汉时期的阆中人落下闳。

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复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太初历的主要创立者。汉武帝时任待诏太史,浑天说创始人之一。曾制造观测星象的浑天仪,创制“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在天文学上有较大的影响。其在家乡阆中蟠龙山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民间观星台,改制了观测仪器浑仪,近代天文学史家朱文鑫说:“自汉落下闳作浑天仪,始立仪象之权舆”,后来的天文历法家如贾违、张衡、祖冲之等人,则是在落下闳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发展的。落下闳完善了古代天文学说浑天说,奠定了中国古代先进的宇宙结构理论基础。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承前启后,对于推动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史天地_文史天地期刊_天文史

落下闳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西岸,山围四面,水绕三方,2300多年来,一直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有“阆苑仙镜,风水宝地”之美誉。

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在《三百里嘉陵江山图》中,曾经称阆中为“嘉陵第一江山”。这里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非常符合龙、砂、穴、水的意象,是中国第一风水古城。

在历史上,“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的阆中古城,曾经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也是巴国境内紧邻苴国的一个地方,巴国的最后一个国都就定于阆中。

2010年2月4日,经过国内众多专家的评审,认为阆中在传承春节和保护春节文化资源在全国都有标本意义。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受相关部门的委派,授予阆中市“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称号。四川省阆中市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发源地,在民间传说中,汉朝阆中人落下闳被尊称为“春节老人”和“春节先圣”。

西汉初年,沿用秦朝的《颛顼历》,但《颛顼历》有一定的误差。汉初使用从十月朔日开始的历日制度,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05年),历法由于多年未修以至于非常混乱,与天象严重不合而影响农业生产。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显然渐觉这种政治年度和人们习惯通的春夏秋冬不合。同时汉初以后,人们对于天象观测和天文知识,确实有些进步,这为修改历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即改制后的太初元年)五月,汉武帝命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人议造汉历,并征募民间天文学家20余人参加,其中包括治历邓平、长乐司马可、酒泉郡侯宜君、方士唐都和巴郡落下闳等人。他们或作仪器进行实测,或进行推考计算,对所提出的18种改历方案,进行了一番辩论、比较和实测检验,最后选定了邓平、落下闳提出的八十一分律历。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并规定以十二月底为太初元年终,以后每年都从孟春正月开始,到冬季十二月年终。并颁布实施这套《汉历》,后人以此颁布年号称呼此历为《太初历》,它是中国最早根据一定规制而颁行的历法。

《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这是中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太初历》还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年来史官的记录,得出一百三十五个月的日食周期。

天文史_文史天地_文史天地期刊

太初历

落下闳在实测的基础上,考订历代重大的天文数据,改革了不合理的岁首制度,改定为从孟春正月为岁首,即《太初历》一年的开始,依照春、夏、秋、冬顺序,至冬季阴历十二月底为岁终,使农事与四季的顺序相吻合,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其次改革了置闰方法,使节令、物候与月份安排得更为准确。《太初历》采用的岁首和科学的置闰法,中国的阴历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确立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日制度是落下闳又一伟大功绩。落下闳确立正月为岁首后,人们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新年”,民间习称“过年”,民间也就有了“春节”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今天,我们也就尊称落下闳为“春节老人”。

文史天地_文史天地期刊_天文史

落下闳

落下闳第一次将24节气纳入历法,此一作法,奠定了春节的基础,同时也是遗惠千秋万代的创举。24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学的一大独特的创造,完整的记载于《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140年左右),几千年来对中国的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落下闳的贡献是告诉人们将24节气中太阳移到黄道上24个具有季节意义的位置的日期,首次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节气(即立春、惊蛰、24节气中是奇数项的气)可以在上月的下半月或本月的上半月出现;而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等,24节气中是偶数项的气)一定要在本月出现,如果遇到没有中气的月份,可以定为上月的闰月。

落下闳制定农历十一月为子月,以寅月即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农历月为闰月,以135个月为交食周期。这些特点都是开创性的。有些已成为传统,至今仍在发挥功能,例如,中国人的春节、过大年。落下闳的贡献在农业中、生活中发挥直接的指导作用。

从改历的过程可以看到,当时朝野两方对天文学有较深研究者,可谓人才济济。特别是来自民间的天文学家数量之多,说明在社会上对天文学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有着雄厚的基础。中国古代制历必先测天,历法的优劣需由天文观测来判定的原则,这时就已得到了确认和充分的体现,这对后代历法的制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它的制定是划时代的。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宣布将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1912年1月1日)作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之后黄帝纪元停止使用。一些国学机构仍然使用黄帝纪元,并将其称为“中元” 。

1911 年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改用公历、国历、农历三者并用纪年法,将“元旦”名称让给公历每年一月初,将中国农历一月初一定为“春节”,1912 年称中华民国元年。

上述过程表明,春节是历法与王法的结合,是科学与政治统一的产物。换句话说,春节是将历法中的一个节气日提升为国家级的全民节日,受国法认定保护,具有政治、社会、法律等多种意义。所以,“春节”并不是简单纯粹的“民间节日”。

三、落下闳的其他科学成就

落下闳还提出浑天学说,落下闳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年。他测定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经差),一直用到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由一行重新测过。

浑天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宇宙理论,《晋书·天文志》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落下闳制造了浑天仪。象的构造是一个大圆球上刻画或镶嵌星宿、赤道、黄道、恒隐圈、恒显圈等,类似天球仪。浑仪是一观测仪器,内有窥管,亦称望管,用以测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体的赤道坐标,也能测定天体的黄道经度和地平坐标。浑仪由早期四游仪和赤道环组成。

天文史_文史天地期刊_文史天地

浑天仪

落下闳还发明了通其率算法。在数学方面,他发明“连分数(辗转相除)求渐进分数”的方法,定名“通其率”,现代学者称之为“落下闳算法”。“落下闳算法”比采用类似方法的印度数学家爱雅哈塔早600年,比提出连分数理论的意大利数学家朋柏里早1600年,它影响中国天文数学2000年。

我们称“通其率”算法为“落下闳算法”。“落下闳算法”通过辗转相除求出一系列渐近分数,用以解决多种数学问题。中国古代历法计算中的“强弱术”“调日法”“求一术”等等,都源于“落下闳算法”。从现代数学和观点看,“落下闳算法”可以实现用“有理数逼近实数”,以及“最佳逼近”等,是具有普通意义的数学方法。

《太初历》颁行之后,汉武帝封落下闳为侍中(顾问),他辞而不受,回到阆中继续研究天文;并将他的渊博知识传给后代。在他的巨大影响下,汉唐时期的阆中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研究中心,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西汉末,阆中出现了著名天文学家任文孙、任文公父子。三国时期的周舒、周群、周巨,祖孙三代天文学家。现今周氏祖孙住宅所在街道被命名为“管星街”。唐代天文学家、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定居阆中研究天文、数学,后终老于阆中。早在唐代就有天宫院、淳风寺的纪念性建筑,并有袁天罡墓、李淳风墓,现已成为阆中风水文化旅游的朝圣和体验地。

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落下闳在天文学、数学、农学上的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也已经被学术界公认,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天文史上最灿烂的星座。”

2004年9月16日,经国家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已将其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从此,落下闳真正成为一颗璀璨星座永恒的闪耀在星空中。

四、春节与易经

春节的哲学基础是《周易》,《易传·系辞上传》的第11章,原文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两仪生四象,四象包括春夏秋冬,春节的正月初一,为首月之元,首季春天之元,一年之元(第一天),统称“三元”。

乾卦四德,谓之元、亨、利、贞,可见春节以“三元”充分体现《周易》乾元的思想特征:即体现乾坤阴阳变化规律的起源或开始,是事物正常顺利发展直至成功的关键。俗话则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要说八卦的话,首先们要先说一下太极和两仪的概念。太极生两仪,这里的两仪其实就是阴阳两仪,一个太极就是一条长横。阴也称阴爻,由两个短横组成。阳也称阳爻,由一个长横组成,在阴爻上面再加个阴爻,叫太阴也叫老阴。在阴爻上面加个阳爻,叫少阳。在阳爻之上加个阴爻,叫做少阴。在阳爻上面再加个阳爻,就是太阳也称老阳,这就是两仪生出的四象。

再说四象,四象当中有太阳和太阴,也有少阳和少阴,那么根据季节来讲,太阳就是一年当中阳气最足,日照最长的一天,就是夏至,而太阴是一年中日照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就是一年的冬至。从夏至到冬至期间,是阴长阳消,就是晚上越来越长,白天越来越短,冬至到夏至,则正好相反,而个过程当中,有两天的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的,是阴阳参半的,这就是春分和秋分。对应的就是少阳和少阴。

总结起来是,春分是少阳,夏至是太阳,秋分是少阴,冬至是太阴,这样通过立竿观影测量日影的长度,就把一年划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这四季的起点和终点,又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年当中,按时间划分的8个自然时令就此产生。

文史天地_天文史_文史天地期刊

二十四节气期间太阳与地球位置关系示意图

这八个自然时令就是八个节气,分别是,乾对应夏至,坤对应冬至,震对应立春,离对应春分,兑对应立夏,巽对应立秋,坎对应秋分,艮对应立冬。

文史天地_天文史_文史天地期刊

八卦对应的八个节气

什么是“天人合一”?《周易·文言传》中的回答是:“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这里的“与四时合其序”,就是与四季春夏秋冬序列合为一体,与时俱进。

而春节是“天人合一”的开始,继春节之后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月的中秋节、十一月初一前后的冬节,十二月廿九或卅日的除夕。按照二十四节气进行春种秋收,安排工作生活,都是“天人合一”的过程,也是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顺应自然天道的行事法则。

上一篇: 【长江讲坛】云讲座资讯 Vol.42
下一篇: 一部厚重的文史资料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