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心雕龙》中的骈文史论.docx

《文心雕龙》中的骈文史论.docx

《文心雕龙》中的骈文史论.docx(摘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不仅对骈文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偶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阐释.而且还从史的角度切入,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

(摘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不仅对骈文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偶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阐释.而且还从史的角度切入,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对先秦时期骈体的滥觞状况、两汉时期骈体的萌芽状态、魏晋时期骈体形成阶段的情形等等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从本质上说,已经揭示出了骈体文形成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且轨迹甚为明晰,具有骈文史论的性质。[关键词]《文心雕龙》;骈文;史论[作者简介]于景祥,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沈阳110036)。[中图分类号]1207.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15)06—0200—08《文心雕龙》为世人提供了先秦至齐梁这一漫(一)“皋赞”“益谟”,“率然对尔”。《尚书》为长历史过程中各类文体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轨迹,从我国记言文之祖,书中已经有丽辞存在。除了刘勰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诸多文体在这上千年历史过程中发展与演化的大体情况,邻哉,邻哉臣哉”[2]是比较成熟的回文对;《洪范》其中关于骈文形成过程的阐述就是如此。在本书“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3]是的《丽辞》篇中,作者把骈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比较成熟的连珠对;《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正好包括了骈文滥觞、萌芽与形成的完整过程,对风”[4]是比较成熟的长句偶对;《牧誓》“左杖黄我们深入、具体地研究和梳理中国古代骈文产生和钺,右秉白旄”[5]是讲究辞采、有意于藻饰的色彩发展的历史,特别具有启发意义。

对偶。此外,《尚书》中还有一些段落在骈辞丽语一、奇偶适变。不劳经营——先秦时期骈体之方面表现得更为成熟:辞》篇中指出:——《太甲下》轻,功疑惟重。”益陈谟云:“满招损,谦受益。”岂营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丽辞,率然对尔。《易》之《文》、《系》,圣人之妙思也。序《乾》四德,则句句相衔;龙虎类感,则字字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7]合:虽句字或殊,而偶意一也。至于诗人偶章,大夫上举第一段虽句法参差,但以骈俪为主;对偶联辞,奇偶适变,不劳经营。[1]较工,但又不露雕琢之痕,纯任自然。第二段在句从远古的《尚书》,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式上很有特色。以四言对为主,六言对也已出现,品,一一论列,有理有据,其中“奇偶适变,不劳经开四字对偶、六字对偶之端。文字不仅对偶更为工营”两句概括尤其值得注意。如果我们对这些作致,而且还带有声韵节奏,表现出铿锵和谐的音乐品进行实际考察,就会发现,《文心雕龙》中的这些美,虽不及后世地道骈体之完美,但其美感效用则论述非常精审,准确地揭示出了骈偶滥觞时期的真相去不远。总之,从《尚书》的诰、训、命、誓等等语实状态。言和体制来看,它们的确可以说是秦汉以后诏、敕、万方数据SOCIALSCIENCEJOURNAL章、表、书、启等骈体应用文之初型,一句话:《尚文字虽“隔行悬合”,但也同样音韵妙曼,声情动书》是后世骈体应用文最早、也是最直接的源头。

人。实际上,《系辞》不仅这段文字,可以说通篇亦姜书阁在《骈文史论》中说得好:“汉代以后的骈文大致如此。通观《系辞》上下传,对偶句三百二十实早奠基于殷、周故籍;而两千年来封建王朝的官六;用韵句一百一十。方文书之始终沿用四六骈体,《周易》之中,不仅《文言》《系辞》之中多有偶三王、宗五帝这些传统的儒家思想所决定的。”[8]俪之句,《彖》《爻》《象》之中也俯拾即是。如《泰》《周易》,刘勰指出的骈偶例证是:“序乾四德,则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句句相衔;龙虎类感,则字字相俪;乾坤易简,则宛而外顺,内君子而#b/l,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转相承;日月往来,则隔行悬合。”其实,书中的俪《象》日: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助天语远不止于此,我们还是应该看一看原文:地之宜,以左右民。”[13]而《否》卦《彖》辞之意义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者,故日:“乾,元、亨、利、贞。”初九日“潜龙勿用”,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14]也有很多何谓也?子日:“龙德而隐者也。

不易乎世,不成总之,通观《周易》一书,我们发现它不仅是我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9]国历史、哲学、政治学等思想渊源所自,而且也是我——《乾文言》国文学,尤其是骈体文的重要源头,刘勰所言极是。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三)“诗人偶章”。《诗经》既是我国韵文的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先河,又是文章学的前驱,骈文与它也有特殊关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骈文有四大要素,其中对偶与声韵是两个重要方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面,而恰恰是这两项与《诗经》有不能割裂的关系。矣,由辩之不早辩也。[10]探究骈体文之形成与发展,舍《诗经》而不问是根——《坤文言》本不行的。宋人陈骏在《文则》中说得好:“六经之这两段文字从文章体制上看骈迹甚为明晰,既道,既El同归;六经之文,容无异体。故《易》文似偶句,又多韵语,不仅仅限于丽辞偶语。所以清《诗》,《诗》文似《书》。”[15]因此,追索骈文之源,人阮元在《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一文中说:“孑L《周易》《尚书》之外,必究《诗经》。《诗经》较之于子《文言》,实为万世文章之祖。此篇奇偶相生,音《周易》《尚书》,用韵、用偶更为普遍,也更精细。

未将用韵、用偶当成规范,心中也没有骈散的观念,也;专名为文,必沉思翰藻而后可也。”[11]从本文纯粹是自然而然、意到笔随。尽管这样,骈文各种在骈文发展史上的地位看,阮元此说并不太过分。对偶之法《诗经》之中几乎都已存在,用韵之方法此文对后世骈文的影响确实深远。虽不比后世精密,但效果与后世定型之骈体则相去除《文言》之外,《周易》之《系辞》骈偶化的程不远。度更高。如《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第一,《诗经》之中多音、声之对称。《诗经》中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的作品主要是民歌,大都出于天籁,意义之对仗较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普遍,而声音上的对仗则不普遍,唯有在句末押韵达到声音上的对称和谐则比较普遍。就句末用韵润之以风雨。It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三句不用韵;起句人韵,第三句以下才双句用韵;单功。”[12]《系辞》句句相承,极尽宛转之致,属对之句与单句押韵,双句和双句押韵。还有句中用韵、工整,声韵之和谐与后世地道之骈体相去不远。其全诗一韵到底、中途换韵等等。对此,顾炎武在201万方数据《日知录古诗用韵之法》中说得比较确切:“古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用韵之法,大约有三。首句次句连用韵,隔第三句——《小雅北山》[27]而于第四句用韵者,《关雎》之首章是也;凡汉以下诗及唐人律诗之首句用韵者源于此。一起即隔句——《邶风柏舟》[28] 3.叠句对:诗之首句不用韵者源于此。自首至 末句句用韵者,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凡汉以下诗若魏文帝《燕歌——《郑风出其东门》1291 行》之类源于此。自是而变则转韵矣。转韵之始, 不如叔也,洵亦有连用、隔用之别,而错综变化不可以一体 拘。”[16]我们把顾炎武所说的三种用韵之法与实 第三句而于第四句用韵,如《周南关雎》之首章: ——《郑风叔于田》130}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4.双声对: 逑。”[17]隔句用韵如《卷耳》之首 章:“采采卷耳,不 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劳心悄兮。”[19]这三 种用韵方式,不仅对后世诗 ——《豳风东山》[32] 歌,对骈体用韵也有明显的影响。我们看看这方面 5.叠韵对: 1.一、二、四句用韵,第三句不用韵之骈文,如——《周南卷耳》133} 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 菊,华茂春松”120}江淹《别赋》:“ 是以别 ——《邶风新台》134} 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21] 6.正名对:

上一篇: 2020年吉林第一批A段文史类、理工农医类征集志愿(第二轮)考生须知
下一篇: 西安理工大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