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文史探索家
编辑丨文史探索家
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此时的毛泽东已经与儿子毛岸英阔别18年之久,听闻儿子毛岸英要来,毛主席不顾病重,坚决要前往延安机场接儿子。
在飞机落地之后,两人在机场久久相望着。毛岸英眼角的泪水冲破了时间的隔阂,两人的心拥在了一起,那一刻在场的许多人都为之落泪。
回去的路上,毛主席和毛岸英互相讲起了多年的经历,当毛主席听闻毛岸英的惊险经历之后,脸上却流露出了些许悲伤,随后主席黯然说:岸英啊,你们受苦了,爸爸对不起你们,你妈妈临走前都说了什么?
听到主席的话,毛岸英紧紧握住了主席的手,缓缓的将母亲最后的遗言诉说了出来,然而遗言还没有说完,毛主席就已泣不成声,泪流满面……
一、相识
那是1913年,当时的毛主席还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很快他便受到了恩师杨昌济的注意。
当杨昌济来到长沙教学的第一天回家时,他开心的对家人说:我在第一师范学院看到了两个最好的学生,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蔡和森,他们将来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杨昌济
在这之后,毛泽东和其他同学便经常到杨昌济的家里请教。
杨昌济有一个女儿叫做杨开慧,每当毛泽东来到杨家的时候,杨开慧便会搬出一条小板凳做到毛泽东身边听他们研讨各种治学道理。一来二去之下,杨开慧在心底对毛泽东产生了一种仰慕的情愫。
在之后的讨论里,杨开慧也会加入到其中,对于青年为什么要求学,国家如此贫弱,人民如此贫弱,青年应该怎么办等问题,毛泽东的回答都会让杨开慧醍醐灌顶,在这同时,毛泽东的伟大理想和抱负也深深吸引住了杨开慧。
当时的毛泽东常常在早上冷水冲浴,他强调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样的行为也感染了杨开慧,她也常常这样做起来,并且在之后的作文上也写上了自己的看法:要救国,必须要锻炼强健的身体。
1918年,杨昌济前往北京大学担任教授,杨开慧便跟着搬家到了北京,恰逢此时的毛泽东为了组织新民学会的学员勤工俭学也在这之后来到了北京。
杨开慧
由于没有地方居住,毛泽东便住到了恩师的家里,并且经由恩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管理员。
在暂住杨家的这段时间里,杨开慧和毛泽东相爱了,而结婚之前,杨开慧提前说明了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妁之言。这样深厚思想境界的觉悟也让杨开慧于1922年加入共产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第二位女党员。
同年,毛泽东创办了湖南青年图书馆,杨开慧则负责主持图书馆内的一切事务,也是在这一年之内,毛岸英出生了。在这之后的杨开慧便更加繁忙,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还要兼顾工作。
杨开慧跟着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湖南等地四处开展运动,期间一直负责为毛主席整理资料,编写文稿,并且负责联络工作。毛主席夸奖杨开慧的时候都说:我这个秘书,抄写起来比打字机还快。
在杨开慧的协助下,毛主席很快便写完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然而平静终究是短暂的,在经历了一段失败之后,毛泽东决定要前往湘赣地区领导秋收起义为了妻子的安全着想,毛泽东让杨开慧留在了老家板仓照顾家人并且组织当地农民运动。
临分别时的杨开慧内心是复杂的,她明白毛泽东要做的事情很重要,但同时作为一个家庭,她也衷心的期盼毛泽东能够留下来。
杨开慧与毛泽东
此时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分开之后的杨开慧在板仓一边开展地下斗争,一边照顾家庭父母。后来的长沙板仓白色恐怖更加严重,杨开慧已经上级失去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杨开慧还坚持组织并领导了长江,平江等地的武装斗争整整三年时间。
这三年时间内,杨开慧也失去了与毛泽东的联系,凭借着她独有的韧性,杨开慧带着孩子在长沙频繁的进行搬家躲避敌人的追捕。
但在1929年,杨开慧在报纸上看到朱德妻子被杀的消息之后,她震惊之余也对自己的前景产生了担忧,此时的她已经联系不上丈夫,为此她只能给弟弟杨开明写信。信中赫然写着:说到死,我并不惧怕,只是我的母亲和我小孩,我有些可怜他们。
二、危机
1930年,红军攻占了长沙,随后又及时撤离,这件事情让敌人非常愤怒,他们将目光看向了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并扬言悬赏1000大洋缉拿杨开慧,最终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所逮捕,一并上囚车的还有毛岸英三兄弟和保姆陈玉英。
刚被送往监狱,敌人就迫不及待的对杨开慧继续宁审问,威胁杨开慧将长沙的共产党队员供出来,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任凭敌人用尽多少折磨手段,杨开慧始终没有低头,她坚贞不屈的对着敌人说: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
为了推翻杨开慧的心理防线,何键残忍的选择利用年幼的毛岸英,他认为只要激发了杨开慧的母性,那么杨开慧的心理防线便会崩塌。
于是在11月的上旬,被打的鲜血淋漓的杨开慧见到了毛岸英,同时还有四个敌人在周围看着杨开慧。当毛岸英看到母亲变成这个样子之后,跪在了杨开慧面前嚎啕大哭。但杨开慧却握住了毛岸英的双手说:站起来,岸英,不要在敌人面前落泪。
毛岸英这才停住了哭泣,缓慢而坚定的站了起来,执法长凶狠的声音响起,他恶狠狠的询问杨开慧,毛泽东的位置在哪里。
但杨开慧并没有动摇,并且通过报纸上所看到的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信息痛斥着敌人。为此敌人恼羞成怒,要杨开慧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夫妻关系,但杨开慧一口回绝道:要我与润之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敌人听到杨开慧的回答后,更是生气,用竹签扎进了杨开慧的指甲里,并且用藤条不停的抽打着杨开慧的伤口,直至杨开慧晕倒。
杨开慧
最终敌人停止了酷刑,将她和孩子扔回了牢狱里。但刺死的杨开慧心里也明白,那一天就要到了,只是她却舍不得自己的三个孩子。
1930年11月14日早上,长沙监狱的大门被特务和刽子手打开了,与此同时杨开慧也走了出来,此时的杨开慧身上布满了暗红的血迹和伤痕,那是敌人残暴行径的证据。
在监狱的深处,毛岸英似乎也明白了将要发生什么,跑出去紧紧地抱着杨开慧的腿不要她离开。但这始终是徒劳无功,杨开慧回头露出了最后一个微笑,对着毛岸英说出了她的遗言,随后义无反顾的走了出去。
最终,在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杨开慧英勇就义,临刑前,杨开慧高呼着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而当时的毛泽东正在江西进行革命事业,并不知道杨开慧已经牺牲的事情,一个月后,在敌人的报纸上,毛泽东这才知道了杨开慧已经英勇就义的事情。悲痛之下的毛泽东连续念了好几遍: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中央立刻对剩下的毛岸英三兄弟展开了秘密营救,将他们转移到了上海居住。毛泽东得知之后才暂时抚平了心中的伤痛,他又继续带领着队伍与敌人展开斗争。
而被救出的毛岸英则在党的安排下到了苏联进行学习,并且加入了共青团。
1938年的时候,有人从苏联带来了毛岸英的照片,看到孩子照片的毛泽东非常开心,写下了一封信让前往苏联的工作人员顺便带过去。
信上写着:亲爱的岸英、岸青: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现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你们来信啊!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
三、重逢
随着时间的流逝,毛岸英也渐渐长大了,他以优异的战绩在苏联获得了中尉军衔,此时的反法西斯战争已结束,毛岸英立刻选择回到祖国进行建设,也正是这一次,毛主席听闻毛岸英要从苏联回来之后,特地来到延安机场进行迎接。
常年未见的两人没有被时间的流逝而隔离生疏,当毛岸英看到父亲的第一眼,眼角便留下了激动的泪水,那是难以言喻的情愫,一方面是多年后相见的重逢喜悦,一方面是终于能够见到父亲的依恋。
毛主席和毛岸英
回去的路上,毛岸英和毛泽东促膝长谈了很长时间,气氛一度很热烈,但当毛泽东听到毛岸英所经历的困难之后,毛泽东还是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了黯然,他明白身为一个父亲,他做的不好,但没有办法,党和人民需要他。
毛泽东禁不住深埋在脑海里的回忆,询问毛岸英,杨开慧临牺牲前的遗言。毛岸英听到这话,双手紧紧握住了父亲的手,缓缓的诉说着杨开慧的遗言:“妈妈去世之前让我告诉你,她永远爱你,永远支持党,愿爸爸的革命能够早日成功。”
话音刚落,毛泽东的手已经禁不止颤抖,他泪流满面的看着毛岸英,然而浮现在毛泽东眼前的却是杨开慧的脸,泪水朦胧之下望去,眼前的还是当年那个机灵聪慧,灵气十足的杨开慧,还是当年那个不要嫁妆不要花轿的杨开慧,还是当年那个不做俗人之举的杨开慧……
四、尾声
在那次交谈之后,毛泽东对于杨开慧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刻,1957年,毛泽东写下了一首诗《蝶恋花.答李淑一》,开头第一句便是: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其句深深寄托了毛主席对杨开慧的思念之情和革命精神。当时的毛泽东友人章士钊还特地向他请教了为何使用“骄”字,一般称呼女子都为“娇”。而毛泽东则望着天空说道: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而在多年之后,1982年,杨开慧曾居住的屋子要进行翻修,工作人员在墙缝里面发现了杨开慧在板仓与毛泽东分离三年期间所写下的信,信中是杨开慧对丈夫毛泽东的牵挂与思念。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念我远行人,何日重相逢?
两句平常的问候却更显出杨开慧对丈夫毛泽东的爱,尽管这封信已经在屋子的墙缝中尘封了半个多世纪,但杨开慧所蕴含的深深的情感却凶猛的燃烧着,释放着。
只可惜的是,这个时候毛主席已经逝世数载……
相信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杨开慧和毛主席已经重逢,那时的他们已经如尝所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