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2000多年未曾中断的文化传承,让广州这座城市保持千年活力。
北京路,是中国少有的一条文史旅相结合的现代化商业步行街。“其周边片区作为广州中心城区的历史地位,已经2000年没有改变过。一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其城市中心从建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同一个地方,这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提及现代化地标,有“小蛮腰”;提及古街道,有北京路、永庆坊这样的网红打卡地;是年轻人集聚的青春之城,也是喝茶、粤剧流行的老城。现代与传统的杂糅,快节奏和慢生活的融合,这样气质鲜明的城市,造就了独特魅力的广州。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广州,不但没有让历史成为包袱,反而让历史成为了广州开放的根源。为什么?
守正与创新
“在中轴线上听百年戏曲”
在国际化都市这层华丽外衣下,属于广州本土人的那份“古早”记忆依然是历代广州人的记忆。
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守护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担当必不可少。广州经验表明,让这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焕发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城市气质才能与城市血脉融合发展,成就独特魅力。
2020年底,广州印发《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为科学布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标志性城市文化空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推进广州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广州建设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再做布局。
随后,《广州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印发,文件指出:对标世界一流旅游名城,力争用3年时间将广州建设成为促进旅游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世界门户”,增进世界了解中国和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中国窗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宜游”与“宜居宜业”融合统一的高品质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表明了广州在打造文化旅游新高地方面的决心与魄力。
“漫步在城市中轴线的街道上,聆听传承数百年的戏曲,在广州并不是一件难事。”这一现象能够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州在追求现代、时尚、高速发展的同时,始终把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从来不是逆向而行,也不应顾此失彼,广州找到了让这两项携手共进的契合点。
修旧与建新
“微改造”让传统味成网红地
而另一个吸引众人前去打卡的永庆坊,则承载着一代老广州人的记忆。这个充满岭南气息、曾经却也危房林立的地方如今成为不少外地游客去广州的必到打卡地。
2020年,广州市建成永庆坊非遗街区,让非遗成为可看可购可体验的特色旅游商品,成为全市新的网红打卡地。有数据显示,2020年国庆和中秋假期,永庆坊景区接待游客8.4万人次,同比增长48.6%。
为让老区焕发新活力,在永庆坊改造过程中,广州市坚持采用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微改造”模式,既保留其原有韵味,又根据现代人的文化旅游需求进行改造。
在城市品牌打造方面,广州市作出一系列努力,以2020年为例,广州市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制定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广泛开展“云旅游”等活动、大力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实施发展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年行动,建成永庆坊非遗街区、举办非遗特色展览、大力推进岭南文化中心区建设,出台《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打造海丝文化品牌……这些努力都指向一个目标——打造广州文化特色发展之路。
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看来,跟三十年前追求现代化文化相比,今天已经进入到追求地方特色文化阶段,广州也在有意识地将自己塑造为岭南文化中心城市。广州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其打造文化品牌、文化辨认度方面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城市品牌的打造离不开历史对城市本身的塑造,是建立在历史发展的框架和脉络当中的,这也是文化广州给城市特色、城市魅力、城市气质建设的最大启示。
■观察
要“面子”更要“里子”
中山须举全市之力实施城市品牌战略
尽管在经济体量、发展定位等维度上,中山和广州不是一个“量级”的城市;但在文化品牌建设这个维度上,中山与广州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两座城市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前沿城市,人文气息厚重,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城市现代化建设面临文化特色命题等。
对标广州城市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中山应该怎么做?
当前,中山正面临“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迎来从珠三角时代走向大湾区时代、从“轮渡”时代走向大桥时代、从江河时代走向海洋时代的历史契机。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山高质量崛起的新篇章,中山在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推广方面,也迎来全新的挑战。在粤港大湾区建设时期,为进一步在大湾区城市群中提升城市竞争力、辨识度,中山必须举全市之力实施城市品牌战略。
中山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重人文、塑品牌,全面提升文化竞争力,打造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山有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在近现代史上,诞生了包括孙中山、杨殷等在内的一大批革命志士,走出了近代“四大百货”创始人等一批乡贤俊彦。800多年的历史沉淀、人文底蕴,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发展成果,为中山城市品牌建设积累了优势和基础。
首先,中山应高规格谋划,可参考成都等地的做法,成立专业机构推进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城市建设、城市竞争进入全新的阶段,中山须举全市之力推动城市品牌营销,各部门、各镇街形成合力,方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出圈”,赢得优质资源。
其次,还要进一步扩展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共建人文湾区,塑造大湾区人文精神。挖掘好孙中山文化历史资源,中山市可利用独特的名人文化、咸淡水文化等特质,抢占大湾区人文高地建设契机。
第三,要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抓住“90后”市场。改革开放之初,中山的文旅产业是国内的“标杆”之一,曾在全国的旅游业独领风骚。但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山文旅产业日渐式微,在每年省公布的国庆、“五一”等节假日中,中山的人流量、节日创收在全省处于中低以下水平。
目前,中山在翠亨新区、岐江新城等城市新中心打造现代化、国家化城市“封面”,建议相关部门和镇街密切联动,在引入大型文旅产业的同时,注重将中山游戏产业、传统文化、人文标识结合起来,打造吸引得了年轻人、留得住过夜客的文旅特色项目。
【来源】南方日报
【采写】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苑世敏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