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何郁: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作协会员,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编写者,国家中小学语文教材重点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研究员,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出版有《中国古代哲学十五讲》《文天祥传》等多部著作。
何郁
古代游记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名篇众多,而且名家辈出,群星灿烂。今日研读,更有现实意义,它能丰富我们日益枯涩的心灵,润泽我们日显苍白的生活,能矫正我们对大自然的恶劣态度和蛮横气势,能使我们在盲目的快节奏面前,慢慢放下脚步,去欣赏身边的美丽,去凭吊古人的雅致,去与古代文人对话,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增加我们的幸福指数。
一、关于古代游记散文的定名
对于什么是游记散文,一向是有争议的,以至于同一篇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归属不同。最典型的莫过于《桃花源记》这一篇了。
比如鲁迅先生,他把《桃花源记》归于传记文,而不是散文。鲁迅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是传记文,理由有二:一是“幻设为文”,是虚构的,二是“以寓言为本”,有寓言性质,从而鲁迅先生把《桃花源记》归到传记文里面去了。
著名学者、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认为不应该把《桃花源记》归属于游记散文,理由是:“游记文是以真实的旅游、游览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记述内容的真实性”(见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以下所引该书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很显然,《桃花源记》不是以旅游、游览作为基础的,更不具有真实性。据此,王教授把《桃花源记》踢出了游记散文的大门。持此观点的还有北京教育学院的杨秋荣先生。杨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玄怪小说,他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充满玄远意蕴的虚构杰作,它确确凿凿是诗人、小说家陶渊明匠心独运创作出的一篇玄怪小说。”(见杨秋荣《: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但,也有人认为《桃花源记》应属于游记散文。比如巩滨先生。巩先生说,《桃花源记》“文中描写的美丽的自然景物和桃源人民淳朴的精神境界,应是源于陶渊明半生田园生活的体验”,因此在《中国古代游记》一书中,巩先生专列一篇对《桃花源记》进行介绍。我同意这一说法。我认为,应该把《桃花源记》归属于游记散文。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也认为《桃花源记》属于游记散文。梅先生进一步从哲学层面论述了游记散文的性质,他认为“游”本身具有神与物游的超越意义,“游”可以引申出目游、神游、卧游、梦游等非现实的精神之游,因此可以把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归属为一种虚拟性的游记散文(见梅新林、俞樟华主编《中国游记文学史》,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以下所引该书均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这一观点,我认为很有道理。
的确,写游记散文,为什么一定要记述真实、具有客观性呢?亦真亦幻行不行?写梦境行不行?谁能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一首伟大的纪游诗呢?可这篇作品就是写梦境的啊。基于此,我认为,应该把那些以记叙游踪或描摹物件作为主要目的,并且文学性强的散文作品归属于游记散文,这样的散文或叙述,或抒情,或描写,或议论,或纪实,或想象,都可,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与纪游有关,而是突出文学性。
二、古代游记散文的特点和类型
站在语文教育的角度,我们认为游记散文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以纪游为基础。不管这纪游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它都应属于游记散文的内容。
第二,以叙述、描写见长。游记散文应以叙述和描写为其基本表达方式,有的游记散文可能兼有议论,没关系,它的议论一定是以叙述和描写为基础的。
第三,一定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考认识。不能纯粹是客观纪实的,否则就是历史资料,而不是散文作品。
游记散文的类型并不复杂,大概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赋”。“赋”的特点是讲究铺排,讲究文辞,因此“赋”一般都是用骈体文写成。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杜牧的《阿旁宫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都是游记散文中“赋”的杰出代表。
第二类是“书”。“书”就是书信,古人称之为“尺牍”,因为是书信,就不太可能写得很长,因此“书”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等都是写景状物的名篇,篇幅都很短小。
第三类是“序”。“序”就是序言,它常常放在一本书的前头,用以介绍编辑出版一本书的前后经过、写作缘由等。因为功能所限,所以偏于写景状物的序言并不多,像王羲之《兰亭集序》这样的“序言式”的游记散文名篇,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孤篇就成为高峰。东晋居住庐山的一群和尚写了一组“游石门诗”,慧远为其写了一篇序言,这就是《游石门诗序》,尽管是一篇序言,但也是一篇不错的山水游记。
第四类是“记”。“记”是游记散文中篇目最多的,也是质量较高的。“记”是游记散文的本体特征,一切游记散文都离不开“记”。“记”因为彻底摆脱了文体的束缚,不再受制于“赋”、“书”和“序”的文体限制,所以“记”可长可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短的像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87个字,长的如陆游的《入蜀记》,全文一共有六卷,也就是六篇,每篇约三百字,全文长达一千八百字。山水游“记”的出现,标志着游记散文的成熟。
三、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
第一,古代游记散文发展的基本脉络。
梅新林教授认为我国古代游记文学大致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即魏晋的诞生期、唐代的成熟期、宋代的高峰期、元明的复兴期和清代的衰变期。我认为,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也大致与此相同。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使自然山水和人都得到了解放,人们开始对自然山水进行审美,游记文学开始出现。到了唐代,古文运动兴起,客观上推动了游记散文的发展,一批诗人集中写作游记,游记散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了宋代,欧阳修等人再兴古文运动,程灏、程颐和朱熹等一批理学家推儒学,兴理学,所以宋代游记散文“尚理”,成为我国游记散文的发展高峰。明代由于公安派袁宏道提倡“性灵说”,一批文人在文章中独抒性灵,尚真、尚俗、尚趣,终于使晚明小品成为一道霞光,它与徐霞客的学者游记成为明代游记散文复兴的重要标志。清代游记散文走向衰变,桐城派作家姚鼐的《登泰山记》是清代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
第二,古代游记散文何以兴起。
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山水是顶礼膜拜的,敬畏心理占据主要位置,谈不上审美,只有图腾。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美学命题,把人的道德伦理和儒家的理想人格寄托在山水之上,山水是功用的,没有审美。汉代大儒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说,为人与自然山水之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系统。以上两点基本上都是“山水比德”的思路,山水没有独立,人格也没有独立,因此,也就没有真正的游记文学。
但是到了魏晋时期就不一样,玄学的兴起和佛学的引入,让人们把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部存在,因为世界本无,万物皆空,所以人们开始寻求内心的快乐。这样才可以超越万有,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观照万物,体验人生,从而获得超越。魏晋时期的游记散文,基本上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山水同构的倾向,他们基本上扭转了以前“山水比德”和“天人感应”的思想,把自然和人放到同等的平台上,一起关照,山水映照人的精神,人欣赏山水的洒脱。这一些或许就是山水游记得以兴起的主要原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