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晋剧流派名师静升范天贞

晋剧流派名师静升范天贞

晋剧流派名师静升范天贞晋剧艺术有大、小流派十多个,其中马派艺术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传承发展,一直延续至今,经久不衰,就连当今晋剧界几位顶级须生名家都出自

吴修康

晋剧艺术有大、小流派十多个,其中马派艺术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传承发展,一直延续至今,经久不衰,就连当今晋剧界几位顶级须生名家都出自马派李月仙门下。追溯马派师祖,却只有马兆麟从师“大麻黑”的点滴史料和在当地(静升)耆老街谈巷议中听到。他是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红极一时、唱响省内外的晋剧演艺大师“大麻黑”、晋剧马派艺术的创始人、马兆麟的恩师、义父范天贞。

范天贞,艺名“大麻黑”,(1887—1957),灵石县静升村十字瓮门沟人,十三岁时与本村好友闫贵锁(著名晋剧泰斗丁果仙的过门师傅、义父)在介庙看戏时私逃出走,跟随太原晋剧二园班学艺唱戏。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唱腔浑厚有力、荡气回肠,素有“大麻黑台上一声吼、戏台也要抖三抖”的美誉。他身材魁梧,意志坚强,学艺刻苦,以唱黑净一举成名,其它行当也演啥像啥,生、旦、净、末、丑行行通晓,手、眼、身、法、步样样精熟,唱、念、做、打都有独到之处。他以激情、奔放、夸张的表演风格享誉了太原、晋中、吕梁等地。人们传说“大麻黑”在后台唱一声“介板”就能引起剧场的轰动和观众的喝彩声。在当时没有扩音设备的条件下,全凭一腔真功夫。他在打击乐方面也是全能,连打板带演唱,手到口到,轻松自如。

1910年,当时只有九岁的马兆麟就拜晋剧名净“大麻黑”范天贞为师,认作义父。初学丑角,后改须生,四年后满师,再搭班“二锦梨园”、“福义园”深造,以念、做工戏深受观众欢迎,一唱走红,人称艺名“根根红”。

 马兆麟解放后落脚太原,除参加演出外,重在精心培养后继人才,相继培养出其女儿马福仙(艺名十七生)、侄女马秋仙(艺名小果只)、次女马玉仙及门徒董云仙,后期又培养出新秀李月仙等人。马兆麟大师在晋剧艺术界的累累功绩与他的恩师范天贞为人师表和多年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

范天贞大师又是一位大孝子,时刻惦念年老多病的老母亲,再加兵连祸结,不能正常出演,他便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同几位老乡一同回到老家,侍奉母亲、眷顾家小,但时间不长,生活开销只出没进,为了养家糊口,便同王福成(静升村王佰文的父亲曾在省城唱旦名角)参加了孝义的灯艺班,使该班一时红极灵石、孝义等地。因范大师行行都能拿得起、过得硬,连打带唱两不误,所以戏班给他双份报酬。后因年高体迈,不适在外餐风露宿、赶场献艺,只好回家安度晚年。据其孙范建明介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有一次在看民间戏剧演艺时,爷爷抱着他,还应邀给人们演示,深受乡民赞赏。在收集资料中,由晋剧音乐世家传人,曾在县晋剧团拉二股弦的胡林明先生回忆说:“在他十一、二岁时曾多次与范大师一起闹票,学习知识,从中受益匪浅”。

范大师不顾身体虚弱,在农闲时还组织当地文艺爱好者无偿传授晋剧艺术。经访得,时在二零一五年已有九十二岁高龄的温树福老先生,据他介绍,他是掌握挠钹的,由本村瓦窑沟的王成儿打板、东疙瘩的王瑞喜打马锣、十字瓮门沟田有仁拍铰子,由范大师捎带打小锣并指导、传授晋剧“二通”的演艺技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教练,大家都能精准无误地演示出“二通”作品内涵。受到大众好评,在当地传为佳话。

范天贞大师将一生奉献给晋剧事业。正在他艺术人生走向辉煌的时候,恰逢战火烽烟、国土沦陷、戏班解散、演职人员纷纷四处逃难,怀着一颗滚烫的热心,无处施展,未能如愿以偿,也没给后人留下有关他的任何宝贵资料,造成终生遗憾。然保护好马派艺术这颗璀璨明珠,使晋剧马派艺术世代传承、兴旺发达,既告慰先辈们的在天之灵,也是我们后辈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

愿晋剧艺术源远流长,为山西文化大发展再铸辉煌。



作者吴修康,1950年7月生,灵石县作家协会会员,灵石文史会会员,曾为晋中地区音乐协会会员,灵石县老年书法协会理事,地区财贸学校基社会计班结业。1985年至2005年间任静升供销社书记、副主任、主任等职,2003年退休。

近年来,受祖辈对食品加工、酿造、饮食文化的遗传,整理编写了数十篇文稿,并对民间音乐的探索也撰写了部分人物、短评、欣赏等稿件一并刊载于灵石文史和王家大院报刊。

2013年加入晋中文化志愿者。

2015年中央四台选中“王家豆腐宴”和“中秋赏月话月饼”两稿作为非遗文题并参加拍摄豆腐宴技艺操作的实地指导,面向全国及世界多次播放,赢得了不同程度的增益效能。

上一篇: 英法设计抢夺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军事打击是赢了,但两国从此没落
下一篇: 浅析郭晋芬诗歌《每一朵花都有别样的芬芳》|| 王俊才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