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游泳池、暖气、别墅.....84年前杭州有家全国最大最先进的飞机制造厂

游泳池、暖气、别墅.....84年前杭州有家全国最大最先进的飞机制造厂

游泳池、暖气、别墅.....84年前杭州有家全国最大最先进的飞机制造厂笕桥,在上了年纪的杭州老人记忆里,可不是如今城乡结合部的杂乱样子。周璇演唱的那首《西子姑娘》,“相思不断笕桥东,几番期待凝望碧天空。一瞥飞鸿云阵动,归程争乘长风。万花丛里接英雄

笕桥,在上了年纪的杭州老人记忆里,可不是如今城乡结合部的杂乱样子。

周璇演唱的那首《西子姑娘》,“相思不断笕桥东,几番期待凝望碧天空。一瞥飞鸿云阵动,归程争乘长风。万花丛里接英雄,六桥三竺笼罩凯歌中”,歌声里弥漫的柔情和荣耀(歌词大意是西子湖畔的一位少女对空军恋人的祝愿),才是他们心中真正的笕桥。

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网

1937年“八·一四”空战后,笕桥航校名震全国,笕桥和这里的飞行员成了当时杭州姑娘心目中最仰慕的人和地。这里有太多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笕桥航校飞行员刘粹刚与杭高师范训练班女学生许希麟的生死爱情,又比如空军教官高志航在笕桥的英雄战绩等等。

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

图为刘粹刚写给许希麟的情书

但是,人们好像遗忘了一个地方——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简称“中杭厂”),一个与中央航校仅一墙之隔的工厂。准确地说,是连“墙”都没有,那时候工人将厂棚里制造装配好的飞机推到跑道上,然后由航校的教官试飞,试飞成功就直接交给空军了。高志航驾驶的霍克-3式战斗机,就是在这里生产、组装的。

8月10日上午,由杭州市政协主办,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杭州市档案局(馆)、民革杭州市委会承办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1934-1942年)史料图片展”上,揭秘了这段几乎被岁月尘埃湮没、被杭州人遗忘的历史。

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

国民政府在杭州当时的笕桥空军基地附近设有“两校一厂”(即中央航空学校、中央防空学校和中央飞机制造厂),上图为中央航校和中杭厂。

你是不是和深夜君一样惊讶?

是的,80多年前,杭州就已经有飞机厂了!

这家飞机厂,成立于1933年12月8日,1934年8月建造完毕投入运营。

工厂遗址位于现在的笕桥机场内,距离中央航校遗址不到一百米。

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

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丛编

中杭厂外观,摄于1934年

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丛编

1933年12月8日,孔祥熙代表国民政府与美国三家公司组成联合公司的代表威廉·道格拉斯·泡利,在南京签约成立了中美第一家合资飞机制造企业—中央飞机制造厂。中央飞机制造厂,它的英文名字是Central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mpany, 英文缩写为CAMCO或CAMC。由于工厂设在杭州,该厂的中文名字定为“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简称“中杭厂”)。

你还不知道的是,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作为中国现代第一家飞机制造厂,不仅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飞机制造厂,还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资企业,代表了近代浙江最高的工业化水平。

从展览上披露的史料看,这家杭州的飞机制造厂,内部设施哪怕放到今天听来,都非常洋气,令人艳羡。

现在,跟着深夜君,时光倒流回80多年前,一起去看看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飞机厂是什么样子的。这何尝不是一个时代杭州生活风情的缩影呢。

看看当时在杭州造飞机的这帮人,是如何时髦又热烈地生活着。

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网

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丛编

中杭厂内,不仅有供员工居住的多层别墅、健身用的游泳池、休闲娱乐俱乐部等,内部还办有医院、幼儿园和小学。

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

员工公寓里一律配有电灯、电话和自来水,冬天通有暖气。而且工厂还贴心地照顾工人家庭日常,比如一日三餐、洗衣服、打扫房间卫生等等,每月只需支付6元钱(当时新手学徒工的月薪是30元左右,有经验的工人师傅能拿到100多元每月),一切家务琐事,统统都能全包。

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网

据杭州文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卫东介绍:“看展示图片上,飞机厂配有一个巨大的游泳池,是不是杭州甚至国内最大的一个?还有待考证,但已经可以肯定,那时候中杭厂的员工设施是国内最先进一流的。”

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丛编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吴自良和“共和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都曾跑来这里工作和学习。

1934年,钱学森留学美国前就是来的中杭厂当实习生。他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导师、被称为“波音之父”的王助。王助是波音公司第一位设计师,回国后在中国航空公司当总工程师,后来出任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第一任监理,在笕桥工作了3年。王助喜欢聪慧好学的钱学森,很快发现了他的才华,并毫无保留地教授他各种航空知识。钱学森晚年,曾忆起对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17位先辈,王助便是其中之一。

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

王助和钱学森的合影

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网

当时王助在杭州的居住地,灵隐路九里松22号王园,现为117医院所在地

当时中杭厂除了聘有中美顶尖工程师做管理者和技术骨干外,最多的是来自国内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金工、钳工、车工、焊工、木工、油漆工、模型工(铸工)等等。全国的手工艺人都以能进入这个工厂而自豪,因为它设施好、工资高,又受人尊敬。

80多年前的杭州,如果你逛街去电影院看电影、剧院看戏,只要说声自己是中杭厂的,那是可以享受免票待遇的。但想进入这个厂,门槛也高,哪怕是最底层的学徒,当时也至少要初中毕业学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是持有高中以上文凭的。

在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主任、杭州文史研究会副会长袁成毅看来,对中杭厂史料地位的挖掘,意味着,“肯定了杭州不仅是中国空军诞生的摇篮,同时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空战的胜利,与中央航校和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后者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飞机制造厂,为空战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与支持。”

只可惜,从1934年建立到1942年5月,中杭厂在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的8年。它最终的命运是被迫西迁,在退到中缅边境小城云南驿垒允,依然抵不住日军轰炸的情况下,无奈地选择了自我炸亡,其惨烈程度不亚于钱塘江大桥的自炸。

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丛编

1937年8月,杭州沦陷后,中杭厂西迁到湖北汉口。

1939年初,因日军进犯,中杭厂再次搬迁,辗转至中缅边界的云南垒允重建工厂,保障滇西空战。

1942年5月,随着战事的推进,中杭厂在垒允的工厂被迫焚毁并撤退。

不久,国民政府航委会作出了解散中杭厂的决定。

从此,中杭厂似乎就消失于历史的烟云中,它只存在于少数当事人的回忆里,特别是中杭厂子女的回忆和寻访当中。

这其中就有今年78岁的杭州老人金垒允,中杭厂的后代,曾担任杭氧厂的厂长、浙江省机械工业厅厅长。

他的父亲曾是中杭厂焊接车间的第一副工长金超。金超是从黄炎培创办的著名的上海大隆铁工机器厂过来的,进中杭厂之前已经车工、钳工学徒满师,但当时中杭厂这些工种已经招满,只有焊工还有名额,然后于是金超又从焊工的学徒做起,因为聪明能干技术好,后来一直到做到焊工车间的第一副工长。

金垒允1939年4月生于云南驿(今云南省祥和县),当时中杭厂已经西迁到垒允这个中缅边境小村庄建立了新工厂。出生三个月后,金垒允随父亲来到了中杭厂。

他一直觉得“当年父亲给我取了这个名字,一定是命运冥冥中的安排。”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金垒允开始做中杭厂史料挖掘工作。他连同另一位现居在加拿大的中杭厂后代王敏,一起做资料收集。王敏主要负责海外多家档案馆、图书馆有关中杭厂图片文字的整理搜集,而金垒允则数次前往笕桥和垒允,对中杭厂遗址进行实地勘察,也走访了不少当事人,如当年的学徒工,毕业于杭州宗文中学(今杭州第十中学)、现定居于南京的百岁老人朱亚泉等。

他们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关于中杭厂的史料,包括1260多张珍贵的历史图片汇编成了一本《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奉献》(书名暂定,即将出版)。而这次杭州市政协举办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1934-1942年)史料图片展”上的展示资料,很大一部分就来自这本书稿。

杭州作家孙昌建两年前专程跑到南京去拜访了时年98岁的朱亚泉,那是他第一次从老人口中真正知道这个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

“我实际是去采访‘八·一四’空战以及当时笕桥一带的社会风情的,得知飞机制造厂,是意外的收获。此前虽然也看到过一点文字资料,我一开始只以为它是做修配的小厂,也就是个飞机的4S店。”孙昌建回忆,“朱老一边口述,一边还用笔为我绘制中杭厂的平面示意图,还时不时地用英语清楚报出那些飞机的名称和他美国师傅的名字。朱亚泉说八十年前的飞机跟我们现在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他说那时只有飞机的机身是钢管做的,其他都是用木头做的。”

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

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

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网

这组图片展示了当时做飞机的步骤,木质机翼骨架合拢后,在外面还要包裹坚韧的厚质蚕丝布面料,最后再喷特殊油漆;一些木制飞机的机身也需要用布来包裹。

今年65岁的顾国泰是土生土长的笕桥人,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城东文史的搜集和研究。他在笕桥住了一辈子,但他也是直到自己40多岁开始去挖掘这片土地史料的时候,才得知这个飞机制造厂的历史。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去问60多、70多岁的杭州老人,几乎没人说得上来的,除非90岁以上的老人。它不像笕桥航校,中杭厂似乎已经从历史里被人遗忘了。”

顾国泰从记忆库里搜索了一遍,“我说得上来的笕桥老人中,知道飞机制造厂并还健在的,就只有90多岁的义志根了。义志根和另外两位已经过世的王根来、夏潮明老人,小时候是笕桥机场儿童防护团的成员。我听他们聊过那段往事,当时这三位老人还是小调皮,时常跟着混熟的守卫哨兵进入制造厂逗玩,进入车间摸摸真飞机。他们和我说那些制造车间里的八卦,比如塘栖有个铜匠手艺很好,就被挖来了飞机厂做机械师,后来娶了笕桥当地一个很漂亮的姑娘。”

中杭厂在抗日战争中立下的赫赫战功

1937年8月14日,笕桥空战大捷,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首创中国空军3比0的光辉战绩,高志航成为中国空战中击落外敌的第一人。

国民政府通令嘉奖,并定8月14日为“空军节”。

高志航当时驾驶的霍克-3式战斗机,就是在杭州本地组装、生产的。

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网

1937年《东方杂志》第16、17合期上刊登参加笕桥空战的高志航,其驾驶战机为霍克3型。

中杭厂存在的8年期间,共组装、制造了600余架不同类型的飞机,其中杭州期间就修理、组装、制造了235架飞机,成为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前国民政府修造飞机最多的飞机制造厂。

中杭厂总裁威廉·泡利,也是美国联洲航空公司的总裁。正是在他的游说下,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同意以中杭厂签约员工的身份,派遣“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又称“飞虎队”)来华参战,并将原先援助英国的100架P-40战机提供给中国。

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网

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网

这是美籍志愿队员 Gregory Boyington,于1941年8月8日签署的一份志愿赴华“工作”的合约文件

中杭厂厂长兼总工程师是乔治·波·阿诺德,毕业于美国肯塔基大学工程专业。工厂开工前,他亲自负责在杭州和上海两地招聘技术人员和工人。他的夫人也随他来了中国。阿诺德的儿子鲍勃·斯高特后来花了数年时间,把母亲在杭州笕桥写给外婆和姑妈的150多封信,汇集成一本书《大小姐的中国》出版。

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丛编

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丛编

1942年5月,中杭厂在垒允自炸烧毁后,2000多名员工解散,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员工加入了后来的中国航空公司,投入到保障驼峰航线的战斗中。

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

当时中航有飞机60架,在国际民航协会成员中,排名第8位;还开了中国航空客运之先河,首招空中女服务员,也就是“空中小姐”。

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网_杭州文史

杭州文史_杭州文史丛编_杭州文史网

恩,就是这么freestyle!

真不敢相信这曾是我们大国航的空姐,美出一脸鼻血,有没有?

如果有,请给深夜君点赞哇,么么哒。

如果看完这篇关于中杭厂的史料勾陈,有想去看展的深夜饭饭们,请在以下时间段前往,以免扑空:

时间:8月10日—9月3日(节假日照常开放)

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

地点:杭州市档案馆(香积寺路3号)

深夜读书馆

上一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文化自信自强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下一篇: “下学而上达”:孔子生命境界的展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