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筹展侧记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筹展侧记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筹展侧记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主办、中央档案馆协办、中国政协文史馆承办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展。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主办、中央档案馆协办、中国政协文史馆承办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展。

2021年6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带领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集体参观了展览。他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把参观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色资源融入全国政协党史学习教育之中。中共八大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于中共八大会址——全国政协礼堂举办历史陈列,意义重大。自去年11月份接到筹展布展任务以来,筹办人员一直在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份份档案、一件件实物与历史对话,愈发感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卓著。站在建党百年的高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回望65年前的那一段历史,不由百感交集。整个策展筹展布展过程,对筹办人员也是一次深刻教育和精神洗礼。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阐述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党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方针和新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展览紧紧围绕中共八大这一主线,试图让观众将“中国共产党开启对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这一主题留存心中。

65年前,面临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如何走?实践证明苏联模式不能复制,也没有其他现成的模式可以模仿。这就注定当年的探索充满勇气,无论成果和局限都具有重要价值。筹办人在策展时,努力将这种探索——讨论和争论、交流和交锋、分歧和共识、民主和集中……真实地展现出来。

展览分为“大会准备”“大会召开”“大会意义和影响”三个部分,全景式反映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在做出把工作重心转向发展生产力上来的过程中,进行怎样的头脑风暴和思想提升,着力反映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细节地刻画一些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比如,用毛泽东数次在凌晨时分的批示、刘少奇起草政治报告的部分手稿、周恩来对报告中的数字认真核实后的批改、邓小平在修改党章报告初稿中增写的“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等内容,展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范;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信函往来,展现中央领导集体的团结和民主,以及党内协商的氛围;用19份档案资料,按时间顺序完整叙述政治报告起草过程中的五次修改稿及其内容变化,浓墨重彩地展现中共中央对这份纲领性文件的重视程度和道路求索的着实不易。细节具有无言的力量。每一位去中共八大历史陈列参观的人,也许会有不同感受。但相信这些细节,会使大家对八大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以及它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影响有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

二是运用各种展陈手段,立体化呈现中共八大的盛况。中共八大会议从筹备到召开时间长、内容多。中共八大历史陈列综合运用了文字、图片、图表、视频、档案文献、沙盘、实物、多媒体等方式,丰富观众的现场体验。其中,文字1万多字、图片逾120张、档案近100件、实物展品近50件、视频8个。最大亮点是中央档案馆提供的近百份重要档案文献,大多首次面世,极其珍贵。筹办人因地制宜,将政治报告、“二五”计划建议的报告、党章修改的报告及政治决议四个主要文件及其形成过程,通过触摸屏手段,最大限度把相关档案文献资料呈现出来。此外,实物展品中八大代表黄宝妹珍藏的编号为000720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候补代表名单》原件及黄宝妹、盛婉代表证原件等,都极有价值。

在筹展布展过程中,筹办人发扬人民政协文史资料的传统优势。通过查阅《毛泽东年谱》《刘少奇年谱》《周恩来年谱》等历史文献资料、当事人的“三亲”史料,以及《中共八大史》等研究著作和文章,梳理相关线索。仅向中央档案馆就提出提档条目322条。深入挖掘文史资料中蕴含的八大元素。除收集新影厂的原声视频资料外,还录制了九十多岁高龄的八大代表黄宝妹、盛婉及为毛泽东开幕词作同声传译的原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三位当事人的口述访谈,并采访党史专家石仲泉、李忠杰等,阐释中共八大的重要意义。将研究成果融入展陈之中,精心绘制了八大代表情况分析图表、编辑了大会发言主要内容摘要,并编写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与八大,八大日志等延伸读物。

挖掘并展现全国政协的红色资源,是筹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年头久远,何人决定、何时决策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中共八大已查不到历史档案。在追踪线索的基础上,收集到了全国政协机关关于研究政协礼堂改造的几份会议记录,曾在礼堂工作的老人对主席台改建的回忆、周恩来作为第二届全国政协主席到礼堂检查八大筹备情况等资料。在序厅里,用浮雕形式表现主席台场景;在展厅里,专门设置了主席台的场地复原;在主展线,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作报告相关内容放置于礼堂外貌轮廓内,增加八大原址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三是领导高度重视,凝聚各方面力量打造八大展陈精品。制作一个质量高、内容好、吸引力强的展览,是全国政协领导的要求,也是基本陈列的重要标准。汪洋主席,张庆黎副主席、李斌副主席兼秘书长高度重视八大历史陈列工作,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潘立刚副秘书长、刘家强副秘书长多次到现场审看制作方案,协调指导筹展工作。比如,在序厅设计时,如何体现与八大地位相适应的庄重宏伟气势,潘立刚、刘家强与创作团队反复研究,最后确定目前方案:用一块雕刻前言的卧碑象征社会主义的基石,两边浮雕表现八大主席台场景,两侧各四面红旗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刻有展览主题的高大石碑寓意从八大开启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越走越开阔,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在筹展过程中,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等单位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筹备中共八大历史陈列政治要求很高。为了准确展示这段历史,接到任务伊始,就聘请石仲泉、李忠杰、李颖、黄汝军、刘金田等党史专家作为顾问团队,指导展陈大纲的撰写工作。我们多次登门拜访,请教、探讨相关问题,包括大纲框架、具体细目、重要内容展现手段等。每位专家不吝赐教,在政治把握、资料遴选、线索梳理、如何与中共一大至七大历史陈列相衔接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并都亲自修改大纲稿。为提高展陈水平,筹办人先后去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和国家博物馆、香山革命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等主题馆学习调研,得到相关场馆的积极配合。主要陈列内容也由中国外文局同步进行翻译工作。

中共八大历史陈列主创制作团队由中国政协文史馆和天禹文化集团公司组成。中共八大历史陈列作为常设展,其设计、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图片资料收集、档案提取、起草展陈大纲、召集专家研讨、采访录制口述史、展览制作招标、设计并制作版式稿、版式稿报审、文书档案和实物展品的复仿制、场馆基础装修、布展、招募和培训讲解员等等。几个月来,主创团队本着高度的责任担当,在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夜以继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涌现许多感人的事迹。展陈如艺术作品,内容为王。短短1万多字的大纲和图注说明,起草修改40多稿。正是有了这种执着,大纲稿在专家审改和向中央相关部门报审过程中,均得到充分肯定,顺利通过。

中共八大历史陈列为人民政协增添了学习中共党史的新平台。这里,将助力各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作者李红梅单位:中国政协文史馆)

上一篇: 文史学院召开新学期学生工作部署会议
下一篇: 【福建省政府参事室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成立70周年:崇文鉴史活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