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40人
改革开放塑造了中国当代史上最特殊的一群人,而从通县到通州再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也曾有他们无数平凡的脚印。北青社区报通州分社寻找了40名在各领域用青春见证改革的一代人,在走向新时代的路上,他们辗转过也斑斓过,记录过也瞭望过。40年沧桑巨变,40首青春之歌:我们见识了改革开放的滔滔浪花,今天,也来听听它的涓涓细流。
从有限的粮票布票到逐渐取消票制,从封闭式的柜台售货到如今的开架销售,从屈指可数的百货店到万达、罗斯福这样的大型购物中心。四十年来,通州商业的巨变如果用文字一五一十记录下来是困难的,然而,你或许能在到中仓党群活动中心的公交上见到一位戴着近视镜、身材腴实,喜欢戴帽子的老先生:已是古稀的池源称得是上通州的一本“百科全书”,而对于它日新月异的通州商业,更是充满深情。
通州商业大厦(1988年)
新事物、新信息、新方法,不学习只能落伍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56年的工作生涯,这句联语是池源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他一直以来向往的境界,很多初识他的人都会误认为“池源”是其笔名,因为纵观他的整个人生,极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跨度极大的工作领域的确赋予了他一些传奇色彩,然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却显得谦虚而朴实:“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后自觉知识储备不足的结果。”活到老学到老,也许也正是这个原因,年逾古稀的池源看起来仍精神气十足。
改革开放前,他曾从事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化肥、农药、小农具、车马挽具均包括在内,那会儿主要的生产工具就是牛和马,不像现在大机械化,当时我主要做全县的化肥农药批发调运工作。”此后,又到通州了一商局系统。直到1982年,改革的浪潮漫延到通县,他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不足:“改革开放带来了规模庞大的新事物,有很多新概念、新信息、新方法我觉得是必须要掌握的,而反观自身,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再不完善更新一下就真的要落伍喽。”
北京银地大厦(1996年)
1985年,池源以通县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北京电大中文专业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称号。他开始了商业培训教师的生涯,直到1989年,他到通县饮食服务公司后才逐渐稳定下来。然而,即便是身边的人也时常疑惑,因为在他身上还有两个反差很大的身份:《北京市通县地名志》编审、通州文史刊物的编辑和当代婚庆主持人。“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是社会上最小的细胞,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那么无数个健康的细胞团结起来,社会同样会变得强大。”池源认为,无论是在电大深造还是在工作上的游刃有余,从外部因素讲,改革开放的影响是巨大的。
改革深入、厂商对接,让国营批发潇洒地“死”一回
通州华联商厦夜景(2000年)
谈及改革开放以来通州商业的变化,给池源印象最深的便是在改革的浪潮中,1978年恢复和发展个体商业。进入八十年代,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改革,形成国营、集体、个体私营共同发展的格局,购销活跃。通州商业的经营形式在那几年迎来了大变革。
“百货百货,早些年真的是百货,店里也就那么几十类商品,品种单一,大家基本没得挑选。那些毛巾,虽然有印熊猫的,有印牡丹花、玫瑰花的,但都是同一个牌子,同样的做工。”即便在改革开放初期,通州地区的商业链仍是结构非常固定的生产、批发、零售,但随着改革开放到来,“百货”成了“万货”,商品种类多的数不过来,单单牙膏就几十种牌子。通州一商局系统的批发业,一年三次的商品交易会还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家,创造了当时的辉煌。
通州百货商场
终于,在规模和数量庞大的产品种类面前,作为连接厂家和商家的中介体,国营批发已显现出疲态,名存实亡了。“毕竟也见证过国营批发的辉煌的历史,不过话里虽五味杂陈,心里却是非常亮堂的,说到底是大势所趋,是好事儿。”池源觉得,国营批发也算“死”得潇洒,国家资本逐步退出小型零售商业,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从闭架到开架,从超市到电商,业态趋于完美
2008年1月到今年1月,池源担任了通州区商业联合会秘书长,参与了《通州区志》商业部分的编写工作。回忆起这几十年商业的业态变化,池源也感慨颇深:“即便是90年代初,商品的形式也非常单一,“商店商店,一年三变” 。池源曾做过商店装饰陈列,由于商品过于单一,商品不丰富,既是出于美观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尴尬,每年中有三次会用彩笔在货架上面的宣传板上画出各种各样的应景商品百货、服装、蔬菜、水果等,平时还要不断改变陈列样式来吸引顾客。“当年哪有购物车,顶多一个塑料袋或是‘老农包’足够了。”
在通州人的记忆里,关于购物,最微妙的变化可能就是售货的形式了。从最初的封闭式柜台到如今的开架售货,同样从侧面反映了商品种类的丰富和经营管理的深化:“以前隔着三尺柜台,就那几样商品,你看中哪个了售货员会拿给你,现在不一样了,商品种类和消费者的选择是正比的,即便再想封闭售货,商店面积也不允许了。”池源还讲到一个细节:“之前商店还有偷拿商品和销货款的,但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了呢?”他归结于七个字:“衣食足而知荣辱”。
万达广场通州店
1980年,通州第一家商场——通州百货商场建成,以后六年里,人民商场、银地大厦、金鼎大厦等综合商场相继开业,如今随着新城建设,这些已被拆除的建筑仍沉淀在通州人的记忆里;超市方面,1997年全区1000平米以上的超市刚有福兰德玉带路店,而仅仅十余年后,通州区1000平米以上的大中型超市已达18家,全部为国际、国内品牌店。“2014年底罗斯福和万达通州店大型购物中心相继开业,加上不断壮大的电商,如今通州商业已经形成越来越完美的业态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商业正在进入最好的时期。”池源说道。
文/记者张驰
图片提供/池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