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吕,是古代乐律的统称,可分为阳律和阴律。是有一定音高标准和相应名称的中国音律体系。律吕是十二律的称呼,语源出于三分损益律的六律、六吕。
现代普遍的认识是:律吕在古代礼乐中,指的是规则、标准的意思。我们都知道最初儒家很重视“礼乐制度”,孔子极力推崇商周的“礼乐”制度,到了痴狂的地步。
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什么意思)
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处于动乱时期,孔子认为已经到达了礼崩乐坏的程度。礼乐教化成为空洞和虚妄的形式,人们只是用它来装点门面或者娱乐消遣,所表现的形式只是摆在桌子上的玉帛、架子上的钟鼓,成为没有内涵蕴义的摆设。孔子痛心不已感喟:“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八佾》
其实不光是孔子时期人不理解,我们现代人也难以理解,为什么“礼崩乐坏”就造成了社会动荡呢?这其中有没有一点点的逻辑关联关系?
于是后人就开始这么理解了:"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被称之为"礼仪之邦"。于是“礼乐”成了一种礼貌制度,一种精神面貌。
后人把商周的“礼乐”制度,与儒家提倡的“仁爱礼智信”结合起来,使得“礼乐”仅仅遗存了空洞的“易理”概念。使得儒家部分主张成了虚伪而空洞的代名词,更在其后被不断的篡改原义。
孔子为何反复强调"礼、乐"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在于"礼、乐"?
“礼、乐”除了剩下一些精神面貌的表述,还有其它含义吗?商周真的是因为这种代表礼貌的“礼乐”才被后人如此赞颂和推崇?每个人都礼貌起来,规规矩矩起来,国家就能富裕了?军事力量就能强大了?就能不被外人欺负了?
明代杨向春有这么一句话:自秦而下,知律吕者鲜。汉儒虽知而未尽其妙。独宋儒邵康节深得其旨,而以二百六十四字母,总括律吕声音之数。
后人不清楚律吕之妙,才会把孔子推崇“礼乐”的原因,仅仅归结于“以君臣父子为本质的等级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体系”。孔子本身只知道“律吕”的重要性,而无法向邵雍一样总结出律吕声音的具体易数规则和玩法,于是为了使“律吕”留存于世,转而宣扬“律吕”的易理层面,寄希望推行于社会。
本未得而求末,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方式。
孔子的目的达到了,自古以来,关于音律的描述随处可见,传统中医里也有音律的表达符号。
有些人可能会怀疑,易学就能使得物质强盛了?
易学包含象数理,包含物质和精神,并圆融。易学能,而礼貌和君臣制度不一定能。
偏易理轻象数,就会产生“重文轻武”、“重男轻女”、愚衷和愚昧的老顽固,这样的易理思维不是根本,是无源之水。所以易理书籍虽然汗牛充栋,“礼仪之邦”虽然传承千年,纯物质思维一入侵,仅百年时间,“神州”不就快变成“虫州”了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