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核心刊物是指什么?A刊、B刊、C刊、核心,是什么意思?投稿方式有哪些?

核心刊物是指什么?A刊、B刊、C刊、核心,是什么意思?投稿方式有哪些?

核心刊物是指什么?A刊、B刊、C刊、核心,是什么意思?投稿方式有哪些?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核心刊物?既然你说的是ABC刊,核心,那应该是人文社科的学生且偏向于国内,理工科那边的SCI/EI,偏国外的SSCI之类的刊物就不列入讨论了。

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核心刊物?既然你说的是ABC刊,核心,那应该是人文社科的学生且偏向于国内,理工科那边的SCI/EI,偏国外的SSCI之类的刊物就不列入讨论了。核心刊物目前国内常见的(按照认可度高低)是南大核心(CSSCI,所以简称C刊),北大核心,社科院AMI核心/武大RCCSE核心。高校普遍认CSSCI,北大核心有部分高校认,AMI核心和RCCSE核心认可度据我所知目前不算很流行,AMI核心我们社科院认,武大那个不太清楚哪边认,反正武大自己博士毕业是认CSSCI,好像CSSCI集刊,CSSCI扩展版之前也认。

第二个问题,ABC刊各指啥?A刊有两种可能,大的可能是学校自个定的标准,也可能叫顶尖期刊,AA级刊物,特优刊物等等,最好的意思,用词可以忽略。小一点的可能是指社科院的AMI核心。B刊一般是学校自个定的标准。C刊一般来说指的就是CSSCI,也可能学校把除了AB刊外,其他符合条件的刊物称作C刊,以此类推,像扬州大学刊物分四个档次,还有D刊。然后,学校如何敲定AB刊(C刊或者D刊一般是除去AB刊的其他C刊加个别学校认可的非CSSCI刊物)呢?一般来说,A刊就是所在一级学科最好的那个刊物,虽然有争议,但一般来说南大科研处这个榜单可供参考:

B级刊物,各个学校区别比较大,一般来说,入选标准是各个学校自认为的所在二级学科最好的刊物。根据我的了解,例如哲学系,一般来说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就是B级刊物。另外,还有些刊物在某些学校可能是A级刊物,在某些学校可能是B级刊物,或者在某些学校是B级刊物,在某些学校是普通C刊,这种刊物你可以把它视作准A级刊物或者准B级刊物,投稿时可以有所倾向。

补充一点:C刊一般指的是CSSCI索引,但有些学校也认可CSSCI扩展版和CSSCI集刊,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C扩要比CSSCI容易投中。

第三个问题,这些刊物投稿的问题。首先呢,因为大气候,国内很多刊物是有不少你懂的灰色规矩的。比如说收大额版面费,比如说身份歧视,比如说人情稿关系稿等等;其次,如果你论文质量足够牛掰,发文章还是可以的。比如之前被抓的《求索》和《湖南社会科学》,都有部分版面是给投稿的优秀文章的,毕竟CSSCI是滚动的,降格了就没法可持续发展了。人文社科尤其是人文,质量没有一个源自客观的标准,你可以大致认为,如果能写出主流高校二级学科学科带头人的平均水平的文章,那就是质量够了。或者说是所投期刊前一年发稿质量最优秀的那批的平均质量,那也是够了。如果你能达到(其实大多数绝大多数人达不到),那并不愁发文章的问题。至于这些刊物是你懂的为主还是可以好好投稿的,可以参看万维书刊网和人大经管论坛的某些评论。全是差评的就别去招不自在了。除非你自个有关系。

其次,重点说下身份问题。不少核心刊物甚至有可能晋级的刊物,是明确不收硕士一作的,那就更别说本科生了。其次,不少核心刊物甚至有可能晋级的刊物,是明确不收硕士一作的。另外,有些核心刊物是不收博士一作的。我身边亲测的比如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就是。收不收博士一作,可以通过查看之前发的文章情况来看,如果没有博士一作的,可能就是不发的。当然,也可以看上面的评论。另外,如果所在高校太差,投稿也可能被身份歧视,这个不仅仅是学生,老师如果在差的高校也可能被歧视。

总结一句就是,有一种人可以把文章发到核心刊物上,他有关系或者金钱开路(这种得吃这套的才行),或者他文章质量很高。这个比例其实是五五开的,无他,因为CSSCI是滚动的,好稿子歧视就那么多。说个闲话,某知名985学报组稿人曾吐槽,都是青椒过来的,他个人而言很乐意发博士的文章。但就他看到的文章而言,博士写的都是一坨屎,根本达不到要求。人吧,特别文人,总容易敝帚自珍,所以还是得有的数。另外,能不能发核心,难度大小,和学科有关。一般而言,人文特别是文史哲想独立在硕士期间完全自主不靠老师发CSSCI,至少在这些年开始重视CSSCI了以后,是不可能的,反正我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但发北核啥的不是没有可能。政治学,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如果本身比较优秀,硕士期间以一作甚至完全自主发CSSCI是可能的,牛掰的甚至有不止一篇,这个是学科的差异。

最后说下投稿方式,好多刊物可以通过知网的系统投稿,但也很多刊物有自己的方式。因为现在骗子多,所以建议投稿前先去图书馆查杂志上的投稿信息,这个比较稳妥。至于找中介,这种事情坑比较多,即便不是坑,也是一辈子的隐患,个人而言不建议。总结一句就是,投稿一般分为官方系统投稿(这种可见审稿流程)、邮箱投稿、纸质投稿三类,最后一类现在日渐稀罕了。以上供你参考。

上一篇: 中传文史哲专训课表出炉,初试过关有谱了!
下一篇: 2月北大社文史哲艺新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