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来美国已经一年了。出于未来研究需要,这一年里,我选修了学校开设的Elementary Sanskrit I和II。也许因为是用英语学习另一门外语,而此前也没有任何学习古典语言的经验,整个过程非常磕磕绊绊。于是暑假里又跟着复旦印度学团队开设的线上基础梵语课,把基础梵语重新上了一遍。(网课录频:)
由于国内外使用的梵语教材不同【包括我校、UMich、UW-Madison、U-Toronto等在内的北美高校,采用的是Deshpande编写的Saṃskṛtasubodhinī: A Sanskrit Primer,而国内网课用的是德人施坦茨勒编写、季羡林翻译的《梵文基础读本》】,自己不得不一边阅读《基础读本》,一边翻检Deshpande中的相关内容,才能把这些中文术语和之前用英文习得的文法知识对应上。在两本教材间穿梭往返,比较深的感触是:Deshpande和Stenzler各有优劣,单独使用任意一本,都难以完全满足需要。考虑到《基础读本》仍是目前国内比较通行的教科书/语法书,所以想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比较两书各自的长短,思考如何通过相互补足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并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可能和选择。
PS: 这并不是一篇教学指南,也不是对梵语语法的研究,只是从初学者的视角,谈谈自己对教材使用的心得体会。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文中涉及到的梵文,一律采用罗马字转写。
一、 两本教材的结构1.《梵语基础读本》(以下简称《基础读本》):根据《前言》和《后记》可知,本书由德国学者der Stenzler编写,首版于1869年付梓,此后不断再版,至第18版时,德国学者A. Wezler对其进行了重要修订。本书的中文版正是在第十八版的基础上,由季羡林及其弟子编译而成的(另有Söhnen-Thieme于1992年译出的英文版,可作参照)。可以说,本书是对德国近几个世纪以来深厚的语文学(Philology)传统的反映,而德国学者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思维也可以从本书的结构上略窥一二:
字体-语音规则(包括句内连音和词内连音)-名词变格(包括代词、数词、比较级等)-动词变位-复 合词
2.
Samskrta-Subodhini
评价人数不足
Madhav Deshpande / 1999 / Centers for South Asian Studies, The Uni
(以下简称Deshpande): 由印度裔学者Deshpande编写。Deshpande早年先后受教于传统和现代的印度学者,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系获得其博士学位。他自1972年起在密歇根大学执掌梵语教席,现已经荣休多年。本书最早于1997年问世,是Deshpande对二十几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此后不断修订再版,目前已到了第六版。
相比《基础读本》,Deshpande的结构显得比较琐碎,不断在不同类型的名词和动词之间来回切换,跳跃性很大:
字体-1类动词(主动态)-以a结尾的阳性和中性名词-4、6、10类动词(主动态)-格-主动态的过去未完成时、命令时、可能态-人称代词的变格-以ā 、ī、 ū结尾的阴性词-以i和u结尾的阳性名词和阴性名词-中间态的现在时-中间态的过去未完成时、命令时、可能态-(此处省去若干…)-2、3、5、7、8、9类动词 – 复合词 – 独立依格和独立属格 - ?- 条件语气、祈愿语气 - (略去若干)
但其实Deshpande最大的bug在于:没有在教材伊始完整地介绍连音法(Sandhi),而是直到第三章才引入连音法的概念。且基本只涉及句内连音,不太涉及词内连音。相关内容还被拆分成anusvāra Sandhi,visarga Sandhi,元音连音法、辅音连音法,散落在不同章节,非常不便查找。
这样一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对连音法的学习几乎是完全剥离开的。它未能在初始阶段系统地帮助学生树立起“音变”的概念。所谓音变,指的是词根与词缀、词与词之间缀合时,语音发生变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英语口语中的连读和省音来理解。只不过,现代英语关于音变并没有一套成文的规定,仅呈现于听、说的层面。而梵语则恰恰相反,读者只能通过纸面上的规则来还原语音相接时产生的变化。在没有形成Sandhi的概念下就开始词汇的学习,容易给学生造成词和词之间是相互独立、壁垒森严的block的误解(就像现代书面英语或汉字那样),但实际上,不仅词与词之间,语干和词缀之间、乃至音节与音节之间,其边界是可以消弭和相互转化的。此种流动和可转化性,或许才更接近梵语的真实样态。
二、碎片化的Deshpande
1) 词内连音法的缺失及其影响
Deshpande对于词内连音法的介绍,仅限于由n向ṇ的转化(p. 48),但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细碎的规定(参见《基础读本》pp. 14-16)。再加上没有引入二合元音(Guṇa)和三合元音(Vṛddhi)的概念,这就使得Deshpande在解释动词词根+各种语态后缀所产生的变化时困难重重。每每遇到这种情况,Deshpande的应对方式是直接抛出一长串变形前后的词汇表,让读者自己去参悟其中的规律。
以不定式(infinitive)和独立式(gerund)为例,Deshpande中的相关页面如下:
再来看《基础读本》中相应的内容,有了二合元音的概念,对规律的总结清晰很多,极大减轻了读者的负担:
2) 过于理想化的课后练习
为了适应美国课堂教学的需要,Deshpande的课后练习整体上偏轻松活泼,常常出现令人捧腹的印度式幽默。习题的类型既包括梵译英、英译梵,也包括自由造句。多样化的练习设置和Deshpande个人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即把梵语作为一门活着的语言来学习,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而不是当作一门死语言来破译解读(treating Sanskrit as a productive language, rather than as a dead language merely to be deciphered)。相形之下,《基础读本》的课后练习单薄很多,只有梵译英的单向度的翻译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追溯到欧洲古典语言(古希腊语、拉丁语)的教学传统,由于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深奥的古代文献,因此从目标语言到媒介语言的翻译便成为训练的重中之重。
问题在于,Deshpande翻译练习中的所有梵文语句,基本都来自于Deshpande和另一位学者Goldman的个人创作。大概是出于beginner-friendly的考虑,这些句子在语序上都齐整地遵循主宾谓的结构,但这和原文不尽相同。在这方面,《基础读本》可能更贴近真实情况,其翻译练习全部摘自梵文原典。读者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些句子并不按常理出牌,主语、宾语经常七零八落地散落在句子的不同角落。而它们究竟属于什么成分,必须通过词格、而不是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
三、 见树不见林的《基础读本》
《基础读本》在阐述单个词的语音变化时极为详尽,但却没有对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句法层面的规则作出解释。正如同只看到了单棵的树木,而没有看到它们是怎么聚集成林的。这种缺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没有声明句子成分如何通过“格”的运用产生修饰、从属等关系
以被动语态为例,《基础读本》只说明了动词在被动语态(现在时+一般时)下该如何变位,但被动句牵涉的问题远不止此,它还包括宾语要采用主格的形式(nominative case)、主语采取具格的形式(instrumental case)、动词则与宾语保持一致;如果遇上不及物动词,那么动词不受主语或宾语的限制,永远保持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而《基础读本》只在教材开篇介绍“格的应用”时一语带过:“在和被动态的组合中,具格表示施事者或者逻辑主语。”(p.18)
再以“致使动词”(causative verb)为例,在没有解释什么是“致使动词”的情况下,《基础读本》直接进入对致使动词变位规则的讲解,没有提到致使句中动作发出者(instigator agent)应该采取具格、动作执行者应采用主格的问题。换言之,《基础读本》缺乏对句子中不同成分如何相互制约或保持一致(agreement)的解说。
在这方面,Deshpande明显更胜一筹。仍以致使态为例,Deshpande首先解释了causative 这一语法术语的含义(makes sb do sth),随后结合例句阐明了致使句中不同类型的主语该如何变格,同时考虑到了多重同位语(A makes B make C do sth)的情况。
2) 复合词
《基础读本》在解析名词性复合词的词内关系时也显得十分粗糙。或许是由于中文里缺乏从句的结构,《基础读本》在对一些定语复合词(Bahuvrīhi)进行释义时,常常无法准确传达出它们与限定复合词(Tatpuruṣa)之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一些让人挠头的表达:
同样是解说复合词,Deshpande中分别使用了XY、Xy和xY等符号来表示Dvandva、Avyayībhāva和Tatpuruṣa等不同类型的复合词,让读者对前词和后词的主次关系一目了然:
四、组合方案及其他
简言之,《基础读本》阐释语音规则以及动词、名词的变形至详至尽,选自原典的附加练习也让本书增色不少。Deshpande则精于句法的讲解,以及对现在/过去分词、复合词的归纳。综上所述,一个合理的学习方案可能是:字体(任意一本)-语音规则(二合、三合元音+句内连音法+词内连音法-《基础读本》)-名词性词的八格(Deshpande lesson5”Explanation of Cases”)-名词变格(《基础读本》)-动词变位-(《基础读本》)-不定式、独立式、祈求式等句法(Deshpande)- 现在/将来/过去分词+复合词(Deshpande)-翻译练习(《基础读本》)。
其他教材推荐:
我校的梵语课堂上,配合Deshapande一起使用的,还有Robert P. Goldman和Sally J. Sutherland Goldman(没错!就是替Deshpande编写课后练习的那位)编写的《Devavāṇīpraveśikā: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anskrit Language》
Devavāṇīpraveśikā: An Introduction
评价人数不足
Robert P. Goldman Sally J. Sutherland Goldman / 1999 / U C Regents
这本教材的每一课都配合有一段融入了该课语法知识的reading,全都摘取并改写自印度长篇史诗《罗摩衍那》,因此非常适合作搭配语法教科书使用的阅读材料。
另外,作为译本的《基础读本》,在编译过程中难免有简省、讹误之处。豆友Tagesschläfer曾把中译本与德文原版对照,摘出了译本中的多处错误,大家可以参看他的《梵文基础读本正讹四十则》一文。
暑校、视频等学习资源
梵语的暑校,首推UW-Madison的SASLI(South Asian Summer Language Institute)。作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南亚语言教学机构,SASLI提供包括梵语、印地语、旁遮普语、藏语等在内的语言课程。和美国大多数语言类暑校一样,整个课程设置非常intensive,需要在两个月内上完一个level(Elementary Sanskrit或Intermediary Sanskrit)的课程,而这相当于正常教学进度下一整年的课量。期间还穿插有每日quiz、每周小考,以及每月一大考。据系里参加过SASLI僧伽罗语暑校的同学反映,每天花在课堂上的时间大概是五个小时,加上写作业的时间,一共是八个小时。一天下来,时间所剩无几,人也筋疲力尽。这种压缩饼干式的教学好处在于节省时间,学生在秋季学期便可直接跳到下一个level的学习。但也有同学称,短期内密集授课的内容难以消化,后续还是得花上一年时间反刍吸收。豆友南亚胡同曾在SASLI修习印地语,关于更为具体的课程体验,大家可以参看他的日记《学印地语的两篇感想》。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不妨再了解一些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知识(这也是po主正在努力的方向)。一般认为,梵语属于印欧语系,和包括英语在内的欧洲语言具有亲缘关系,彼此之间有很多同源词。如果说语言课教授的是“是什么”层面的内容,那么语言学就是对“何以然”的解释。因此,掌握一定的印欧语言学知识,有助于加深对相关语法现象的理解。这里推荐复旦印度学团队开设的另一门印欧语言学的网课,内容翔实全面,涵盖了梵语与古希腊语的比较、早期吠陀梵语、以及对拉丁语等众多语言的分析。(网课链接: )
发音问题
在基础梵语网课之初,曾有同学在视频下方的评论区里对梵语字母的发音表示疑惑。其实,正如古代汉语一样,梵语的语音也经历过变迁,其发音是不能够完全被重构、或者说尚存有许多争议的。但同时,我也很能够理解提问者对“不确定性”的焦虑,毕竟记忆单词有赖于拼读,而拼读又须建立在确切知晓每个字母的发音的基础上。目前网络上可以找到很多梵语发音的教学视频,在没有严格的孰对孰错的标准下,我的建议是择其一家从之即可。这里也附上我校梵语课在教授发音部分时推荐过的音频链接,供大家参考:
五、写在结尾的话
在学习梵语之初,二导曾对我说,从掌握基础语法到能够独立阅读不加注解的梵语文本,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When you’re able to dissolve all the sandhi rules correctly and read through a sentence, you should go to drink a beer and cheer for yourself!” 他打趣道。也许精通一门语言所要花费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无可否认的是,它必然要占去你生命中的一段时光,才会逐渐附着到你身上,“each new conquest is measured against shortening days”。
具体到梵语之类的古代语言,由于言说和适用它们的社会环境已经消失,现代人的隔阂感可能会再深重一些。作为古印度精英阶层使用的语言,历史上梵语主要用于各种政治和宗教性的场合,比如对神祇、对婆罗门的赞颂,它对精致和繁复的追求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文胜于质”的典型代表,这一度是我产生抵触情绪的来源。但在这个局势稍显混沌的暑假里,守在书桌一隅,读着那些不知是何年代的句子,竟也有“纵然时光相隔百年遥,依旧感你心近在咫尺”的触动,而这大概是接触梵语近一年来颇感愉悦的时刻。
希望大家都能在艰苦的习得中感受到古典语言的魅力,也欢迎各位豆友评论补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