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助动词

助动词

助动词第17卷第5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7No.5011年10月J.CENT.SOUTHUNIV.SOCIALSCIENCEOct

第 17 卷第 5 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7 No.5 2011 年 10 月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Oct. 2011 助动词“会”的产生和发展 吴春生 (上海大学文学院, 上海 200444) 摘要: 助动词“会”产生于东汉时期, 由“会合”义动词“会”在句法、 语义、 语用等因素的参与下演化发展而来。 这一过程伴随着非元语用法到元语用法的转变, 而从情态角度来看, 助动词“会”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主观化逐渐加深的过程。 关键词: 助动词; “会”; 语法化; 语法史 中图分类号: H1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104(2011)05−0233−06一、 关于“会”的功能、 意义及其 前期研究 (一) “会”的历史演变研究综述 汉语史上关于“会”字的研究较为 多 见, 张斌(1982)、 文炼(1982)、 孟祥英(1989)、 宋世平(1994)、渡边丽玲(2000)、 郭昭军(2003)、 苏岗(2005)、 蒋绍愚(2007)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会”的句法、 语义及使用上进行了 研究, 马贝加(1996)则结合温州方言对“会”的意义来源进行了细致探讨, 梅祖麟(1998)结合“被、解、 没”等动词从句子和词组构造原则谈了 “会”的虚化, 而傅书灵和祝建军(2004)、 张艳芳(2006)、 刘芹(2009)则分析了 “会”的起源及其语法化过程, 但是对语法化的分析, 尤其是作为助动词时的语法化分析仍然不够详尽。

此外, 前修时贤也有多部著作涉及“会”字, 如杨树达的《词诠》 、 刘淇的《助字辩略》 、 葛佳才的《东汉副词系统研究》 、 段业辉的《中古汉语助动词研究》 等, 但深入探讨“会”作为助动词的演变过程中的语法化机制和动因, 探究其词义来源及其义项之间关系的论著尚不多见。 鉴于此, 笔者不揣浅陋,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化角度探讨助动词“会”的源词及前后演变过程。 (二) 语法化之后“会”的功能意义 参考前贤的辞书和专著, 笔者总结了 助动词“会”从上古至近代的功能意义如下。收稿日期: 2011−01−30; 修回日期: 2011−06−3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BYY025) 作者简介: 吴春生(1973−), 男, 安徽宿州人, 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古代汉语. A. 表事理、 情理上的应当性或必要性, 释为“应当”, 简称“会 1”。 B. 表对将来未然之事的一种肯定推测, 主观性程度及个性化色彩较强, 有强烈的语气, 可释为“必将①。 (定)要”, 简称“会 2”C. 表主观上的一种不肯定性或否定性的推测,可释为“可能”, 简称“会 3”。 D. 表能够, 侧重于能力, 可释为“能够”, 简称“会4”。 可简单如图 1 所示如下。图 1 “会”的语法化路径 二、 源动词“会”的词义 (一) 源动词“会”的词义 《说文》 云“会, 合也。 ”[1]《广雅·释诂三》 云“会,聚也。 ”[2]《尔雅·释言》 亦云: “集, 会也。 ”[3]由此可

上一篇: 汕头市举行2022年潮学年会暨“侨乡与侨批”学术研讨会
下一篇: 实验高中历史教研组学年总结3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