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篇复习大纲第一章神话1、神话的概念神话以故事或形象的方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宇宙自然、人类自身及诸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以及当时世间秩序的理解,神话的主人公包括神祗、始祖、文化英雄、神圣动物等,神话故事一般具有变化、神术和法术等因素。2、分类(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2)始祖神话女娲造人(3)洪水神话鲧禹治水(4)战争神话黄帝擒蚩尤(5)英雄神话夸父追日(6)传奇神话嫦娥奔月3、精卫填海源自山海经。北山经女娲补天源自淮南子。览冥4、山海经山海经是保存远古神话最多的古籍,最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这部书成书时代大约在战
2、国末期或西汉初期。关于它的作者以及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它是一部地理书,鲁迅说它是一部“巫书”。不管怎么说,它里面保存了很多远古神话,其中有不少神话已具有清晰的轮廓,有的经过缀合,可以得到相当完整的故事和形象,它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二章歌谣(一)诗经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2、传授:诗遭秦火之后,因易于记诵的特点,特赖口耳相传得以保全。汉代有齐(齐人辕固生)、鲁(鲁人申培公)、韩(燕人韩婴)、毛(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苌)四家传授诗经。齐、鲁、韩“三家诗”当时并列于官学,书写用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诗”;毛诗晚出,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称为“古
3、文诗”。“三家诗”盛时,毛诗受压,“三家诗”东汉趋于衰微,毛诗代之而兴,“三家诗”后先后失传,存者唯毛诗,即今之诗经。3、来源:1、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是有史可考的。(见国语。周语上)2、采诗说。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3、删诗说。孔子对“诗”做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但说诗经由他删选而成,则是不可信的。3、章法(重章)(关于寝室长问的什么是重章,什么是叠句)重章是各章间的句法基本相同,是章节与章节进行比较。叠句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的重叠,是句子与句子进行比较。周南茉莒fuyi(重章)采采茉苡,薄言采之。
4、采采茉苡,薄言有之。采采茉苡,薄言掇之。采采茉苡,薄言捋之。采采茉苡,薄言祜之。采采茉苡,薄言襭之。4、艺术特点从创作方法来看,诗经开创了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传统,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从表现手法来看,比、兴是诗经中广泛采用的表现手法。从形式看,多重章叠句,保留了民歌的原始状态。诗经语言,亦以生动、形象、优美、自然而富有音乐性为特色。诗经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5、选诗蒹葭默写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泪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泪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土氐。(萋萋一作:凄凄)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
5、水之滦。溯泪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农事诗。诗经大雅-生民主人公后稷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二)楚辞离骚的文学常识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离骚是中国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诗歌。被收入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中。补:楚辞屈原,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听说这个容易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6、(2)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辩(3)月神(望舒)、日神(羲和)第三章叙事散文1、曹刿论战(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本文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2、战国策(1)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长于说辞。其文多为策士游说之辞,善于权衡利弊,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身份地位,揣摩其不同个性心理,或投其所好,避其所忌,以情感人,迂回而谏;或以小喻大,由远而近,因情入理,发人深思;或策士平视,互相驳难,唇枪舌剑,锋芒毕露,气势凌厉。对象不同,说谏有异,风格多变。其次是善于写人。它所写人物涉及面超过先秦任何史籍。其表现的人物以谋臣策士为主,刻划非常成功,或表现
7、血气方刚,或表现老谋深算,或奇异常人,或重恩怨报施等,大都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符合人物的生活经历。其刻划人物的突出特点是,善于把写人叙事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或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组织情节,安排结构,写出人物系列完整的生动事迹,如“齐人有冯谖者”对冯谖的刻划;或以事件为中心,穿插人物,推动情节,在完整的事件发展叙述中,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如“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写燕丹养士谋刺秦王一事。其刻划人物的手法也灵活多样,有时以语言谈吐,有时用动作行事,有时放在复杂矛盾纠葛中,有时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有时通过对比、映衬,有时通过心理自白,灵活多变,运笔神妙。而大多人物,作者是运用综合手法来刻划的。再次
8、是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和寓言故事。文中熟练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比喻、铺陈、夸张等修辞手法,从而使其文辞彩绚烂,声调铿锵,感情充沛,富于气势,活泼生动,委婉入情。最值得注意的是其对铺陈和夸张的运用,直接影响了汉赋及汉代政论文。至于战国策中的寓言,亦丰富多彩,或为动物寓言,或为社会寓言,或为历史寓言,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等,写来生动形象,言短意长,文学性极强。(2)苏秦形象精神:博闻广记,韬略过人,机智灵敏,躬身自省和高度自信,坚韧不拔的进取意志和刻苦奋斗的精神,功利主义者外貌:?3、春秋三传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4、左传的基本立场:维护周丽,尊礼尚德第四
9、章说理散文1、孟子艺术特点: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特征。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来说,有些未免牵强,但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孟子中的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如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娄上),以一个简单的比喻,表现民众归仁的必然趋势。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语言
10、明白晓暢,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练准确。和古奥难懂的尚书及铜器铭文显然不同。它继承发展论语左传国语等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形式,形成了一种精练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可以说,后来统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孟子那里已经成熟了。2、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艺术特点:1、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2、意出尘外的想象和虚构3、寓有诗意的语言3、艺概。文概“意出于尘外,怪出笔端”-庄子4、庄子33篇,其中“内篇”七篇相传是庄子自撰,“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为庄子门人及后学所著。5、郑人买履讽刺了那些死守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6、尚书包含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7、任公子钓鱼任公子为
11、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嵇,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11),自制河以东(12),苍梧以北(13),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15),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16),趣灌渎(17),守鲵鲋(18),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19),其于大达亦远矣的。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21),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22)。庄子在濮水之畔举竿垂钓,他心无旁念,坦然微笑面对大自然,用垂钓的方式来休闲,心里想的是“任公子为大钩巨缁。”庄子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然聚散
12、,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而今,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已经摧毁了隐逸之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心灵上开辟出一方山林原野,使自己的灵魂不断地得到升华,找到灵魂深处的精神家园。庄子在这篇寓言中告诉我们:有远志的人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大成,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得胸怀大志,朝着既定的目标一直走下去,持之以恒,狠下工夫,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9、墨子兼爱非攻10、诗乐舞紧密结合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11、先秦文学和先秦文化的关系1、先秦是中国文化萌芽、创立的
13、时期,这一时期所建构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先秦文学作为先秦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历代尊崇取法的典范。2、先秦时代的各种文化形态尚融而未划,所以先秦文学的形态也呈现出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相结合的特征。3、先秦文学大体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3-1夏、商两代,原始宗教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巫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为占卜、祭祀所创作的韵文(如甲骨卜辞)和咒语歌谣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史官是另一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职能原来也是宗教事务,后来巫史分途,史官的职掌遂偏向人事。尚书中保存的商代作品是历史散文最早的创作。3-2周革殷命之后,巫术文化被礼乐文化取代,是所谓以德代天。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关切超越了宗教关怀,史官文化崛兴,诞生了左传这样的历史散文的杰构。一些伟大的文化巨人提出不同的社会理想,出现了论语、老子等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品。3-3西周时期,学在王官,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战国之后,周室衰微,贵族的地位下降而士阶层兴起;知识传授突破贵族的垄断,民间讲学之风盛行,是所谓礼乐下行。学派蜂起,诸子驰说,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他们主张各异,文学观念和风格也异彩纷呈,产生了与前代迥异的散文和诗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