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风和日暖。随着眉山市委原书记余斌和眉山市政协原主席严文清缓缓拉启红绸,黑底金字的“眉山政协文史馆”牌匾映入眼帘。一座古朴典雅、厚重大方的小楼成为苏母公园的新景观,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填补了眉山市政协工作的一项空白,成为眉山市政协履职路上的新成果。
受条件限制,眉山政协文史馆规模不大,仅110平方米;前后9个月完成,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其间考量的是眉山政协人的智慧。
从决策到选址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指出了市县政协“两个薄弱”的问题,也明确了市县政协的主要工作方式是搭台。政协工作如何破短板、开新局?眉山市政协从搭建文史工作新平台入手,走出破解基础工作薄弱的第一步,探索解决“两个薄弱”问题的有效举措。
2020年7月初,四届眉山市政协班子进行了深入思考,一次次深入交流、一次次思想碰撞,最终达成共识——建设政协文史馆、书画院、委员活动室应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的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载体。该是补齐短板的时候了。
首先落实场地。群策群力,说干就干!
市政协副主席钟维钦曾担任过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对中心城区特别是各大公园房屋设施了然于胸,及时向市政协主席会议推荐了场地。
2020年7月中旬,市政协主席吴小可率相关部门同志察看了苏辙公园、苏母公园内的“公房”,并集体“相中”了苏母公园的2、3号楼。
迅即,一纸请示,呈递到市委、市政府。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工作高度重视,7月31日,批复将苏母公园的2、3号楼划归市政协使用。
2020年11月6日,市政协第95次主席会议敲定,筹建眉山政协文史馆,场所定在苏母公园2号楼底楼,由钟维钦牵头组建工作专班,负责文史馆及书画院建设展陈工作。
建设与展陈之路
如何设计、建设、展陈?市内无先例,大家一头雾水。
2020年11月11日至13日,工作专班马不停蹄,赴北京、西安、威远,考察“取经”,结合眉山实际,提出了基本思路:一是学习全国政协、借鉴西安市政协建馆经验;二是要体现文化性、历史性、开放性;三是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意、自主编撰展陈大纲。
思路决定出路。工作专班实行目标导向、倒排工期,责任分工、协同作战,大纲编撰、装修设计、史料收集三线并进、协同展开。
110平方米的文史馆空间狭小,如何装进丰富的“历史”,考验不小。充分利用现有墙面最大可能增加展面,力求空间格局科学合理、色调色彩相衬相配,箱柜形态搭配有序、实物声像丰富多彩。经过反复比较、优化,最后形成了“5”字型的平面设计方案。
按照“力求完整、兼顾平衡、突出要事、图文并茂”原则草拟展陈大纲,先后修改11稿,充分征求了市政协历届领导、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12月14日经市政协96次主席会议议定,分为“人民政协光辉历程、眉山政协奋进历程、加强自身建设”三个篇章,11000余字、239张图片,生动再现眉山政协走过的24年奋进历程。
筹建过程中,吴小可先后5次带队现场办公,专题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现场巡馆、集体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工作专班先后召开16次专题会议,推进具体工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眉山政协文史馆如期落成,“何为政协”“政协为何”已然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自此,眉山多了一个鉴往知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园地;全市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职工多了一个了解历史、学习理论的场所;广大市民群众多了一个感受眉山变迁、认知协商民主的窗口。而眉山政协人从这场考量中,更充满了履职的信心和力量。
□刘忠义章亚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