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Top30。
本书是第一部以西方语言撰写的后汉通史。作者以首都洛阳的命运作为后汉兴衰的标志,首先依据考古与文献资料,详述后汉洛阳的地理、布局、礼制、人口、重要建筑等,由此切入对后汉政治与社会的分析;继而以时间为序,描述了后汉不同阶段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全书对后汉政府的行政特征、向南方的拓展开发、士人与宦官之间的冲突,以及东汉政权的最终倾覆等做出了深入的探讨,既有扎实的考辨,也有生动流畅的评述,无论对历史学者还是普通大众,都极具参考价值与阅读趣味。
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2月)、“中国好书”月榜(1—2月)、“光明书榜”月榜(1月)、央视读书春季榜单、“行读图书奖-思想-年度TOP10”、2023天府阅读榜等。
这是一本献给普通读者的艺术通史,也是中国艺术的“超级写手”“辩论家”、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高峰——高居翰教授毕生心血汇聚之作。此书在著名的中国绘画史讲座“A Pure and Remote View:Visualizing Early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基础上,翻译、整理而来,为全球首发。通过细读画作和作品比较,作者展开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的系统叙述,论题开放而耐人寻味。
2023年4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行读图书奖5月书榜。
吴天岳教授长期在北大哲学系讲授西方哲学(上)课程,内容覆盖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哲学。《古代中世纪哲学十五讲》一书以课堂讲义为基础写成。全书共分十五讲,展示了前苏格拉底到中世纪盛期近两千年间西方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
中国艺术重视生命境界的创造,追求形式之外的意趣,要在变化表相中表现不变的精神,时间性超越便是艺术家最为重视的途径之一。
“四时之外”四字,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灵魂。朱良志教授这本新著主要从时间和历史入手,来讨论中国艺术的发展和核心观念的形成,发掘中国艺术在时间超越中所体现的独特的历史感、人生感和宇宙感。
行读图书奖9-10月好书,“书法好书榜”7-9月好书。
《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晶报》等关注报道。本书是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的讲稿整理,既触及技法层面,也探讨审美层面,同时揭示了临帖、创作的方法与途径。每讲附有课程视频,视频以“北大书法公开课”之名流传全网,点击过千万。书后附有古代碑帖临习视频,可随之挥毫落纸,可观之悦目赏心。一编在手,可读、可听、可赏、可学,成为懂书法之人。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祝总斌教授的学术论文集,收录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重要论著十余篇,论题集中于门阀政治的缘起、发展、特征以及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政治制度上的独特现象。
书中对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的分析,对都督中外诸军事制度的考辨,对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晋律之特点的阐发,对晋律“儒家化”倾向的论述等,既有宏观上的分析,又有微观上的考证,篇篇都包含着独到见解。外编所附《我与中国古代史》,讲述自己如何走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之路,对青年学子有重要的启发。
2005年“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2006年《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王笛教授经典著作精装再版,二十年后再话成都街头。
本书以中国内陆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叙事”的方式考察公共空间、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的关系,将“街头文化”作为中心,展示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从城市的外观、民间艺人的表演到民众谋生的方法以及对街头的争夺等。与以往研究的角度不同,本书力图把人们的注目焦点从精英转向民众,从沿海转向内地。
实在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行动是自由的还是被决定的?我们如何知道好与坏、善与恶之间的差别?我们该如何组织自己所处的社会或共同体?是否存在生活的终极意义?
这部短小精悍的小书以生动活泼、通俗流畅的语言,揭示出为什么哲学对人而言非常重要。作者提出,哲学关乎人们如何生活以及如何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哲学本身有益、有趣、有用。哲学无处不在,哲学之门向每个人敞开。
赵汀阳、毛尖、罗岗、张慧瑜等著名学者热情推荐。
21世纪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建构和社会文化发生重要转型的时期,如何“叙述”中国成为关键议题。
本书阐释和分析21世纪转型期的中国思想文化,以“文明”为基本分析框架,对20—21世纪之交以来二十余年间正在发生中的思想文化实践进行观察,包括知识界的主要思潮、人文学科的代表性研究者及其主要成果思路、影视等大众文化等,借此召唤认识和阐释21世纪中国的自觉意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