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北大社
文史哲艺新书
一起来看看吧!
气本与神化
张载哲学述论
杨立华 著
在宋明理学的展开过程中,张载哲学所发挥的枢纽性作用,早已成为学术界的一般常识。长期以来,关于张载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气本与神化》以相关基本文献的细读和精准的概念分析为基础,通过彰显文本自身的肌理,来重构张载哲学的固有脉络。在试图将张载哲学回置入历史的精神语境的过程当中,“述”的解释学态度重构了一个场域,而这一场域使得读者与思想家的“相遇”成为可能。
儒学与中国社会十五讲
干春松 著
本书的基础是干春松教授在北大讲授多年的“儒学与中国社会”课程的讲义,共十五讲。作者致力于儒家思想和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书稿涉及“儒学的基本内容与演变”“儒学与传统政治”“儒学与中国地方秩序”乃至“儒学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等主题。其中许多论题体现出作者对儒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的独特认识,比如“儒家与经济”“儒家与宗教”等议题,会极大地拓展读者对儒家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了解。
在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儒学对于当下社会与个体生活的作用,理解儒家思想与西方各种思潮之间的关系,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关心中国文化复兴的社会大众所普遍关注的。本书通过探讨儒学的重要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传统中国,进而加深对当下中国问题的理解。
国家、文明与世界宗教研究
张志刚 等 著
“国家、文明与世界宗教”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为建设“现当代外国研究平台”而设立的一项跨学科、交叉性的研究课题,由哲学系、宗教学系、历史系、社会学系、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十几位学者协力承担,共同写作。本书便是这一重大课题的初步探索成果。
本书共十五章,分三篇。上篇“全球宗教格局观察”,从国内外理论界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出发,通过综合分析世界宗教人口数据与全球宗教格局态势,揭示国家、文明与世界宗教的复杂关系,并反思世界宗教在全球化时代对不同的社会、国家、文明的重要影响。中篇 “宗教文化传统钩沉”,从多学科视角探讨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对国家、社会乃至文明形态的深层影响。下篇“政教关系问题研究”,堪称当代世界宗教、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社会治理等研究领域的焦点话题,致力揭示世界宗教对不同的文明、国家与社会的复杂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三者之间的差异与张力日渐凸显,部分国家地区的矛盾与冲突日趋激化甚至愈演愈烈,宗教已成为“一个全球问题”,世界宗教知识也成为人们观察与判断国际政治、经济与文化局势,特别是诸多国际热点问题、重大地区冲突的“必备知识”。因此,本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拉美史
What is Latin American History?
[美] 马歇尔 · C. 艾金(Marshall C. Eakin)著
董经胜 潘欣源 罗亦宗 译
本书考察了拉美史这一既充满生机活力又面临重重危机的研究领域在北美、拉美和欧洲的发展。作者马歇尔·C. 艾金在简要讨论了“拉丁美洲”概念的内涵和历史后,勾勒了20世纪60年代前拉美史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发生的社会史转向和文化转向,概述了有关奴隶制、原住民、种族、环境、科学、医学和性别等主题的创新研究,以及塑造拉丁美洲与拉美研究的关键社会、文化和政治力量,最后讨论了边疆、大西洋世界和跨国史等新概念的出现对拉美史领域的影响。
我们共同的存在主义哲学课
刘玮 著
我们会时常困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活中的不同侧面,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我到底有没有行动的自由?对于这些问题,发生于19世纪中叶直至20世纪80年代结束的存在主义哲学运动,给出了许多精彩的答案。本书选取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胡塞尔、尼采、萨特、加缪、波伏瓦、雅斯贝尔斯、伽达默尔、阿伦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梅洛-庞蒂这12位最有代表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总结了他们最深刻、最有温度,也最值得玩味的哲学洞见,并试图通过他们的思考来帮助读者更好地思考自身的人生境遇和人生选择。在“加餐”部分,还有对存在主义艺术、神学、心理学、电影、戏剧等问题的生动阐发。本书以刘玮教授与得到合作的“存在主义哲学20讲”课程讲稿为底本,并加入了每一讲之后的课程精选留言,讲述者与听众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共同思考,成就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存在主义哲学课。
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二)
细论宝黛钗
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三)
贾府四春
欧丽娟 著
台大中文系欧丽娟教授是风靡华人世界的红楼梦公开课主讲者,本系列将欧丽娟教授一百七十多讲红楼梦公开课逐字稿整理出来,第二卷主要内容包括人物论总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第三卷主要内容为贾府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清代诗学研究
(修订本)
张健 著
本书从明代诗学内在问题出发,在中国诗学整体理论视野中,展开对清代诗学的全面探讨。作者提出,真伪、正变、雅俗三对基本观念制约明清诗学的历史进程。全书十六章,在充分占有并深入研究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揭示清代诗学的演变轨迹及整体特征,探究各时期诗学的理论问题与价值取向,考察各诗学流派的群体构成及理论主张,比较各派之间的承嬗关系与诗学异同,阐述重要诗学家的理论体系及独特贡献,对清代诗学的历史与体系作了系统而新颖的论述。
西方文学十五讲
(第三版)
徐葆耕 著
本书是作者在清华大学开设“西方文学思想与作品”课程的讲演实录。该课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书内容纵横上下三千年,横跨欧美两大洲,从古希腊神话艺术、中世纪的圣经文学和骑士文学、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近现代的浪漫运动、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涵盖了西方文学发展的主要思潮及各时期最具经典性的作家和作品,从心灵深层揭示西方文学生生不息的运动。同时注重联系当代生活现实,开掘西方古典文学的现代性,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阐释,力求在中西会通、古今会通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开掘。
首版2003年出版后广受好评,成为畅销教材和读物。2012年出版第二版,本次修订出版第三版,在原附录之外,增加了《保尔:新圣徒的理念与激情》《人类最早的史诗出在东方——谈谈〈吉尔伽美什〉》两篇文章,补充了作者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本、对《吉尔伽美什》这“世界第一部史诗”的读解,部分呈现了作者对苏联文学、东方文学的独到体认。
基本乐理与管弦乐曲谱赏析
马清 编著
本书在简要介绍基本乐理和管弦乐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体赏析了自17世纪开始,经古典、浪漫主义时期到近现代,从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到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共50位作曲家的经典作品曲谱。这些经典乐段旋律优美,音乐语汇生动,表现力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借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作曲家创作的灵感,感受作品的深层次含义,领悟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提升个人的鉴赏水平和演奏能力。
10
直面病痛
中国近现代医学史研究
张大庆 著
当代医学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与对医学的片面理解密切相关,研究人类对人体及其疾病理解的演化过程和规律,呈现医学与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汇集了作者在医学史研究和教学工作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分为中国近现代医学史、医学思想史、医学社会文化史、中外医学交流史、医学编史学和医学史教育六编。书中的文章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也涉及对医学史学科建设的思考,能够帮助人们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把握医学的发展趋势。
11
反弹琵琶
医学的现代性批判
王一方 著
迈入新世纪的医学日新月异,在现代化的征程上高歌猛进,不仅在生命科学前沿“捧星摘月”,也给百姓带来诊疗、预防、健保的累累福利,赢得阵阵掌声与朵朵鲜花。但怀疑与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形成特有的“现代性困惑”(魔咒),包括对医学超越生死、苦难、生命诱惑的过度期许,医学目的的重审,医学良知的呼唤,以及医学污名化、医生妖魔化、医患关系恶质化的拨乱反正。如果缺乏职业反思的清醒,医学必将落入“做得越多,抱怨越多” “占据技术制高点,失守道德制高点”的悖论与怪圈。于是乎,作者将学术忠诚转化为医学自我针砭的“柳叶刀”,鞭辟入里,自得其乐,并将此举定义为“反弹琵琶”。
博识雅行 学知天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