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的神秘面具、海昏侯墓中的车马简牍、兵马俑最新揭秘的秦国军阵……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发现,让考古这个曾经的冷门学科成为了自带流量的“显学”。而在高教圈内,这股热潮还不只局限于项目和成果,近期备受热议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中,考古、文物等方向也有着超乎想象的曝光率——
截至目前,已有30余所高校官宣新增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且还有至少15所高校入选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项目。其中,考古文物相关的实验室已达到6个,占比超过10%,甚至要高于一些公认的前沿、热门领域。而且除了北大、山大这样的考古强校外,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理工类名校也已在相关领域“排兵布阵”。
高校纷纷布局的背后,既是国家对考古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也是现代考古学发展的现实诉求。
考古强校,纷纷“加码”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考古学也迎来了百年史上发展最快的十年。相继涌现的重大成果背后,是高校考古学师生的长期坚守。
四川大学主要负责的5号坑出土的金面具 图源:四川大学
就拿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来说,它的发掘工作离不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专业团队。而扎根川蜀百余载的川大,更是与三星堆渊源极深,除了震惊全球的黄金面具,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等知名文物也都是由川大师生团队发掘的。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成立现场 图源:四川大学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唯一具有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全系列专门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四川大学是大陆地区最早设置考古学学科的大学之一。除了名满天下的三星堆,西藏科学考古的从无到有,西南山地古代对外交流的探索,都离不开川大师生的贡献。再看近几年,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相继成立;投资近14个亿、国内高校规模最大的大学博物馆群破土动工,川大考古正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而这种迅猛之势,在国内也并非个例——
2020年,山东大学博物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全国高校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1年,西北大学获科技部批准建设“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陕西获批的首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2021年底,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成为我国考古学领域首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试点实验室;
2022年,山西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合作创办“山西大学文博学院”;
去年,《“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出炉,考古事业首次有了由国家主管部门主导制定的全国性规划,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推动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等关键举措也随之部署。一面是国家大力支持,一面是高校资源倾斜,在可预见的未来,考古学科将迎来源源不断的发展机遇。
理工名校,陆续“入局”
科技与考古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学的发展与科技考古的进步始终相辅相成,这同样也是众多理工强校布局考古的缘由之一。
萧后冠出土实物与复制品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
以坐落在“文物大省”陕西的西北工业大学为例,很多人都知道西工大三航、材料、计算机等理工学科的强大实力,但它在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的成就却鲜有人知——陕西考古博物馆内的两件镇馆之宝:国内考古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萧后冠;以及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辆豪车”的甘肃马家塬戎人礼仪车,都是由西工大文保团队复原的。
早在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就成立了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中心,开展关于文物材料与古代工艺文物劣化机理与研究、文物保护及装备等方面研究。依托三航、材料、信息、机械等多学科优势,不断推进与考古学、文化遗产学等学科交叉,西工大由此开启了文物保护的新动向。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
2017年,西工大与陕西省文物局签约共建“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此后的5年多时间里,该研究院不断在文物现场保护、信息提取、材料研究等方面取得进展,并建立了国家文物局壁画保护基地等重点平台。2022年,西工大与国家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与国家文物局进行战略合作的高校。时至今日,国内已有200多家文博单位用上了西工大的技术和装备。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
像西工大这样活跃在考古、文物保护一线的理工强校还有很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有机质残留物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在三星堆遗址、海昏侯墓的发掘工作中都做出了贡献;北京科技大学在冶金考古方面成绩斐然,已经成为了世界冶金与材料史研究的重要学派;陕西科技大学依托硅酸盐、人工智能等学科成立硅酸盐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成果已应用于敦煌壁画保护……
如今,科技赋予考古的能量越来越大,计算机、生物学、化学、地质学等学科的最新技术已被引入考古“全流程”。在这种趋势下,未来还将有更多理工类高校在考古领域大放异彩。
除了考古项目与考古技术,考古人才培养也是高校肩负的重担之一,尤其是在相关人才紧缺的当下。
“考古方面的人才是奇缺的,全国一年考古专业的毕业生就2000多人吧,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士。”据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主任杜正贤教授介绍,全国考古专业学生的需求量要大于每年毕业生人数的几倍。在“考古热”“文保热”日益火爆的今天,考古领域的人才现状自然也引起了官方的密切关注。
去年1月,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选取13所高校会同有关联合培养单位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考古学位居全国前30%的高校都在此列。同时,通知内容显示,专项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成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以及动态调整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培养质量直接关乎“双一流”建设,国家对考古人才的重视和迫切需求一览无遗。
图源:山西发布
去年5月,山西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工作。未来5年,山西将通过高考面向全省定向培养600位文物全科人才。这批定向培养的人才将享受免费培养、定向分配、入职后直接为事业编制等优厚待遇。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中无疑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2023年1月,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图源:新华社
“现在考古所人员的配备几乎翻番了”,杜正贤表示:“考古所、文保所、博物馆他们都希望有考古系的学生毕业去工作。所以工作都不要愁的,而且都比较稳定。”据国家文物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全国考古机构编制较2021年增加约1500个,但该年新招聘人员仅322个,人才缺口之巨大可见一斑。
在教育领域,同样的变化也在发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在交叉学科门类中增设“文物”专业学位类别;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成为国家级人才项目;考古学博士研究生指标增加57%……从国家到地方,种种证据都在表明,未来考古人才将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而考古正是寻回那一块块文明“拼图”的关键。面向“到2035年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基本建成”的目标,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大力支持考古学科发展,而这个神秘的领域也正敞开大门,迫切期待着新鲜血液的到来。
本文素材来源于:各相关高校、教育部网站、国家文物局、半月谈、中国社会科学网、文旅之声、文博中国、澎湃新闻、陕西日报、文物陕西、西安科普、文旅山东、北京文博、山西发布等网络渠道
关注我们,了解高等教育领域新鲜资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