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专题
今年7月,《世纪》杂志迎来创刊30周年。30年来,《世纪》坚持“积累史料、传承文化”的办刊宗旨,坚持以“亲历、亲见、亲闻”为主要特色,立足披露一手史料,拓展口述历史,成为全国文史界人士和广大文史馆馆员崇文鉴史资政的优质平台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性优秀期刊。遵史德、重史识,讲细节、求真相,成为《世纪》亮点。
在全国文史馆系统众多馆员和文史专家的支持下,我们坚守团结作者、服务读者的初心。为回顾《世纪》30 年发展历程,“世纪遐想”栏目刊发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原党组成员、副馆长、本刊主编沈飞德《立足于未来的回顾——写在〈世纪〉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一文,从参与《世纪》创办亲历者的角度,回顾了杂志的办刊初心和发展历程。
与此同时,本刊编辑部约请文史馆馆员、文史学者等撰稿,本期选刊中央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本刊顾问王楚光,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俞汝捷和澳门文史作家贺越明等三位先生的文章,以飨读者。
《世纪》风采 三十而立
贺越明
文史作家
前澳门九鼎传播公司总经理
20世纪80年代末,我赴美留学前看过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当年创办的《上海文史》。进入新世纪,我将在旧金山当记者时采访的一位美国老人到上海寻找儿时玩伴而终于如愿的故事,写出后接受朋友的建议传给编辑时,已是改为与中央文史研究馆合办的《世纪》双月刊了。那篇刊载于2000年第3期的拙文,题为《历经六十年的跨国友谊》,描述的两个小人物的聚散和分合,多少折射出一个甲子的社会动荡、时代沧桑和国际关系嬗变。就从那时起,《世纪》成为我在海外和境外工作时最为关注的刊物,不光热衷阅读,还乐于投稿。
图 |《世纪》2000年第3期
对文史有兴趣的人大都知道,这个领域的同类或相近的期刊不少,各地相加估计不下二十余种,早已形成重合效应,还极易落入“炒冷饭”的窠臼。然而,《世纪》不仅在竞争中稳步发展,而且脱颖而出,被公认为众多文史类期刊中的一大名刊,在海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值此《世纪》问世三十周年之际,无论回顾历程还是梳理经验,都是很有意义的。作为普通的读者和作者,我不曾专门研究,但读得多了,总会对其内容和编辑有些感悟。
图 |作者发表在《世纪》2000年第3期的文章《历经六十年的跨国友谊》
《世纪》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极其宽泛,上溯近代民主革命,下至当代改革开放,经纬绵长,题材丰富,既有中华英才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探索经历,也有民族豪杰领袖面对国难、联手抗敌的合作佳话;既有开国元勋重要场合纵横捭阖的言谈风采,也有学者书生独居斗室埋首研究的苦心孤诣;既有两军对垒隐秘战线获取情报、进行策反的惊险情节,也有和平时期多方交友、争取人心的温馨故事;既有建政之际文化名流汇聚归心的感人场面,也有动乱之年知识分子失落消沉的苦涩况味;既有政治家在转折关头的独特功绩,也有艺术家在寻常岁月间的耕耘成果;既有改革初青年学子出国留学深造的亲身体会,也有开放后外国学者前来讲学交流的互动情形……其间,也不乏围绕重大事件的考订和补充、纠谬和辩驳。总之,一期期刊物所载录的历史风云,繁杂而厚重,曲折而多姿,难以逐一概述。可以说,《世纪》三十年来奉献给读者的,是红色的革命史,也是灿烂的文化史,又是多彩的社会史。
图 |1996年6月20日,“《世纪》创刊三周年暨马利公司向上海市政协委员赠刊仪式”在市政协泰山厅举行。图为上海文史馆馆长、《世纪》主编王国忠(前排左五)在活动结束后与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福生(前排左三)、著名杂文家冯英子(前排左四)等同志以及编辑部同仁合影留念
《世纪》的编排,依托的栏目从宏大叙事到微观零拾,包括“世纪特稿”“本刊专稿”“口述历史”“史海亲历”“史卷拂尘”“名流综谱”“名师大家”“故人旧事”“域外传真”“艺苑春秋”“笔记掌故”等,应有尽有,各得其适。因而,捧读每期刊物,犹如品尝一桌满汉全席,先是鲜果、干果和蜜饯等开胃小食,继而是冷盘、热炒、大菜,最后是点心。一些主要栏目的重头文章,就像出自名厨高手的时鲜海味、名馔山珍,入口齿香盈颊,回味无穷。从头至尾,冷热、荤素、大小,全席食毕,令人流连忘返,念念不忘。对于我这样的读者,《世纪》便有着一种顶级美食般的魅力。
一本刊物办得如同读者眼里的美味佳肴,开卷有益,营养无限,那么取材广泛,用料精细,烹饪讲究,便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也体现编者的见识和水平。多年里,共有长长短短的12篇拙作蒙《世纪》刊载,其中有三四篇分别关涉澳门、香港、台湾地区的史事,尤其是纪念澳门回归暨特区政府成立二十周年的题材,都经主编和编辑预先提议并商讨约稿,成文发表后在当地也有较好的反响。仅此一端,可见编辑部成员站位高,视域广,策划早,选题准,效果好。
图 |《世纪》2019年第1期
孔子曰“三十而立”,古人亦有“三十年为一代”之说。《世纪》问世三十年,已成为资源丰沛、影响广泛的名刊。它作为中央和上海两家文史研究馆联系海内外文化界的平台,也发挥着统一战线的文化纽带和政治传播作用。可以肯定,这份文史类期刊的发展经历,从内容到编辑,都会是有关学科专业从事期刊研究的重点对象,也将在中国报刊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