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陈云章与时务学堂旧址

陈云章与时务学堂旧址

陈云章与时务学堂旧址在长沙城区有一个小地方,曾有过三度辉煌。这个小地方就是位于三贵街的时务学堂旧址。 时务学堂三步曲――三贵街、时务学堂、中原公司 长沙市内的三贵街,是一条很普通的老街,宽不过5米

陈云章与时务学堂旧址

在长沙城区有一个小地方,曾有过三度辉煌。这个小地方就是位于三贵街的时务学堂旧址。

时务学堂三步曲――三贵街、时务学堂、中原公司

长沙市内的三贵街,是一条很普通的老街,宽不过5米,长不过数10米,旧式的平房,低矮的建筑,与当今国内火热的城市建设相比显得很不协调,仿佛成了被现代人遗忘的一角。然而,就这么一条不起眼的小街,竟与中国的近代史息息相关,由此引发的事件,成了动摇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最早的策源地。

三贵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它曾是一代重臣刘权之宰相的旧宅。刘权之是长沙人,在乾隆嘉庆年间为官50余年,历任左都御史、吏部尚书、协力大学士、兵部尚书等。70岁荣归故里。他居住的那地方取名为三贵街(刘权之有兄弟三人)。

1897年,三贵街注入了新的生命。清朝废除科举制后的第一个学堂――时务学堂成立,并于当年10月正式开学。该学堂是浏阳籍人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与维新派志士唐才常等倡议创办的。该学校的名字来源于“识时务者为俊杰”,道出了维新派的宗旨所在。

时务学堂最初选址在长沙北门外侯家珑,未建好之前暂定于原刘权之的故宅。时务学堂仅办了不到一年便被迫停办,所以时务学堂的故址就是原刘权之的故宅。刘家在乾隆、嘉庆年间曾盛极一时,到光绪年间便人去楼空,房主已换为益阳人周桂午(历史学家周谷成的族祖父)。谭嗣同与唐才常因创办时务学堂,便佃下了该处房屋。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掀起了救国救亡的资产阶级维新改革运动。湖南的执政者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都是维新派人物,他们支持开办新式学堂。时务学堂的办学经费类似民办公助的形式,一部分来源于社会捐助,一部分来源于开矿利润赢余,政府也补助一部分。清朝翰林熊希龄被任命为学堂总理(校长),任命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任命李维格为西文总教习。时务学堂第一批招收了120名学生,可谓人才辈出,济济一堂,其中有蔡锷、林圭、田邦璇、杨安人等将领,以及范旭东等知名人士。次年7月,戊戌维新运动失败,时务学堂被迫停办。其办学时间不到一年,但播下的维新改革的火种,却呈燎原之势。戊戌维新失败14年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宣布了清王朝的覆灭,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事后梁启超说:“新旧之哄,起于湘而波动于京师。”可以这么说:没有时务学堂,就没有戊戌维新,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辛亥革命。所以后人评价戊戌维新,认为其意义及影响远远超出它本身的范畴,而戊戌维新却始于时务学堂,可以说时务学堂是戊戌维新乃至辛亥革命的摇篮。

戊戌维新后25年(1922年),梁启超应当时省长赵恒惕的邀请来长沙,由曾经当过梁的秘书李肖聃(李淑一的父亲)作陪,重游时务学堂。当时时务学堂已归湘潭一个姓言的老板。言老板听说维新派风云人物梁启超要来,立刻笔墨侍侯。梁启超睹物思人,潸然泪下,写下“时务学堂故址”六个大字。

抗战期间,长沙城几乎毁于“文夕大火”,时务学堂也难逃劫数,成了废墟一片。幸得言老板在大火前夕将梁启超亲题的“时务学堂故址”墨宝转藏于湘潭才得以幸免。

时务学堂旧址是一块宝地,自然会有识宝的人来相中它,这个人就是陈云章。

陈云章1911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为辛亥革命的同龄人。他接受传统的教育,年青时便立志报国。193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曾任省第九职业学校校长兼常德《新潮日报》社社长,是一个民族感很强的人。他耳闻目睹日寇的种种暴行,深恶痛绝。他利用报纸积极宣传抗日,带领全社人员到民间募捐20余万元,发放到常德守城的几千官兵手中。

抗战胜利后,陈云章在实业先驱李烛尘、范旭东等老前辈的影响和指点下,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45年,陈云章将学校委托他人管理,自己带领一部分人员来长沙筹办中原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他用1.2万元买下了占地8亩的时务学堂旧址,在废墟上兴建三栋红砖洋楼,中间留出一大块地方准备建造中原大厦。一旦竣工,将鹤立鸡群,十分显眼。

言老板去世后,陈云章打听到梁启超的题字“时务学堂故址”在言老板的儿子手中,即以40担米买下了梁启超的手迹。可以说,时务学堂剩下惟一的两宝――宝地和墨宝均归于陈云章的名下。

三贵街再度注入新的生命

陈云章与时务学堂的缘分并不限于宝地墨宝。时务学堂的那种改革旧制、民权平等、救国救民的精神造就了陈云章的性格与人品,他向往和平,刚直不阿,仗义执言,不畏权势。

1946年冬,陈云章通过竞选当上省参议员,不久又当选为省工业会理事长和全国总工业会常务理事。当时内战已迫在眉睫,湖南省、市工农商六团体成立联谊会,他被推选为第一负责人。湖南省、市51团体成立和平促进会,他当选为主席。

1948年初,中央委员刘文岛以特派员的身份来湖南干预地方立法委员选举,陈云章对此极为不满。在与刘文岛交涉的过程中,双方发生争执乃至动手。此事国内诸多报纸刊登,香港《大公报》以“湖南民主斗士陈云章”为题,在显著位置作了详尽的报道,美国的一些报刊也转载了这条消息。1948年秋,内战频频失利,于是密令各地央行,将库存的黄金、白银运往上海,伺机运往台湾。陈云章以其合法身份,召集省、市工农商六团体会议,旋即带领人马,封存了湖南央行的金库。国共和谈破裂后,成立“戡乱委员会”。在省参议会上,陈云章带头发难,语惊四座:“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了和平,即便投降也在所不惜。”他的这些言行,使统治者十分震怒,派遣特务多人来中原公司他的私宅进行暗杀,几乎丧命!然而,为了和平,他义无反顾。

由于陈云章的地位与头衔,与的达官贵人少不得有来往,同时,他又是有胆有识、思想进步、颇具号召力的民众领袖。因此,他成了沟通地下党与进步势力的桥梁人物。他不是共产党员,为了湖南的和平,他愿意为党的工作,三贵街再度注入新的生命。他的中原公司和他的私宅,就成了地下党领导人秘密集会的场所。省工委的一些负责人如余志宏,涂西畴等就是通过陈云章与军政要员如文于一、蔡杞材等取得联系的。

为了实现和平解放,陈云章不但在言行道义上给予支持,在经济上也给予帮助。当他得知地下党经费有困难时,便在工业界筹措了“地下”经费4000余元,存于蔡惠圃的友林药房,由省工委专人支取。把扣留三艘外轮货物拍卖所得的3万余元做“地上”经费,供起义部队使用。

梁启超的墨宝最终“完璧归赵”

解放后,陈云章回归教育事业,先后在北京、南京、长沙等地的院校如南京水利学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授多年,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湖南政协常委、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等。他的中原公司于1949年7月停业后,其办公楼也被撤除,地皮另做他用,只剩下陈的私宅,即现在的三贵街15号,仅占原时务学堂旧址的八分之一。于是,梁启超的墨宝对他来说就倍加珍贵了。为了安全起见,他把墨宝寄存在湖南大学图书馆。他对人民所作的贡献在“”期间却反成了冲击他的“罪证”。但他浩然正气,不畏强势,相信真理,不看大字报,不写大字报,不写诬陷他人的材料。

“”后,陈云章去湖南大学图书馆询问墨宝时,却被告之不知去向,当时经手的馆长已在“”期间被迫害致死。就在几乎绝望之时,他意外地获知,原来湖大图书馆将这一部级文物又转存到省博物馆。几经交涉和落实政策后,墨宝终于物归原主,回到了陈云章的手中。墨宝经历了六七十年的人世沧桑,能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真可谓苍天保佑!

墨宝的文物价值早已为世人所知,海外的收藏家愿出高价收买,陈云章坚决不允。他毅然将这一部级文物捐献给湖南大学,其中原因虽较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戊戌维新失败后,时务学堂改名为求实书院,4年后,岳麓书院改名为湖南高等学堂,求实书院随之并入,定名湖南大学。梁启超的墨宝放在湖大图书馆保存,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他在湖南大学读书时的老同学、泰籍华人罗武子,出重金在岳麓书院后门建一纪念亭“时务轩”,将“时务学堂故址”碑嵌入其中,以供世人瞩目。

时务学堂必定再度辉煌

三贵街15号是陈云章的私宅,该私宅被命名为“天倪庐”。“天倪庐”3个字是著名学者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的亲笔题赠。进大门正对的建筑是“天倪堂”,是陈云章父亲陈天倪的纪念堂。天倪堂大门左上角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历史学家周谷成题的“天倪堂”三字。堂内有孔子的嫡派传人孔德成题的“天倪堂”,有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题的“天倪堂”,老革命家李锐题的“天倪堂”等等。“天倪堂”内还有众多海内外的鸿儒硕学、政界名流的碑刻、字画、信札、照片等等,跨度从19世纪至21世纪。游览期间使人目不暇接,恍若置身于那深厚的湖湘文化氛围之中。

进大门右边是陈云章的住房“思默庐”,这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建筑,与中原公司办公楼同时建造。这是陈云章自行设计的,外表看来好像是一层、而实际上隐含着两层的建筑,体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连接“天倪堂”与“思默庐”之间是一座绿琉璃瓦的牌坊,梁启超所书的“时务学堂故址”碑,李肖聃所书的“时务学堂题记”碑、李况松的“跋”碑和陈云章的“题记”碑一字排开,显示出这是一块不同寻常的地方,它既是时务堂的旧址,也是梁启超题字的地方,它向世人揭示了这块宝地几百年来兴衰的历史。

长沙是一座历史名城,因而时务学堂对长沙近代的人文历史来说可谓至关重要。台湾中华仁学会的负责人、谭嗣同的嫡系后代谭恒岳,湘籍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拜访过陈云章,他们对时务学堂的历史、对恢复时务学堂旧址都非常关心。他们都希望在这里建成今后长沙的一个讲学场所,将谭嗣同和时务学堂的精神发扬光大。

长沙市政府决定,在时务学堂的旧址上复原时务学堂的旧貌。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已经确定恢复时务学堂旧址的用地,文物部门也派专人查找原时务学堂建筑的图纸或照片,并征求学术界、文化界权威人士的意见,将它建成为长沙市的文化活动中心,长沙第一个近代史博物馆,收集和陈列近代史上湖湘名人的资料。时务学堂必定再度辉煌。

上一篇: 文博|与历史对话(第三十二期)寻古八千年——走进赤峰
下一篇: 梁启超的“大学理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