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会议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是启蒙之船、理想之船,更是奋斗之船、革命之船和复兴之船。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影片《红船》,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红船精神”为纲,艺术化地展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命运与前途的求索。影片以青年毛泽东的视角和思想成长为主线,力图用全新的影像风格和镜头语言还原百年大党的历史原点,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基因中的红色血脉。近日,电影《红船》在北京大学举办首映礼,主创团队与专家学者在对话交流中重温百年党史,从原点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逻辑和奋斗初心。
从北大红楼到嘉兴红船:回望初心与信仰
北京大学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北大红楼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发祥地。100年前,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在这里点燃烽火,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生根发芽。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表示,北京大学可以说是“红船精神”的出发点。电影《红船》从嘉兴南湖又回到北京大学,中国共产党百年再出发,北大影视戏剧中心也迎来成立10周年再出发,这是多重角色、多重身份的“出发和抵达”。
著名编剧龙平平认为,谈建党就不能不提到北大红楼,电影《红船》把“红楼”和“红船”的关系讲的十分清楚,并形象地展现了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觉醒年代》相比,《红船》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挖掘上更为深入,而且补充了新发现的史料。在制作方面,影片也做了很多年轻化的尝试,对当代青年人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讲好包括“红船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故事,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必修课。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唐金楠认为,电影《红船》的创作视角做到了对“人”的回归,生动鲜活地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是体现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中的。“红船精神”和北大红楼有着紧密的联系,北大人有责任加强理论阐释和学术研究,发挥红色资源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将电影传达、表现的精神与力量延续下去。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提出,电影《红船》以浓缩的形式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他总结道,这部电影是从北大红楼到知识分子探求救国真理的集中表现;是从湖南到南湖,中国大地上救国实践活动的集中呈现;也是一群青年到一个政党,中国革命走向成熟的表现。影片有着扎实的史学功底,是一部严肃写实的现实主义作品。
全新的影像风格和青春化的叙事方式
红色根脉是百年奋斗的鲜明底色。影片定位于青春化的叙事风格,以青年毛泽东的视角与思想成长为主线,艺术化地呈现一百年前青年们的青春热血和理想情怀。影片通过全新的影像风格和镜头语言,还原这段观众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使整部影片有理想、有温度、有力量,让新时代的年轻观众找到共情与共鸣。
陈旭光表示,《红船》的叙事类型属于“成长电影”,以毛泽东的“自知”叙事视角,贯穿着个体成长过程中“寻找”的母题。电影整体风格有一种南方美学气质和抒情史诗式的表达,细节中洋溢着历史的激情和诗意。在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聚焦人物形象而大胆虚构,写意抒情与情节浓度张弛有度,在同类题材电影中显得“差异性”突出。
影片将叙事与表意结合,并传达情感,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认为,《红船》结合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人文史观,将思想高度和情感温度整合起来,有强烈的人文情怀,为中国主流电影甚至其他类型的电影,在电影创意、观念等方面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启发和参考。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提出,影片以毛泽东的思想成长为叙事主线,采取“以人带史”的叙事手法,让观众有更好的代入感。影片突出了文艺风格,意境深远,是一种全新的影像风格和青春化的叙事方式。影片既有浓重个人风格的书写,也有新主流大片的美学范式,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认为,影片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问题和民族期待上的重大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历史人物的表达方面,影片突出了青春感、对信仰的虔诚和面对阻碍不惜献出生命的庄重感,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
针对影片特色,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分别作了总结。
胡智锋提出了四个着眼:一是着眼于青年领袖毛泽东,富有想象力的塑造“一大”前后的毛泽东形象,在同类电影中独树一帜;二是着眼于成长,影片回望了毛泽东成长过程中的挫败、困顿等动人点,具有强烈的励志感;三是着眼于诗意的表达,使影片在纪实再现的基础上,提升了诗意的格调和境界;四是着眼于今天的价值,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的思考赋予了回望历史、珍惜当下的强大精神诉求。
张卫总结了四个特点:一是客观真实,对于有历史争议的人物也能够客观地表现;二是宏观表现思想纷杂的历史背景下寻找道路的历史过程,诠释了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三是谍战悬念的波澜起伏,会议的线索和抓捕的线索交织,赋予了观众看谍战片的愉悦,文戏武戏生动激烈,将思想探讨融汇于动作戏中;四是个性鲜明,表演生动,塑造出平凡而又激情的革命者形象。
立足“红船精神”,勇于探索创新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电影《红船》以“新思想、新精神”“新理念、新技术”“新时代、新经典”为总体定位,在影片创作方面作了不少新的探索。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结合近期同类题材的影片,探讨了《红船》在表现建党事件方面的创新。他认为,《红船》没有把13位代表逐一详细展现,而是聚焦于毛泽东,以单个人物角色介入整体事件的表达,独到地传达出毛泽东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今后重大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红船》的创新:一是立意新,在“红船精神”的传达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二是人物新,“以人带史”的手法新颖,弥补了历史的空白点;三是样式新,综合了纪录片和剧情片两种样式,艺术创作大胆别致。
站在党史研究的角度,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美东提出,影片以“红船精神”作为主线展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选题具有独创性,不仅突出了毛泽东在“红船精神”中的作用,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中小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所起的重大作用。影片用个人情感的方式描写政治人物的历史命运,还原了英雄人物作为“人”的真实质感。
主创团队如何立足大众,做出有温度、有高度的创新作品,如何立足新时代,讲好有新意、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影片总策划郑重介绍,影片立足“红船精神”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以毛泽东为核心主角,还原了青年毛泽东经历的挫折、失败和觉醒,力求唤起年轻人的共情和共鸣。同时,展现了建党百年以来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编剧黄亚洲表示,编剧是一度创作,导演是二度创作,专家意见是三度创作。《红船》能够被众多专家剖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相比30年前的《开天辟地》,《红船》做到了对人物内心的聚焦和细节的把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