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留住新城的老记忆 文史爱好者5年合著《东津文库》

留住新城的老记忆 文史爱好者5年合著《东津文库》

留住新城的老记忆 文史爱好者5年合著《东津文库》原标题:留住新城的老记忆文史爱好者5年合著《东津文库》2012年东津新城建设拉开序幕,一座新城即将矗立的同时,六两河桥南几个村居民的房屋将整体拆迁,古镇、村寨将会消失

文史爱好者5年合著《东津文库

老文史资料不及老瓷器值钱_老文史_老文史资料的价值

2012年东津新城建设拉开序幕,一座新城即将矗立的同时,六两河桥南几个村居民的房屋将整体拆迁,古镇、村寨将会消失,村镇的故事也将渐行渐远“从三人准备写一本书,到现在跑着忙着写成了六本,这期间走访上百人,东津的文史爱好者、教师、村民,市里的专家学者也参与进来。”《东津文库》主编杨立武拿到新书时感叹近日,由东津新区文史爱好者杨立武主编,众多文史爱好者参与,历时5年编撰而成的《东津文库》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留住家乡的历史、乡愁

“起初,鉴于东津没有系统的文史资料,因为爱好和责任,也因为教育教学的需要,想编几本关于东津的校本教材,以增进学生对东津的了解。”在东津新区(经开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见到《东津文库》的主编杨立武时,他向记者说。

2012年,随着东津新城建设拉开序幕,他们也改变了主意。六两河桥南几个村居民被整体迁移。而村庄、故事、风物,恰是东津的历史见证,是东津的文化财富。“为了留住历史、留住乡愁,我们萌发了编撰一套《东津文库》的念头。”杨立武说。

为了留住“四村一组”等拆迁区域的记忆,虽然居民已分散居住,但编撰人员还是想方设法多方打听、走访。

听说拆迁后的古碑被运送至彭庄公墓,编撰人员便多次驱车到公墓走访。“只要有一丝线索,不管价值有多大,编撰人员们都会细细查证。”杨立武说道。

东津新区(经开区)管委会知悉后,高度重视,成立了编委会。至此,《东津文库》的编撰由原来的自发地随意进行,变成了有组织高效地开展。

上一篇: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下一篇: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文史研究院2016博士招生选拔办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