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论治国理政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石

论治国理政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石

论治国理政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石作者简介:方世南(1954-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苏州 215123内容提要: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石,

作者简介:方世南(1954-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苏州 215123

内容提要: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石,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唯物史观是人民史观,它突出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人民主体性的价值诉求;唯物史观是一个谋划社会发展大局和把握历史进程大势的整体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现了以整体性思维协调和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促进中国整体文明进步的系统哲学;唯物史观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品格是求真务实的改革创新精神,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突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有的开拓创新精神的实践逻辑。

标题注释:本文系2015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个全面’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研究”(批准号:2015YZD10)的阶段性成果。

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之一的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所当然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实质上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人民主体性诉求,遵循了唯物史观谋划社会发展大局和把握历史进程大势的整体观,反映了唯物史观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品格。

一、唯物史观是人民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根本价值诉求

与唯心主义从精神理念出发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从脱离社会历史进程的抽象的人出发点不同,唯物史观把历史活动的出发点看作现实的和具体的人,就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①他们把唯物史观这门科学概括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突出表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其治国理政的价值诉求、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综观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和新成就,无论是其对于“中国梦”“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四个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六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论述,还是对于外交路线、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等方面的论述,虽然涉及众多领域和繁多任务,但是,其始终围绕和突出的主题却只有一个: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的维度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人民史观、历史发展的价值观和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观。

1.唯物史观是人民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宗旨

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人的理念,从古至今的许多政治家和政治学家都有专门的论述。我国成书于夏朝的《尚书·五子之歌》,就揭示了中国最早帝王亡国的经验,其根本原因就是藐视人民的历史作用,从而丧失了统治根基,表达了中国最早和最原始的治国理政思想,提出了“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主张。中国许多封建统治者与唐太宗一样,在治国理政中都有一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忧思。美国E.O.威尔逊的《论人的天性》、埃里希·弗洛姆的《自为的人——伦理学的心理研究》、德国卡尔·曼海姆的《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等著作,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阐述了在治国理政中必须把人当作政治人并加以高度重视的主张。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科学方法,他们心目中的人并不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是少数社会精英,他们重视人并不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而是为了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因此,难以达到科学认识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的基本学说,把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和过上幸福生活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归结点。在他刚刚就任总书记时,就说了这样一番感人肺腑的话:“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③他在这里提出的十个“更”,道出了执政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治国理政要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一直重申和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有助于让执政党、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依靠什么力量发展、发展的根本价值诉求是什么等一系列涉及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价值定位的重大和原则问题,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根本力量、根本目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根本问题、发展成果如何共享等一系列重大和原则问题。

上一篇: [精品]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doc
下一篇: 第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探索史概要1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