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船山知行观
蔡景华
(岳阳师范学院两课部,湖南岳阳414006)
摘要:知行关系,是宋明时期两种认识斗争的焦点,针对“销行以归知”的“知行合一”说,王船山提出‘‘行可兼知,而知
不可兼行”的观点,是对认识论的突出贡献之所在。
关键词:王船山;知行关系
中图分类号:B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01)03—0057—03
知行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对十分重要的认识论范“知者象天,耳目之司”,就是认为耳目所管的事就是智巧。
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认天只有“知”,也只有“能”,而人则能把知和能兼之于一身,
识、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二是人的认识、理论对自己的行动所以他说:“知者天事也,能者地事也,知能者人事也”(《周
有什么样的作用?在王船山以前的哲学家们,围绕这些问易外传·系辞上》第一章)。但是,王船山觉得人的知能毕竟
题进行过广泛的讨论,提出过种种不同意见。如伪《故尚书不同于天地的知能。因为人有感觉的能力,有形成概念和
·说命》中,最早提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命题。强调的思考的能力,天地都是无思无虑的,既没有感觉能力,也没
是知易行难的观念;孔子在《论语》中说:“始吾于人也,听其有主观能动性。所谓天“知”地“能”是因为人的知能,乃“原
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强调的是重
于天而顺乎道,凝于形气”(《张子正蒙注·太和篇》)的结果。
知轻行的知先行后说;王守仁则认为:“我今说个知行合一,
《易传》上说“天行健”,即天道是刚健的,运行不息的;而地
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他强调的是知不先,道则是“顺承天”,即顺受天道之变化。人的认识能力恰恰
行不后的知行合一说。具有这种“健”和“顺”的特性。他说:“知者惟其健,健者知
王船山关于知行关系的理论,是建立在上述各种不同之实也。能之所穷,不穷于其不专,而莫穷乎室中而执一。
的知
行关系理论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个批
能者惟其顺,顺者所能之实也。(《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
判、继承的过程中。他又根据当时理论斗争的需要及实践经
一章)。王船山这段话的深刻性在于:一是他把运动的观念
验的总结,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作出了新的概
引进了知的领域。所谓“知者惟其健,健者知之实”,是说人
括,从而把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的“知”是和天一样,具有自强不息的运动能力,而这种能又
是“象天的”结果。二是指出知能本身并不是认识,而仅仅
一、强调“知行有别”,反对“知行合一”
是一种认识能力,要使这种认识能力得以发挥,就要“虚其
王船山明确指出,知和行是两个内容不同。“各有功中,析其理”。,而不能“室中而执一”,把认识能力当作认识
效”的范畴。他说:“知行相资以为用,惟其各有致功,而亦
本身,搞主观唯心主义。
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
互,益知其必分矣”(《礼由于王船山看到了天地和人之间的同一性,所以他能
记章句·中庸衍》)。“盖云知行者,致知、力行之谓也。唯其把“健”、“顺”这些运动范畴引入知;又由于他看到了天地和
为致知、力行,故功可得而分”(《读四书大全说·论语·为人之间的差别性,所以又能指出“思虑”等是人所特有的认
政》)。这说明了知和行的功用不同。王船山还指出,知行识能力。这样就使他和一切先验主义和神秘主义区别开来
的内容也不一样:“知行之分,有从大段分界限者,则如讲求
了。
义理为知,应事接物为行是也”(《礼记章句·中庸》)。
王船王船山认为行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他说:
山所说的“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人们的“知者,知礼者也。礼者,履其知也”(《思问录·内篇》)“知之
主观认识能力。他说:“盖知者象天,耳目之司也;能者象尽,则实践之而也(《张予正蒙注·至当篇》),“气随习易,而
地,肢体之司也”(《读左氏春秋博议卷下》),王船山所说的习且与性成也”(《读四书大全论·论语·阳货》)。其中的
收稿日期:2001—03—19
作者简介:蔡景华(1967一),男。湖南华窬人。岳阳师范学院两课部讲师。主鬻研究方向为中冒哲学。
万方数据
58
云梦学刊JOURNALOFYUNMENG2001年5月
“履”、“实践”、“习”等,都具有行的意义。既然知和行是两
知”(《张子正蒙注·诚明篇》)。如果硬要把知行分
个不同的东西,所以王船山便极力反对王守仁提倡的“知行
作两截,“以志学’为知,‘立’为行;‘不惑’、‘知命’、
合~”。他说:知行之间是相资以为用的,它们各有其功用,
‘耳顺’为知,‘从欲不逾矩’为行;此乃强将自己立
因而也就各有其效应“不知其各有功效而相资,于是而
下的柱子栽人圣言内,如炙铁相似,亦能令其微热
姚江王氏知行合一说,得借口以惑世”(《礼记章句·中庸
衍》)。
而津出,究于彼无涉也“(《读四书大全说·论语·为
政》)。就是说,这样分知行,只是主观臆断,并不符
二、知行相须,并进而有功合实际情况。正是基于对知行互相渗透、互相包含
王船山~方面强调知行有别,反对知行合~的唯心主
的认识,王船山认为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具体过程
义谬论;另一方面,他又指出,知行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没
来看,知和能之间无所谓先后。他认为:“知能同功
有联系的∥除恰相反,知行是相须、并进而有功的。
而成德业。先知而后能,先能而后知,又何足以窥
首先,王船山指出,知行相须是在对立和差别基础上的道阃乎?异端者于此,以知为首,尊知而贱能,
枷须,没有差别和对立也就谈不上相须。他说:“盖云知行则能废。知无迹,能者知之迹也。废其能,则知非
者,致知、力行之谓也。唯其为致知、力行,故功可得而分。
其知,而知亦废”(《周易外传·系辞上》第一章)。
则可
立先后之序。可立先后之序,而先后又互相为成,则由
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则知之,亦可云并进有功”(《读四书
三、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
大全说·论语·为政》)。“好学,然后择之审,而行之不疑;力
王船山知行观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突出地强调行在
行,则身体而喻之深”(《礼记章句·中庸衍》)。知和行的功
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他对中国哲学史知行观的
用虽然是各不相同的,但它们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最大贡献。他认为行是知的基础、知的目的,是检验知的重
的。矧行棚成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人们通过可以知
要手段,行高于知、难于知。l、首先,王船山指出,行是知的
道自已行动的步骤和目的,通过行又可以反过来加深自己
基础。他说:“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得而后见有德,德
对知识的理解。王船山通过对知行相异又相资的分析,得
犹得也”(《思问录·内篇》)。王船山这段话是依据唯物主义
出一个带普遍性的方法论结论。他说:“知行相资以为用,
认识原则反对唯心论的。因为一切唯心论虽然表现形式不
,№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
同,但究其实质,都是把道或理看成是心中固有的东西。王
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丽起功,
船山针对这种谬论,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人们只有通过
此定理也”(《礼记章句·中庸衍》)。同类性质的东西是谈不
行,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这正如人们只有行走,才能找到
上对立统-一作用的,只有性质不同,而又处于一个统一体之
所要走的道路。所以他反复强调说:“非力行焉者,不能知
中的东西,才能产生这种作用。这是一个“定理”。在中国
也”,“力行而后知之真也”(《四书训义》卷十三);“德者,行
哲学史上,王船山是第一次清晰地描述知行对立统一“定
焉而有得于心之谓也。则凡行而有得者,皆可谓之德矣”
理”的。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十章)。这说明王船山已认识
王船山指出,知行相须还表现在知行之间互相渗透、互
到行是知的基础和前提,行在知先。2、王船山认为行是知 十¨
包含。、他说:“知行二义,有时相为对待,有时不相为对
的目的。他说:“知之尽,则实践之而也(《张子正蒙注·至当
待”(《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卫灵公篇》)。从理论上讲知行
篇》)。“知而后行之,行之为贵,而非但知也”(《周易外
传·
可以分作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又是“终
乾》)。人
们求知,不是为认识而认识,而是为了更好地行。 始不州离”密不可分的。“格致有行者,如人学弈暮相似,但
王船
山讲的“行为贵”,就包含有实践是知的目的意义。3、
终日打谱,亦不可尽达杀活之机;必亦与人对弈,而后谱中
王船山认为,行还是检验知的手段。他继承了苟子关于“符
谱
外之理,皆有以悉喻其故。且方其迸着心力去打谱,已早
验”的说法,把“行”作为检验真知的标准。他说:“学者之于
属力行矣,,”(《谈四书大全·大学》)。人们学下棋,当然要懂
仁,其或存或去之实,则于其好恶验之矣。”子其事验其心
得阵法,可以从棋谱上学,但又不能只从棋谱上学,而必须
“(《四书训义》卷八)。这就是说,人们心中是不是有“仁”,
同跗在别人对弈之中学。如果不边学边练,把知与行结合
是要通过他的好恶的行动来检验的,是要从他的行事去检
起来,而只是埋头看棋谱,到真正要用时还是用不上的。这
验他的心的。他又说:“言发于先,行成于后 考其成,乃
是因为实践是发展的,而理论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保守性,
以印其先“(《宋论》卷六)。这就是说,考察其行动,就可以
。已往往落在实践的后面。如果什么事情都要等学会了才去
印证其原先的言是否正确。他又说:“知之尽,则实践之而
做,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知和行是密不可分的。“知不
已。实践之,乃心所素知(王船山说:“素,犹豫也,言豫知其
彻者不可以行,行不谴者不可以知”(《周易外传·系辞
理而无不得’),行焉皆顺,故乐莫大焉”(《张子正蒙注·至当
下传》等五章)。没有知就谈不上能,能不及也谈不
篇》)。这是说,通过实践,证明人们心中原先掌握了的“理”
上知,“知能相因,不知则亦不能矣”(《读四书大全是可以行得通的,自己就会感到掌握了真理的愉快。4、王
说·中庸第十二章》)“知虽良而能不逮,犹之乎弗船山还以为,行高于知。他说:知者,知其然而未必其能然。
万方数据
第 22 卷第 3 期 蔡景华:论王船山知行观
59
乃能然者,必由于知其然“(《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十三 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俟解》)。“乃所谓笃行者,元有二
章)。知道了的东西,不一定能做到;做到了的则一定是知
义。一事之已行者,专力以造其极,此以执为笃也。众事之
道了的。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但实践又高于理性认识。
待行者,推广‘而皆尽其理,此以致为笃也”(《读四书大全
说. 为什么呢?因为“行有知之功”(《四书训义》卷二):“知也
中庸》第二十三章)。可见,所谓力行或笃行,指的是刘
每一
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 件已经开始做的事,都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刘于那
些还没 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尚书引义·说命中 有开始傲的事,则要通过行去认识和掌握其中包含
的理,即 二》)。王船山讲的“行有知之功”,“行焉可以得行之效也” 通过力行去致知。
不仅包含着行是知的来源和行是检验知的标准的意思,而总之,王船山的知行观既有对前人的继承,而在对知行
且包含着只有通过行,知才能真正发挥实际作用,转化为物 性关系的分析、对行在认识过程地位及知对行反作用的论
质力擐的意思。5、王船山还认为,行不仅高于知,而且难于 述等方面,又大大超过了前人,在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上作
知。《说命》中有所谓“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王船山认 出了新的贡献。 为,所谓“行艰”,指的是要做到力行、笃行很
难。他说:‘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