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
复旦通识教育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为进一步推动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提质升级,《复旦通识100》邀请通识核心课程教师以“为什么学生要学习这门通识核心课程”为主题撰写文章,“以点带面”地为学习者提供思考问题的历史纵深和思维线索,启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课程讲授的背后,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是什么?课程设计的过程,有哪些关切和思考?课程内容的学习,又与当下的我们有什么关联?本期推送《复旦通识100(卷一)》中吴欣老师的文章,让我们跟随吴欣老师一起,探索“古代两河流域考古与艺术”课程。
割裂与迷思:古代两河流域考古与艺术
作者丨吴欣,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丨古代中西亚考古与艺术、帝国、东西文化交流等
代表著作丨《美索不达米亚:一个文明的历程》、“Exploiting the Virgin Land:Kyzyltepa and the Effects of the Achaemenid Persian Empire on Its Central Asian Frontier”等
主讲通识核心课程丨古代两河流域考古与艺术
一、异域世界的神秘召唤—课程缘起
提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许多同学脑海里迅速浮现出“古老”“神秘”“浪漫”“灿烂”等形容词,又或者是苏美尔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等名词。熟悉《圣经》的人们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印象则或能更进一步:亚述人、波斯人、迦勒底人与犹太人等在此间的恩怨情仇,和此地上演的无数人世悲欢。除此之外,普通人——哪怕是对此怀有浓厚兴趣的求知者——虽然明了其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重要,但对于古代两河流域更深入清晰的历史、文化、艺术、政治人物、事件、关系等,却实在是知之甚少。
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领域内资深教授,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仿佛一种隐隐约约、飘忽不定的存在与感觉,其背后蕴含着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如文明与野蛮的边界、开放与封闭的对立、现代与古代的关联等。这种模糊的感觉与从书本、媒体、研究中获得的认知完全契合。一个学术上的事实是,自18、19世纪欧洲殖民者对该地区的探险开始,到信息俯拾皆是的当下,古代两河文明从来都是矛盾、让人充满困惑却又无法割舍的主题。
时光倒流,当年初学者如我,当迈进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堆满古代两河流域物品的展厅的那一刻,浑如穿越至另一个宇宙——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充满远古魅惑,超越凡人眼界与想象:如巨大的牛头竖琴前板上镶嵌着头发蓬松的奇异裸体人,双臂挟持着满脸天真好奇的公牛,狮子和豺狗状动物为宴会奉上酒肉,动物乐队的演出,蝎子人双手高举、骄傲昂首;再如那些小小的人形雕塑,眼睛大如铜铃,虔诚而略带惊慌地直视前方的表情传递了神灵之所在……真是一个令人迷醉的与神共舞时代。神庙前的立柱,不同材质的红、黑、白三色镶嵌,几何图案构建出的现当代艺术神韵;还有酒坛里伸出的那长长的吸管,那些五千年前的人们喝的真是啤酒吗?……一切皆让我思维困扰、迷幻、无助——这个遥远而神秘的他域世界竟如许激发出我血液和心灵的极大兴奋,正如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猛然闯入从未敢梦想的童话城堡。来自人类久远前灿烂文明若隐若现的神秘呼唤,正是牵引我走进此间,孜孜以求寻梦的红线——超越人类世界的艺术张力如斯,将这些迷人而又令人困惑的艺术分享给大家,这便是本课程的缘起。
二、“古老的新知”,从文字破译开始—终极诱惑
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研究堪称一门“古老的新知”。多数领域,如从明史研究到古典学、从对《红楼梦》到康德等的探索,都建立于学界长期积累而成的既有学术传统基石之上,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探索却并无此等奢侈,我们需要从头——从破译和解读文字开始,首先“建立”自己的基石,而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搭建更高的学术理论。
人类所有古代文明中,来自古代两河的文献资料远多于其他地区,不仅因为美索不达米亚为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的地方,更因此间人们使用的楔形文字是写在泥板而非羊皮纸、纸草、纸张等易腐烂材料上。然而纵是如此,能阅读和书写楔形文字语言的人古今都极少。基于文字对研究古代社会的权威性,意欲深入观瞻古代两河文明图景,过往我们能仰仗的只有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训练而通晓楔形文字的亚述学家们;而其他人,无论专业学者或普通人,不仅不能解读文字,展开批评更无从谈起。在这个意义上,对古代两河文明的学习与研究,绝非一个从高处到更高处的过程,而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对于课程学习者,我们因那古老文明遥远而神秘的呼唤步步深入,却一不留神闯入古文字暗室,因亚述学家们缔造出的一丝光亮惊喜万分,盲人摸象般去推导这栋人类古文明大厦,千方百计去开一扉门,启一扇窗,让更多光亮进来,而后能因更充足的光,去打量,去研读,去摸索——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但亦因此“寻光之旅”,这一恍若新知的古老文明探索全程充满着挑战与冒险的诱惑与激烈。
三、命名法折射出的“欧洲中心论”及对两河流域古文明与现代中东地区的割裂—学理与世界
古代两河文明研究随欧洲“东方学”之兴而启,其学科起源和发展,与19世纪欧洲各国在中东地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了解东方、向权力部门和民众解释东方,是该领域最初存在的重要价值所在,学术上命名为“古代近东文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对于欧洲人,古代两河流域即以今天的伊拉克为核心,也包括叙利亚和土耳其的一部分,属于所谓“近东”地区——殖民时代欧洲对世界的定位方式,而最初的研究者们并未以当地的地名,而是采用了“美索不达米亚”这一来自古希腊语的词汇[意指“两河之间(的土地)”]来命名承载这一伟大的东方文明的土地和学科,其命名背后的“欧洲中心论”思想就不言而喻了。在汉语中,“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并无实质上的不同,前者是意译,后者是音译。如果我们摈弃这些词汇,用来替代它们的将是什么?“古代西亚文明”会是一个更合适的概念吗?
殖民主义使该学科产生伊始便带有强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导向,从而导引出此领域研究中一对难以融和的矛盾与作为学术自身的强烈不安。如何理解或“处理”该领域所涉及的古代文明与中东现代政体、文化的“矛盾”?亦即,令西方引以为傲的、通过犹太文化与希腊文化传承的、被誉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与在当前西方世界普遍与“独裁”“专制”“暴力”“恐怖”等概念画等号的中东——骄傲的远古与敌对的当下,二者的矛盾对立。而作为学术的吊诡更在于,古代两河文明学术因政治而生,却亦因当前世界政治宗教因素而遇困——在该领域学术研究始终与政治、意识形态如影随形,古老传统与现代当下传承之课题遭遇完全割裂与分离,这直接导致两个全球认知误区:一是普通欧美民众骄傲地认为古代两河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因而是属于他们的;二是几乎所有的中国读者认为古代两河文明是一个死亡了的文明,与当下全无关联。这样的认知是如此根深蒂固,突破它们的唯一途径就是去学习并试图真正认识两河的历史。
四、自我成就“文化特权”—考古加持,艺术赋能
在过去的两百年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考古学家们在古代两河文明研究中的话语权也日渐增加,成为与依托文字本体研究与解读的亚述学家们并行的另一种更具象、更场域、更情境、更艺术的领域存在。考古学家们可以通过河流的改道、聚落分布的变化、城防系统的兴衰来把握已经逝去的古代世界的脉搏,可以依据房间的形状和大小来判断其功能,依据遗物出土的地点来解释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等——从与亚述学家们截然不同的角度来复原古代社会,建立一个更立体、更直观的古代社会的图景。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随着艺术史的迅速发展,学者们开始以艺术史的方法研究来自古代两河的包括雕塑、绘画、印章雕刻等在内的图像材料。如我所述那次在宾大博物馆中屏住呼吸、热血沸腾的初遇,可以想见在绝大多数人——包括国王与贵族——都不识字的古代两河,这些视觉材料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何其重要的象征意义!新的考古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同时推动着亚述学和艺术史的发展,但不幸的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中东地区战火不断,对于许多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考古学家来说,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进行田野发掘已成了难以实现的梦想……
因而,尽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但对该文明的发展演变具有发言权的人事实上已然罕有,对文字释读功底的高门槛要求和无休无止的战争,使得在可见的未来此领域研究人员的稀缺。有理由相信,有机会进入且深度学习这门课程的同学,势必和我一道,成为可以一瞥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的“特权人物”!通过学习,我们将为自己赋予一种独特的技能,看到绝大部分人所无法看到而满溢精神魅惑的“他世界”,仿佛化身巫师,凭借一只水晶球,洞见远方与足下、过去和未来——这个特权,从来只向对未知充满浓郁兴趣,愿意付出时间与精力,以灵性与智慧在宇和宙、世与界间穿行、徜徉、探索的人类少数派开放。
进一步阅读书目:
①Jean Bottéro, Mesopotamia:Writing, Reasoning, and the God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2.
②保罗·克里瓦切克:《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和文明的诞生》,陈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③拱玉书:《西亚考古史(1842—1939)》,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④吴欣:《美索不达米亚:一个文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⑤于殿利:《巴比伦与亚述文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目
录
序言/孙向晨
一、古典传统的汇通
如何认识经典中的传统:阅读“十三经”/邹振环
立象以尽意:《周易》的思维世界/邓志峰
《春秋》三传的历史叙事与意义解读/郭晓东
《论语》:中国文化的原典/傅杰
良知的力量:走入孟子的精神世界/杨泽波
纷乱时世之中的自由逍遥:庄子的精神方向/陈引驰
史学经典的结构与传承:《史记》导读/陈正宏
阅读《三国志》:观察和理解一个时代/戴燕
《资治通鉴》与司马光的思想世界/姜鹏
二、世界文明的奠基
古希腊文明及其现代遗产/黄洋
英雄之生死:《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对读/张巍
悲剧与古代希腊人的公民教育/吴晓群
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任军锋
城邦与人:柏拉图《理想国》里的真理-正义问题/丁耘
印度本土宗教:交汇与包容/刘震
割裂与迷思:古代两河流域考古与艺术/吴欣
“知其不可而为之”:《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启示/欧阳晓莉
《希伯来圣经》:亚伯拉罕三大宗教文明之根/刘平
亦继希腊哲学之余绪:阿拉伯哲学的来龙去脉/王新生
三、现代秩序的逻辑
笛卡尔与《谈谈方法》:如何使用理性来探究真理?/佘碧平
制造“利维坦”:霍布斯与现代国家的诞生/孙向晨
自然与自由: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旨趣/尹洁
现代自由秩序的逻辑—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汪行福
危机与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张双利
如何唯物主义地思考世界?—和恩格斯一起思考/吴猛
从“认识你自己”到“成为你自己”:尼采的哲学启蒙/吴新文
财富背后的文化动力: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研究/郁喆隽
四、社会历史的展开
文艺复兴:社会转型与新文化建构的范式/赵立行
“人权”的彰显—思考欧洲现代文明的特性/李宏图
欧洲殖民帝国如何影响当代世界/朱联璧
政治的由来:人类政治演化史的逻辑/包刚升
法律与社会的法理关系及其实践/潘伟杰
以现代学科为视角理解近代中国/曹南屏
20世纪的中国、美国与东亚现代世界的形成/马建标
以人为本:当代中国的人权与法治/侯健
中国与全球化大变局下的国际法律秩序/梁咏
五、科学探索的视野
人文的物理学/金晓峰
大气科学与人类社会/穆穆
人类进化:人类的起源与迁徙/金力、谭婧泽、李辉
进化思维:洞悉宇宙、生命、社会的关联性和复杂性/杨继
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赵斌
医资可鉴:历史上的医学、社会与文化/高晞
哲学家为何要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徐英瑾
六、文本创作的背后
从失意中探寻诗意:陶渊明的人生与创作/杨焄
体认词心中的红尘与人情:宋词与我们/赵惠俊
西游故事群落里的中国文化/张怡微
走近文化昆仑,探析古典诗艺:阅读《谈艺录》/侯体健
追问我们所“熟知”的鲁迅/郜元宝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与现代抒情/段怀清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春想象”/金理
“是我把黑暗,化作光”:手抄本传统与英国中世纪文学和文化/包慧怡
西方叙事传统:定义、演变和叙事分析/段枫
七、美与艺术的体察
你有一双看得见美的眼睛:对艺术与审美的哲思/孙斌
破墙:杜威的生活美学策略/张宝贵
经纬交织,秘响潜发:对现代艺术教学的一些思考/沈语冰
从体验者的视角审美中国戏曲艺术/赵群
基于实践的审美体验:从达·芬奇笔记到绘画实践/周进
“电影是什么?”:感知、体验与创造/许肖潇
后记
排版 | 孙 梦
审核 | 刘丽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