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仁宇,相信大家对他最熟悉的作品是《万历十五年》,而这本史学著作也值得一读,能够了解作者的历史观和对历朝历代的大概评价。本书成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相对于哪个年代来说,作者的很多观点还是比较值得称赞的,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个人知识脉络,谈一下几点看法:
首先,本书名字为“中国大历史”,符合本书梗概,作者通过二十几万字叙述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堪称是高度压缩,很多历史事件基本都是几句话带过,作者谈的更多的还是个人看法,史评的内容不少,但是选材上还是基本包括了主要的历史事件。
其次,作者的角度很多时候是站在向西方特别是向美国介绍中国历史的角度,前半部分比较明显,似乎是在给美国学生讲课,作者做了较多的中美历史地理学的对比,这和作者的知识背景有关。
再者,作者在选择史料的时候与其他史学家稍有不同,相对注重历代的官僚制度与财政税收政策的分析,这或许和作者的研究方向有关,但是用历朝历代的财税政策来贯穿历史脉络,难免过于微观,与“大历史”的概念难免不符。
还有,作者比较有个人了解的是,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国家进步,特别强调了政府缺乏“数字管理”,全文不知有多出一直提到此观点,看来作者是站在现在资本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来看待历史的,到考察角度过于狭窄,况且作者也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和叙述,比较模糊。
作者对于近代史的评价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国共关系与内战等内容有自己的一些观点,毕竟作者是亲历者,但是囿于个人的立场与史料的来源以及史学立场,难免有偏颇,特别是国共内战的得失原因分析模糊牵强,很多内容是和西方资本主义对比介绍的,没有看到中国的特殊性。但是作者持有历史连续性的观点是很好的。
最后作者叙述了自己的哲学历史观,但比较模糊,缺乏严格的论证与逻辑推理,猜测成分过多,难免陷入神学,但是在哪个年代也是可以的啦。值得推荐本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