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和神圣责任。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她领导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承接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曾与中国齐名的四大文明国家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都经历了与中华民族同样的衰落遭遇。19世纪末,英国作家卡彭特在《文明之起源及其救济》一文中断言,凡是历史上极盛之民族,都难逃由“炎热最高之度,寝假而贻其民族以永世削弱之运焉”,该文对由辉煌而衰落的民族能不能重新振兴作出了否定的结论。
1840年鸦片战争使一场世纪性的民族灾难降临中国,西方列强发动的对华侵略终结了东方文明曾经长时期领跑世界的先进地位,中华民族由此饱受落后挨打的耻辱。爱国志士仁人发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前仆后继迈上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历程。他们坚信,只要落后的中国求强自富,奋起直追,是完全可以“媲迹欧美”甚至“驾欧美而上之”。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响亮地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指出:“大家同心协力来救国,中国就可以反弱为强,反贫为富,可以同今日之列强,并驾齐驱。”他终身期盼“使我中华民国数年后在地球上成一头等强国”,表达了努力使中华民族强大起来的志向。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现实一次次打破了爱国志士仁人复兴中华民族的愿望,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中华民族的复兴在取得一些微弱的进步之后就陷入困境。中国社会需要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先进理论和开辟新的民族振兴之路。中国共产党就是适应这样的历史需求应运而生的。
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力量的转换。辛亥革命后各种政党蜂拥而立,色彩斑斓,活跃于政治舞台,但实践证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政党都担当不了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她所举起的思想旗帜、表明的政党宗旨、揭示的奋斗目标,显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承接。历史催生中国共产党的同时,也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移交到她的肩上。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创造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应该怎么走?这是爱国志士仁人始终在探索的问题。一开始,先进的中国人将思路集中在学习与武器相关的军事技术上,以为拥有了“坚船利炮”就可以强大起来。后来有人提出“商战固本”的主张,以为发展工商业是立国之本。再后来又将视线转向制度变革,以为只要将西方议会、宪政、政党那套东西搬过来就能使中国改变面貌。“军事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先后作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而引起许多人的热衷追求。然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堵塞了这一条条路的通道。
历史昭示中国,在丧失主权、遭遇外来侵略、备受封建压制、频发军阀混战的社会生态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是一个画饼充饥的幻梦。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只有首先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前提。党建立以后,开展以革命为价值中心的历史实践,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奋斗,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组成部分。
前些年有过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认为任何革命带来的只是破坏的结果,宣扬所谓“告别革命论”。这种观点抹杀中国历史的客观现实,无视中国革命的发生规律,十分有害。检验一场革命对于社会的价值,关键看它在解决国家和民族最迫切的问题中作了什么贡献,作出多大的贡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离开这个问题,什么国家工业化、社会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等等一切都是空谈。不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笼罩在中华民族头上的将永远是黑色阴霾,中国人民永远看不到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以革命为价值中心的历史实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正确道路,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智慧续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新的征程充满荆棘。100余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长期的战争破坏,使中国元气大伤。经济文化水平低下的落后现实,使国家建设举步维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打压、经济封锁,造成重重困难。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相信和依靠人民,不断推进国家建设,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在1949年至197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奠定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在国际上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压制的环境下,建立和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国民经济不断取得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这些不容抹杀的成绩,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满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1955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全国党代表会议上讲话中提出“用几十年的时间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正式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令中国人民倍感振奋。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同时也因为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党在历史实践中发生了一些失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遭遇了曲折。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心愿,促使急躁情绪的产生,脱离中国国情、偏离正确思想、违背客观规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损失,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如同近代中国爱国志士仁人在探索民族振兴之路上经历的迷茫一样,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探索中,也不可避免地会走一些弯路。不同的地方是,历史上爱国志士仁人没有能够从探索的迷茫中走出来,中国共产党则以汲取历史教训的觉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新的道路。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展露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在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党中央领导人民共同铸造了中国经济腾飞的辉煌,从而赋予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新的强大生机,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显著发展史无前例,被世界视为奇迹。1978年到2011年间,我国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在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举世罕见的情况下,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1979年到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00亿,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神五、神六、神七成功升天显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世界水平,中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反映了国家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露出来的光明增添了党和人民的前进动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越走越宽广。党和人民深刻认识到,现代潮流下,一个民族的世界地位并非完全由经济决定,单一的经济腾飞不足以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政治文明、文化水平、国民素质与经济繁荣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21世纪以来,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全面推进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建设,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建设,所有这些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指南和有效保证。 振兴中华,赶上世界发展潮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夙愿。距离中华民族被甩入世界落后行列的那场鸦片战争,至今已经170年。中国花了100多年的时间创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在经历艰辛探索之后,党领导人民正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将从事实上推翻由盛而衰的民族不可能复兴的预言。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