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特级教师李天德:高考历史答题要突出探究能力

特级教师李天德:高考历史答题要突出探究能力

特级教师李天德:高考历史答题要突出探究能力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摄影记者 黄士峰“历史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论证问题,最终得出历史结论。

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

摄影记者 黄士峰

历史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论证问题,最终得出历史结论。”2月18日20时30分,极目新闻推出“名师来了•冲刺高考”系列公益讲座第五场,邀请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历史教师李天德,从历年试题难度、高考命题趋势、复习要点以及答题方法等方面为高考考生讲解高考历史备考技巧。

历史探究题是什么意思_历史探究题例题_历史探究题

近两年试题难度增大

分析2021、2022年湖北省高考历史试题,试题难度增大。”李天德说,“首先是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材料字数增多;2021年全卷4400字,非选择题2200字,2022年全卷4213字,非选择题2600字。其次,材料理解难度加大。选择题的难度相比2021年,2022年大大提高。主要增强了材料阅读理解能力,如有3道选择题引用了文言文,非选择题第17题也有一则材料引用文言文,加大了阅读难度。”

同时,非选择题的答案要点组织难度增大,不仅大量引用原表格,原数据,原材料,例如湖北卷第2, 17, 18题都选用的是表格题,第7,13,20题都选用漫画或历史图片,第3, 5, 8, 17题都引用了原文加引号的方式表达,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阅读功底,以及一定情境下的思辨能力。

结合2021年、2022年历史考试,可以看出湖北省高考命题呈现的趋势:突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彰显人文关怀;偏重通过创设文化史与社会生活史的情境来考查对政治经济史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增加图片史料题分量的趋势;综合开放、中西比较的大题命题趋势;注重从社会时政热点切入创建情境的趋势;突出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国史的重要地位;拓宽发现问题的空间,加强理解和掌握的考查;注重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的考查;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测试。

加强主干知识复习

什么是主干知识?李天德说:“高考考查的知识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所谓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它能够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就高考考查的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而言,是指能形成一个系统并能说明一个问题的知识体系。”

随后,李天德老师表示:“确定主干知识应遵循以下原则: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即那些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决定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的知识和内容;构成历史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和内容;一些极其重要的历史常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现代意识、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和进行情感教育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其中,主干知识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史实本质属性的反映,历史概念是经过分析史实之间的联系、对史实的表象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包括历史人物、事件、文献、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等,诸如民族主义、万隆会议、三省六部制。

主要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缺少的史实,在任何时候都起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重要的历史结论:包括对历史现象的性质、意义、地位所作的结论等,还包括背景、原因,如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最充分的思想动员等。

主要的阶段特征:历史阶段特征是指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如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16至18世纪西欧的历史特点等。

重要的历史发展线索:如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发展、衰亡过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壮大、改造过程等等。

李天德老师还强调,学生需要适当进行湖北地方史复习。

历史探究题_历史探究题是什么意思_历史探究题例题

答题要学会分析

李天德说:强化三个环节的答题规范要求:平时作业常规要求。其中选择题要统计正确率,对错题进行分析,明确正确选项的依据,分析自己错选的原因。

对于非选择题,学生在试题材料中标记出要点依据;答题要点做到“三化”;自主订正,补充要点,特别是明确命题者给出的要点的依据(材料、教材)。

比较型非选择题的基本情况。此题型最明显的特点是“比”,即要求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将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概念、现象、事件等进行比较,以归纳出它们的异同点或区别出它们的本质特征或分析出其中一个历史概念、现象、事件的特点。比较题的提示语一般有“比较”“对比”“与……相比”“共同之处或共通之处”“共同点或相同点”“不同点”“差异”“异同”等之类的词语。

比较型非选择题解题方法,必须弄清楚题目中所要比较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材料、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基本内容,即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等)、情况(阶段、时间、人物、纲领、口号、措施、方式、方法、手段、技术、工具等)、结果(结局、性质、特点、功绩、局限性、作用、影响等)。这是做比较题的基础工作,否则没法进行比较。

确定好比较项是解答比较型非选择题的关键所在,题干中若有明确的比较项的,可依题设问要求进行比较作答。题干若没有指出比较项的,可根据历史事件或现象自身的根本要素确定比较项。如,对战争的比较就从战争的几个要素(双方、起因、经过、性质、结果等)确定比较项。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经过(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或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民族)、意义、特点、影响、性质、作用等几方面确定比较项。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属阶级阶层、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朝代、国家类的比较,一般可以从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加以比较。如果同时比较异同点,相同点一般从宏观方面进行,不同点一般从微观方面展开。

要得出“变化”,得将前后两个阶段的情况进行比较。“变化”其实就是要分析出与前一阶段相比,后一阶段才存在的内容或前一阶段内容在后一阶段消失了。“特点”题,要得出历史事件、现象的特点,就得有一个可参照的比较对象,以确定其特点所在,没有参照的比较对象,不好得出特点,在此基础上,找出特定历史事件、现象有的而比较对象所没有的内容及特点。

李天德说:“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都会提供材料,属于材料比较题,这就需要同学们根据材料内容,确定比较对象、比较项。”

考生要寻找异同点内容,组织答案。确定比较项后,就要结合历史概念或历史事件或历史材料的内容寻找出具体的内容。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直接叙述共有的内容即可,尽量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如“特点:”“方式:”等,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一般要指出不同点的方面,尤为重要的是要指出各自不同的具体内容,也尽量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①……;②……;③……”,对各比较项逐一作答。

李天德表示:“历史的学习,是希望学生们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理解与辨识、概括与提炼、组织与运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物,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和阐述历史事物。历史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论证问题,最终得出历史结论。”

上一篇: 5.3分的《月球陨落》假灾难伪科幻、还是因为中国女星强行加戏?
下一篇: 科幻巨制《星际探索》内地定档,胡歌遇上皮特你会选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