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马头镇位于古淮、泗水交汇处清口南岸,是秦汉时期淮阴县故城所在地。在12世纪至19世纪中叶黄河夺淮700年间,这里又成为黄、淮、运三河的交汇处。
从明万历初年至清咸丰年间,朝廷在此区域大力实施“束水攻沙、蓄清刷黄”之策,大筑高家堰,蓄淮河清水,刷清口以下黄、淮共用河槽淤沙,而保清口以上运道的畅通;创立“之”字形河道与系列节制闸坝,解决淮河水与里运河水落差太大的问题等等,这里更成为著名的清口水利枢纽的核心地域。
清口水利枢纽
这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升温,不仅形形色色的游客联袂接踵,层层块块的领导车马杂沓,而且天南地北的专家、甚至黄发碧眼的外国学者也常常流连于此。
那些投宿驻店的专家学者们东跑西颠,走访拍照,甚至带上地图和测量仪寻寻觅觅,却不是为了参观韩信故里、漂母古墓、枚乘故居,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那些没有什么“看相”的横七竖八的黄土堆,似断还续的葫芦河,若隐若现的石工墙……
天妃坝遗址
可别小看了那些大半废弃的河道、堤坝,它们可是当年大运河清口水利枢纽的吉光片羽,更富有历史文化的内涵!
陈瑄、潘季驯、靳辅、陈潢、张鹏翮、高晋……多少闪耀着智慧之光的名字,还有康熙、乾隆等叱咤风云的帝王,无不与清口、马头镇联系在一起。
乾隆阅示清口河工图
淮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葛以政在《极其珍贵的码头三闸照片》(详见《淮安历史与文化》2021年第2期)一文中说:
“马(码)头三闸是清口枢纽遗产区极为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可惜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拆毁了,其大量石料和木料固然是应时工程的需要,但对于如今的世界文化遗产来说,其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清口枢纽是中国大运河这份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为关键的遗产区和遗产点,马头三闸是当年漕船入淮渡黄最为惊心动魄的地方。马头三闸由之前的不断移建、改建、扩建,最终于乾隆二年定型为南北走向的正越六座石闸,倾注了明清多位治水大吏的心血,耗费了明清国库中的巨额帑银。康熙、乾隆分别六次南巡,来回必经这些闸口,其留下的治水故事和诗文连篇累牍。”
清乾隆时期的清口枢纽图
正如一位考古学家所说:“随便抓一把马头的土,都可以攥出文化来!”
马头顺黄坝破坝修路时,挖出几麻袋祭祀河神的古钱币,有明朝的、清朝的,还有日本和越南的。河堤下葫芦状的深塘,就是古通济闸的闸塘,当地老百姓称这座闸为“二闸”。
“二闸”南面二里地,旧有惠济闸,又叫天妃闸,俗称“头闸”;“二闸”北面一里多的地方,旧有福兴闸,俗称“三闸”。
惠济闸、通济闸和福兴闸,合称为“码头三闸”。三道闸皆分正闸、越闸,都是明清时期为节水、通航而修建的古船闸。
头闸闸塘更大,也是最难通过的一道闸。当年,连京城的人都知道淮阴有个天妃闸,民谣传唱着“上有广源闸,下有天妃闸。”
头闸上水连接筑有四道束水坝的弯形引河,引河头坝连接高家堰,越过头坝就进入淮河——张福河了。淮河水位比三闸以下的里运河水位高出四五米,这么大的落差,主要靠三闸四坝调节。每道闸上、下水的落差都在一米左右,所以,过闸相当危险。逆流上闸不仅须用绞关,而且须用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纤夫。
清口遗产点遗产要素分布图
《淮阴风土记》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当绞关时,爆屑纷飞,锣声轰发,一时岸上居民,无老无幼,悉受闸夫雇用,为之邪许,随锣声之紧慢,为用力之缓急。”
下闸也很不易,迎溜尤为大忌,往来舟楫,畏如蜀道,都称过闸为“过关”,所以船主都雇用专施过闸的闸夫临时掌舵,确保万无一失。
惠济祠先供泰山玉女碧霞元君,后供天妃天后(妈祖),俗称奶奶庙。在马头镇北四里多,位于古新庄镇,据重冈之上,地势如脊。这里原先三面皆是运河,东侧的二河堤下,就是码头三闸之一的福兴闸。
由惠济祠西侧向北穿过黄河,就是杨庄的中运河口。过去漕运盛时,这里舳舻相继。由于惠济祠东山头与西山头的水位落差太大,重载船经过此间,都得卸下货物,空船通过三闸四坝后,方能再装货北上或南下。所以,当年这里人声鼎沸,昼夜不息。
船进三闸的历史老照片
南来北往的行船人,都知道马头有个奶奶庙,东山到西山,要走三天三夜。流传至今的马头船工号子唱道:
隔河望见一座闸,就像隔着一座山。
勒紧裤带背着纤,一拽就是日西山。
听从老大摇令旗,不干就得把眼翻。
酷暑弄船撵日头,冰天雪地也不闲。
富人饮酒小高楼,穷富为啥不一般?
由此可见,纤夫挣的都是血汗钱。
民国24年,也就是1935年,用现代技术建成的淮阴船闸投入使用后,中、里运河之间可由船闸直通,不仅避免了三闸之险,而且不须环绕马头镇一大圈,节省了12公里水程,马头三闸遂废。
惠济祠碑
1958年开挖二河时,位于二河堤内的福兴闸首先被拆除。“文革”中,二闸、头闸也相继毁于一旦。据当事者说,从头闸桩基上拔出来的杉木桩,就达3000多立方米!
惠济祠还是察看黄、淮、运河形势的最佳地点。黄河北徙前,两河帆影,三闸涛声,到此皆可领略。
该祠建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乾隆二帝六次南巡,每次必登眺观览。乾隆十六年皇帝南巡,敕建行宫于祠左,仿内府坛庙式,火珠耀日,飞阁凌空,虽在郊原,而有皇居之美。
《南巡盛典》中的惠济祠
正殿奉天后圣母像,旧时每届岁朝及农历四月初七,例有庙会,香火特盛。当地老人讲,惠济祠有九十九间房屋呢。
上世纪70年代,已经残破的惠济祠亦未逃脱厄运,被拆毁殆尽。现仅存乾隆御碑一通,琉璃黄瓦几片。
然而,明清两代屡次修建、深埋地下的石工墙,经局部考古揭示,却愈显得执着而又巍峨。它为大运河留下了巨人的履痕,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历史的浩叹……
作者简介:申海芹,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大众文学艺术院常务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淮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委特邀委员,淮安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淮阴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淮阴区委史志研究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