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北宋初期散文发展(2)

北宋初期散文发展(2)

北宋初期散文发展(2)北宋初期散文发展(二) 北宋初期的散文理论与创作 新兴王朝需要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建设。古文运动的复兴。 一、柳开、穆修的理论和创作 柳开(947m

北宋初期散文发展(二)

北宋初期的散文理论与创作

新兴王朝需要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建设。古文运动的复兴。 一、柳开、穆修的理论和创作

柳开(947—1000),原名肩愈,字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以维持道统的一代新教主自居。

穆修(979—1032)字伯长。也以继承韩柳的文道合一的古文传统为

己任。刊刻韩柳文集。弟子祖无择、尹洙、苏舜钦。

1、理论

纯粹把复兴古文作为复兴儒道的手段。

①批判骈文

柳开《上王学士第三书》:华而不实,取其刻削为工,声律为能。 穆修《答乔适书》:今世士子习尚浅近,非章句声偶之辞不置耳目,浮轨滥辙,相迹而奔。

另一个更严重地束缚文学生机的极端。

②崇道尊韩

“崇道” 完全限制在宣扬封建政治与道德准则的范围,枯燥的说教。 “尊韩” 和“崇道”相关,完全忽略文学家韩愈,只强调道学家韩愈。

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叶古人之风,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

笔调类于《桃花源记》。

3、影响

后来的散文创作主要沿着王禹偁的方向发展。

既重视理念又有抒情性,化骈入散、清晓流畅而有韵律感的文字风格,在欧苏等处得到继承,形成了与唐代古文不同的宋文流派。

2、创作

机械地反骈文而行,艰涩生僻。

3、影响

被尊为宋初文风改革的开山人物。 因为道统文学观具压倒性势力,后代

作家在追溯文学渊源时,首先从“道统”的意义上寻找连结韩、柳与自己的中介环节。理论的归纳往往会被简单化。

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柳仲涂起而麾之,髦俊率从焉,仲涂门人能师经探道有文于天下者多矣。

邵伯温《闻见前录》:本朝古文,柳开仲涂、穆修伯长首为之倡。

二、王禹偁

1、理论

强调“道”的至高地位,又重视“文”的作用。 把道与内在的追求、性情联系在一起。

《答张扶书》和《再答张扶书》:夫文,传道而明心也。应该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

2、创作

①吸收骈文的优点

形成自由流畅、音节和谐又有变化的新风格。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待漏院记》 说理亦不枯燥。前后对应的排比句式。

②清丽流畅

避免生僻晦涩。 叶适《习学记言》:简雅古淡。

《录海人书》 垣篱庐舍,具体而微,亦小有耕垦处。有曝背而偃者,有濯足而坐者,有男子网钓鱼鳖者,有妇人采撷药草者,熙熙然殆非人世之所能及也。

北宋初期散文发展(三)

北宋前期文学

宋初文学,元代方回《送罗寿可诗序》称,“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仿效白居易体的有王禹偁,他也提倡杜甫的诗。倡“昆体”的为杨亿、刘筠等的《西昆酬唱集》,效李商隐体,以《宣曲》诗讽刺宫掖,被下诏禁止。效晚唐体的有九僧(见“惠崇”)、林逋、魏野等人,用清淡的风格来写幽静的隐居生活,都受到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影响。这时期的宋诗,还是模仿唐诗,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到梅尧臣起来,他的诗用思深远,风格平淡,虽作近体,而存古意,“意新语工”,苏舜钦跟他并称。苏舜钦的诗,笔力豪俊、超迈横绝,好作古体,内容多结合当时现实。欧阳修学韩愈的以文为诗,又受李白诗的影响。但韩诗矫健,欧诗舒畅,风格不同,这时开始显出宋诗的特色。

北宋初期的散文,仍袭五代浮靡的文风。柳开倡言“革弊复古”,提出重道、致用、崇散、尊韩等观点,但他的文辞不免艰涩。继柳开之后倡导古文的有王禹偁,他主张“传道而明心”,继承韩愈“文从字顺”的一面,强调文贵乎“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答张扶书》),语言平易近人。此后提倡古文的有穆修、尹洙、石介等人。穆修访求校正韩柳集,提倡古文,尔后为尹洙。尹洙通知古今,为文简而有法,再后为欧阳修。尹洙称范仲淹《岳阳楼记》为“传奇体”(《后山诗话》),不满意他的描绘景物用辞藻及对偶。欧阳修不反对偶俪,所见较广。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对“道”与“文”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文“纡徐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苏洵《上欧阳内翰书》),平易畅达,有情韵之美,开创了一代文风。他奖引后进,在他周围,团结了曾巩、王安石及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等人,使宋代散文有了空前的发展。

北宋前期的词,代表作家有晏殊、欧阳修、柳永等。晏、欧的词主要是小令,多写闲情逸致,词风则承袭五代,受南唐冯延巳影响尤深,但基调有所变化。晏词趋向雍容淡逸,和雅温婉;欧词较为疏宕俊朗,深挚清丽。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长于铺叙,不避俚俗,以白描的手法,极写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尤工于羁旅行役”,且多以同情态度描写伶工乐妓的生活和愿望,发展了词体,扩大了词境。但也时有下笔率易、迹近淫靡之病。这一时期以小令著称的还有宋祁、范仲淹、晏几道等。宋、范均存词不多,前者有一些佳句流传很广,后者在内容上有重要突破;塞垣风光,戍边情怀,苍凉悲壮,慷慨生哀,确是俯视群流,独放异彩。晏几道是晏殊的幼子,与其父合称“二晏”。所作多数是对往事的低回追忆,感伤惆怅,委婉深沉。这一时期的慢词作家还有张先。其词与柳永齐名,但才力稍逊,长于炼句而短于炼意,词风偏于纤巧冶艳,意境不高。

就北宋前期的文学说,在欧阳修领导下的诗“”新运动已取得成功,宋代的诗歌和散文,已开始呈现出不同于唐代诗歌和散文的风貌。北宋前期的词,以柳永的创作长调最为突出,显示宋词比唐五代词有了新的发展。 继承欧阳修的古文创作理论的是曾巩,他称“畜道德而能文章”,认为“畜道德”“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寄欧阳舍人书》),又称“所记者岂独其迹也,并与其深微之意而传之”(《南齐书目录序》),这就本欧阳修对道和文的看法作了阐明。他的散文,平正通达,委曲详明,在艺术性上次于欧阳修。王安石的散文,内容深刻,辞气峭折,具有不同于欧阳修的风格。他在《上人书》里要求“自得”“资深”,加以“左右逢源”,所以他的文章深刻透辟,曲折如意。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工于刻画,善于议论,罢相后退居钟山所作刻画景物的诗,精工明丽,为人所称道。他在修辞上的特点,就是借用古语来表达情思。由于他博极群书,“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答曾子固书》),所以造成“以学问为诗”的风气。他的词所作不多,但像〔桂枝香〕“登临送目”,写金陵怀古,已经是以诗写词,不过影响不大。王安石在诗文词的创作上,都有杰出成就。

看过北宋初期散文发展的还看过:

1.歌颂发展散文

2.周善来经典散文

3.关于城市发展的散文

上一篇: 《王充闾散文》:在古典与现代之间自铸新词
下一篇: 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展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